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水泥屋面导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438发布日期:2018-11-09 20:5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水泥建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泡水泥屋面导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目前建筑屋顶,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满足必要的技术要求外,对屋面板结构强度,温度,湿度控制,防火抗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普通工艺是在屋顶另做保温系统和加强屋面结构强度,这需要在现场施工,建筑成本大量提高,且所采用的保温系统工艺简单,多采用填充物,屋面板强度可靠性差;抗震,抗风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容易造成二次危害,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较大,且屋面板废弃后,可回收性能差,不利于资源的二次利用。特别是,屋顶板往往会因为特殊原因(如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而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位移,这些位移往往会导致屋内漏水,即导水性能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不易位移的发泡水泥屋面导水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天沟和多块拼接在一起的屋顶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板单元包括框体和通过浇注在框体内形成的板芯;所述框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左侧板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槽;所述右侧板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插块;所述框体延伸至天沟且与天沟的沟槽对应;所述前一块屋顶板单元的第一插槽与后一块屋顶板单元的插块对应配合。

上述底板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插槽;天沟靠近屋顶板单元的侧壁上沿天沟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与第二插槽对应配合的限位插块。

上述限位插块上设有与底板配合的固定连接片;所述固定连接片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插块和限位插块的截面均为燕尾型。

同时还包括防水嵌条;所述防水嵌条嵌设在前一块屋顶板单元和后一块屋顶板单元之间的缝隙处。

上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有嵌槽;防水嵌条的截面呈工字型;防水嵌条的上端平面盖设在前一块屋顶板单元和后一块屋顶板单元之间的缝隙处;防水嵌条的下端平面嵌设在对应的嵌槽内。

上述板芯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面层水泥砂浆层、上层玻纤层、发泡水泥保温层、下层玻纤层、钢丝网片层和下面层水泥砂浆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拼接的方式,使其施工方式更加简便,同时组装后的屋顶板结构杜绝了位移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中屋顶板单元与天沟也采用插槽定位的方式,进一步保证了稳定的导水性能,并且也使得屋顶板与天沟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保证了两者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屋顶板通过螺栓与天沟进一步固定,从而也使得两者的整体性更高;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插块和限位插块的截面均采用燕尾型,这对屋顶板单元形成了左右上下的限位,再通过螺栓的固定,使得屋顶板单元实现六面定位,其稳定度做到最强;

(5)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制造精度的温度,通过防水嵌条对屋顶板单元之间的缝隙实现填补,保证其导水性能;

(6)本实用新型中板芯的结构强度高,保温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屋顶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天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天沟1和多块拼接在一起的屋顶板单元2;所述屋顶板单元2包括框体和通过浇注在框体内形成的板芯;所述框体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22和底板23;所述左侧板21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槽24;所述右侧板22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插块25;所述框体延伸至天沟1且与天沟1的沟槽对应;所述前一块屋顶板单元2的第一插槽24与后一块屋顶板单元2的插块25对应配合。

所述底板23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插槽26;天沟1靠近屋顶板单元2的侧壁上沿天沟1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与第二插槽26对应配合的限位插块11。

所述限位插块11上设有与底板23配合的固定连接片11-1;所述固定连接片11-1通过螺栓与底板23固定连接。

第一插槽24、第二插槽26、插块25和限位插块11的截面均为燕尾型。

同时还包括防水嵌条3;所述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对称设有嵌槽;防水嵌条3的截面呈工字型;防水嵌条3的上端平面盖设在前一块屋顶板单元2和后一块屋顶板单元2之间的缝隙处;防水嵌条3的下端平面嵌设在对应的嵌槽内。

所述板芯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面层水泥砂浆层、上层玻纤层、发泡水泥保温层、下层玻纤层、钢丝网片层和下面层水泥砂浆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