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579发布日期:2018-12-07 21:5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输送方式选择上,由于溜槽施工由于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但溜槽施工,特别是在长坡面施工时,极容易出现因为输送距离过长的原因,混凝土骨料不断俯冲加速,最终造成混凝土入仓前即离析,增加后续施工难度,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甚至出现部分飞溅出的骨料伤人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的降低混凝土进入溜槽后的前期流速,并通过缓冲蓄能,保证混凝土在溜槽末端的下行速度,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飞石,降低安全隐患的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包括溜槽和横杆,横杆可旋转的设置于溜槽两侧壁之间,横杆与溜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多条竖向的缓冲叉片。

进一步的,所述溜槽两侧壁靠近顶部处设有对应的一对穿孔,所述横杆穿过两穿孔,且两端设有限位螺栓。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叉片的底端固定有与溜槽槽底弧度匹配的弧形固定框,固定框两端固定于横杆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上方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叉片的作用,有效了降低了混凝土下料初期,混凝土料流速过大,造成离析的问题;由于缓冲叉片堆料蓄力后,可对溜槽后端的混凝土提供一定的冲击速度,特别是在长溜槽施工时,避免溜槽后端因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而造成的混凝土流动困难的情况;由于缓冲叉片的分段缓冲,可以有效的阻挡大部分的小石飞溅,有效的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制作简单方便、选材容易,且可以根据具体的溜槽及混凝土的情况,调整相应的大小、布置间距,且安装操作简单方便,适用性和实用性都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中缓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冲叉片;2-把手;3-横杆;4-溜槽;5-限位螺栓;6-弧形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溜送缓冲装置,包括溜槽4和横杆3,横杆3可旋转的设置于溜槽4两侧壁之间,横杆3与溜槽4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多条竖向的缓冲叉片1。在混凝土溜送过程中,最初缓冲叉片1在自重的作用下,程垂直状态,当混凝土顺溜槽下行时溜送缓冲装置首先可对飞溅的石子进行阻挡缓冲,待混凝土阻积至一定数量后,可以浮冲开缓冲叉片1,待被阻挡混凝土下行后,缓冲叉片1依靠自重归位进行下一子的阻挡混凝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溜槽4两侧壁靠近顶部处设有对应的一对穿孔,所述横杆3穿过两穿孔,且两端设有限位螺栓5,可使横杆3自由旋转。缓冲叉片1的底端固定有与溜槽4槽底弧度匹配的弧形固定框6,固定框6两端固定于横杆3上,可有效的提高缓冲装置的强度,增加其使用寿命。横杆3上方设有把手2,便于在需要的使用,通过手工操作。

缓冲叉片可根据混凝土间距,调整叉片的间隙。同时根据混凝土的配比、塌落度等特性,调整溜送缓冲装置在整个溜槽上布置的密度,实用性强。所需加工制作的原材料普通,容易获得。适应性强,可适应各种溜槽。实用性强,具体安装操作简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