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8974发布日期:2018-11-27 23:5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节能要求是节能75%及以上,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是达到A级防火要求。

建筑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防火是社会安全的需要,两者必须兼顾,缺一不可。

但是,目前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所使用的预制保温板还不能做到同时达到节能75%及以上以及A级防火要求,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达到节能75%及以上以及A级防火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预制保温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该预制复合保温板能够同时达到节能75%及以上以及A级防火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玻纤卷材、聚氨酯硬泡保温层以及防火层;

所述玻纤卷材的外长宽表面与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的内长宽表面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过程中形成自粘合连接;

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的外长宽表面与所述防火层的内长宽表面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过程中形成自粘合连接;

所述防火层为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防火层的内长宽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

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的外长宽表面与所述防火层的内长宽表面通过所述燕尾槽构成榫卯连接;

所述燕尾槽包括水平向燕尾槽以及竖直向燕尾槽,所述水平向燕尾槽以及竖直向燕尾槽相互交织构成网格状结构以增加所述防火层与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之间的榫卯连接强度。

优选的,还包括饰面层,所述饰面复合于所述防火层的外长宽表面上,所述饰面层为根据装饰需求及装饰工程规范要求选择的外墙涂料、仿石漆、石材板或瓷砖。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锚固所述预制复合保温板的保温钉,所述保温钉包括外膨胀钉与内插钉,所述外膨胀钉包括钉管与钉帽,所述钉管包括钉管主体以及可膨胀部;

所述外膨胀钉的钉帽在所述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的发泡成型过程中预埋在所述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中;

所述钉管主体穿透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与玻纤卷材,所述可膨胀部露出在所述玻纤卷材的外面以用于插入墙面上的锚固孔中;

所述钉管中的空腔开口于所述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的外长宽表面上以用于将内插钉砸入所述钉管中。

优选的,所述可膨胀部包括至少三瓣的膨胀瓣。

优选的,所述膨胀瓣为三瓣或四瓣。

优选的,所述膨胀瓣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保温钉内外方向上拉拔以及绕所述保温钉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倒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玻纤卷材、聚氨酯硬泡保温层以及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为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本申请中,保温效果优良且能够达到节能75%及以上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在内侧,主要发挥保温功效,能够达到A级防火要求的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在外侧,主要发挥防火功效,使得该预制复合保温板形成了内保温外防火的复合板材结构,各层板材分工明确,从而使得该预制复合保温板能够同时达到节能75%及以上以及A级防火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本申请利用聚氨酯硬泡在发泡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渗透性与粘接性,将该预制复合保温板的多层结构粘结复合在一起,不用刷涂胶粘剂,随聚氨酯发泡成型过程一次加工成型,加工工艺简单高效,省时省力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纤卷材,2聚氨酯硬泡保温层,3防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水平向”、“竖直向”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靠近外墙面的方向为“内”,远离外墙面的方向为“外”;上述方向的定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玻纤卷材1、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以及防火层3;

所述玻纤卷材1的外长宽表面与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的内长宽表面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过程中形成自粘合连接;

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的外长宽表面与所述防火层3的内长宽表面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过程中形成自粘合连接;

所述防火层3为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层3的内长宽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

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的外长宽表面与所述防火层3的内长宽表面通过所述燕尾槽构成榫卯连接;

所述燕尾槽包括水平向燕尾槽以及竖直向燕尾槽,所述水平向燕尾槽以及竖直向燕尾槽相互交织构成网格状结构以增加所述防火层3与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之间的榫卯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预制复合保温板还包括饰面层,所述饰面复合于所述防火层3的外长宽表面上,所述饰面层为根据装饰需求及装饰工程规范要求选择的外墙涂料、仿石漆、石材板或瓷砖。

本申请中上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由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制成,泡沫玻璃保温层由泡沫玻璃保温材料制成,泡沫陶瓷保温层由泡沫陶瓷保温材料制成,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泡沫玻璃保温材料以及泡沫陶瓷保温材料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对其的种类与规格没有特殊限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种类与规格即可。

本申请中的玻纤卷材1为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复合保温板中的常用表面卷材,为现有技术,市售可买,本申请对其的种类与规格没有特殊限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种类与规格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预制复合保温板,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玻纤卷材1、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以及防火层3,所述防火层3为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

本申请中,保温效果优良且能够达到节能75%及以上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在内侧,主要发挥保温功效,能够达到A级防火要求的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在外侧,主要发挥防火功效,使得该预制复合保温板形成了内保温外防火的复合板材结构,各层板材分工明确,从而使得该预制复合保温板能够同时达到节能75%及以上以及A级防火要求,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本申请利用聚氨酯硬泡在发泡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渗透性与粘接性,将该预制复合保温板的多层结构粘结复合在一起,不用刷涂胶粘剂,随聚氨酯发泡成型过程一次加工成型,加工工艺简单高效,省时省力省成本。

目前,外墙外保温系统多是由固定在外墙面上的保温板相互拼接而成,保温板多采用胶粘加锚固的粘锚结合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外墙面上,其中的胶粘连接多是通过粘结砂浆粘结,其中的锚固连接有板间锚固方式与穿板锚固方式,其中的穿板锚固方式即采用锚固件穿透保温板,此处的锚固件多是保温钉。

保温钉根据发展,有两种:一是保温钉的钉杆是实心杆结构,钉杆的外表面上设置多种倒刺,利用这些倒刺实现保温钉与外墙上的钻孔之间的紧固连接,进而将保温板锚固在外墙面上;二是保温钉分为外膨胀钉与内插钉,利用锤子将内插钉砸入前述的外膨胀钉中,利用外膨胀钉的膨胀变形实现保温钉与外墙上的钻孔之间的紧固连接,进而将保温板锚固在外墙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预制复合保温板还包括用于锚固所述预制复合保温板的保温钉,所述保温钉包括外膨胀钉与内插钉,所述外膨胀钉包括钉管与钉帽,所述钉管包括钉管主体以及可膨胀部;

所述外膨胀钉的钉帽在所述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的发泡成型过程中预埋在所述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中;

所述钉管主体穿透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层2与玻纤卷材1,所述可膨胀部露出在所述玻纤卷材1的外面以用于插入墙面上的锚固孔中;

所述钉管中的空腔开口于所述泡沫玻璃保温层或泡沫陶瓷保温层的外长宽表面上以用于将内插钉砸入所述钉管中。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保温钉的结构样式多种多样。但是,目前的保温钉锚固在外墙面上后,只是限制住了保温钉在内外方向上的移动,但是保温钉还可以绕其轴向中心线进行转动,即保温钉被锚固后,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只有一个方向维度上的位移被锚固住了,另外两个方向维度上的位移没有被限制住,还可以活动。显而易见地,三个维度中有两个维度可以活动,会显著降低保温钉与外墙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与连接质量,降低保温板的安装质量,为此本申请中,所述可膨胀部包括至少三瓣的膨胀瓣;

此处,将可膨胀部多分成几瓣,比现有技术中的两瓣结构会显著地提高保温钉绕其轴向方向旋转的阻力,从而在现有技术中的限制住了保温钉在内外方向上的移动的基础上,将另外两个方向维度上的位移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住,实现了三个维度上的限制,显著提高了保温钉与外墙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与连接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瓣为三瓣或四瓣;且所述钉管的顶端为连接闭合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瓣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保温钉内外方向上拉拔以及绕所述保温钉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倒刺。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