一种加腋双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复杂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8657发布日期:2019-03-05 19:48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腋双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复杂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腋双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复杂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与日俱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合理有效的预应力技术,有效的控制构件的裂缝,使框架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很好的发挥材料的各项性能,使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此类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火车站、体育馆、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教学楼、博物馆、图书馆等超大空间建筑的施工中,特别在施工现场面积大、构造复杂多样、构件数量多以及预应力梁双向交叉布置的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其梁柱节点核心区钢筋密集且分布错综复杂、节点加腋张拉端构造复杂、且有的节点布置多排预应力筋,因此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尤其是此类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更是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腋双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复杂梁柱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加腋双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复杂梁柱节点,包括框架梁Ⅰ、框架梁Ⅱ和柱。

所述框架梁Ⅰ和框架梁Ⅱ呈十字形交叉连接在柱上。所述框架梁Ⅰ和框架梁Ⅱ相交端的梁体两侧均水平加腋。所述框架梁Ⅰ的梁体两侧为加腋Ⅱ,框架梁Ⅱ的梁体两侧为加腋Ⅰ。所述框架梁Ⅰ中布置有预应力筋Ⅰ,框架梁Ⅱ中布置有预应力筋Ⅱ。所述预应力筋Ⅰ和预应力筋Ⅱ穿过节点区域后分别锚固在加腋Ⅱ和加腋Ⅰ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Ⅰ和预应力筋Ⅱ外均套设有波纹管。

进一步,所述加腋Ⅰ和加腋Ⅱ的加腋形式均为水平矩形加腋。所述加腋Ⅰ和加腋Ⅱ的端部埋设有张拉锚具。

进一步,所述框架梁Ⅰ和框架梁Ⅱ的梁箍筋上固定有波纹管支架。所述波纹管绑扎在波纹管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Ⅰ和预应力筋Ⅱ的张拉端锚具为夹片锚,固定端锚具为挤压锚。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Ⅰ和预应力筋Ⅱ的锚具效率系数ηa≥0.95,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εapu≥2.0%。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Ⅰ和预应力筋Ⅱ锚固后的外露部分采用机械方法割除处理。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筋Ⅰ和预应力筋Ⅱ均为有粘结预应力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A.对梁侧进行水平矩形加腋,保证了节点刚度不受损伤,确保了工程质量;

B.结构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工期,确保了梁柱节点的工程质量和节点域承载能力;

C.确保了梁柱节点处双向交叉布置的预应力梁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框架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梁柱节点示意图;

图3为加腋Ⅰ示意图;

图4为A-A剖视图;

图5为B-B剖视图;

图6为加腋Ⅱ示意图;

图7为G-G剖视图;

图8为H-H剖视图;

图9为波纹管定位示意图;

图10为梁内矢高线型设计图;

图11为预应力张拉端示意图;

图12为预应力固定端示意图。

图中:框架梁Ⅰ1,加腋Ⅰ2,框架梁Ⅱ3,预应力筋Ⅰ4,预应力张拉端401,预应力固定端402,预应力筋Ⅱ5,柱6,加腋Ⅱ7,波纹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加腋双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复杂梁柱节点,包括框架梁Ⅰ1、框架梁Ⅱ3和柱6。

参见图1和图2,所述框架梁Ⅰ1和框架梁Ⅱ3呈十字形交叉连接在节点区域上。参见图3、图4和图5,从梁柱连接节点的柱边对框架梁Ⅰ1水平加腋形成加腋Ⅱ7。参见图6、图7和图8,从梁柱连接节点的柱边对框架梁Ⅱ3水平加腋形成加腋Ⅰ2。所述加腋Ⅰ2和加腋Ⅱ7的加腋形式均为水平矩形加腋。所述加腋Ⅰ2和加腋Ⅱ7的端部埋设有张拉锚具。

参见图9,所述框架梁Ⅰ1和框架梁Ⅱ3的梁箍筋上固定有波纹管支架。所述波纹管12绑扎在波纹管支架上。所述波纹管12内穿设预应力筋Ⅰ4或预应力筋Ⅱ5。穿束前应将预应力筋Ⅰ4和预应力筋Ⅱ5头部处理圆滑,或采用胶布包缠,以免穿筋过程中捅破波纹管12。穿束后调整两端张拉长度基本均匀。

所述预应力筋Ⅰ4和预应力筋Ⅱ5均为有粘结预应力筋。其中,所述预应力筋Ⅰ4布置在框架梁Ⅰ1中,预应力筋Ⅱ5布置在框架梁Ⅱ3中。所述预应力筋Ⅰ4和预应力筋Ⅱ5穿过节点区域后分别锚固在加腋Ⅱ7和加腋Ⅰ2的端部张拉锚具上。以预应力筋Ⅰ4为例,预应力筋Ⅰ4的预应力张拉端401位于加腋Ⅱ7的端部处。所述加腋Ⅱ7的端部处留有后浇孔,便于张拉操作。预应力筋Ⅰ4的预应力固定端402固设在框架梁Ⅱ3的边侧的柱结构内。

预应力筋Ⅰ4在梁内矢高线型设计图如图10所示。所述预应力筋Ⅰ4和预应力筋Ⅱ5的张拉端锚具为夹片锚,固定端锚具为挤压锚。所述预应力筋Ⅰ4和预应力筋Ⅱ5的锚具效率系数ηa≥0.95,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εapu≥2.0%。所述预应力筋Ⅰ4和预应力筋Ⅱ5锚固后的外露部分采用机械方法割除处理。参见图11,张拉端锚具的喇叭状锚垫板的定位止口处设置有锚板。锚板上按选定要求设置有锥孔,锥孔内设有对预应力张拉端401锁紧的夹片。参见图12,固定端锚具为挤压锚。锚具满足《预应力筋用锚个、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的规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