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景观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258发布日期:2018-12-18 20:33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室外景观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设计,尤其设计一种室外景观墙。



背景技术:

室外景观墙从空间形态、环境绿化、人文因素等方面综合设计,达到了绿化环境、美化空间、人文宣传等目的。

现有的室外景观墙大多是将流水瀑布、绿植结合,但是,绿植暴露在外侧,在风吹雨打或人为损坏下,绿植生命较短,需频繁更换,浪费人力成本;且绿植盆栽均置于水平面上,层次美感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景观墙,解决了现有的景观墙绿植易损坏、更换频繁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绿植盆栽层次美感不强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景观墙,包括由两平行透明板体组成的墙体,两所述板体上端设有若干朝外喷水的喷水孔,所述喷水孔通过水管连接有水泵,且板体侧边排设有若干朝向水流照射的彩色射灯,两所述板体两侧边均架设有支撑机构,两所述支撑机构之间横设有若干层支架,所述支架能够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在两透明板体之间上下移动,且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放置盆栽植物的孔洞。

将绿植盆栽置于透明墙体之间,即实现了景观墙美感设计,又免于人为或恶劣天气的损毁,且多层支架支撑绿植,层次美感较强。

为实现支撑机构支撑支架并带动支架上下运动,两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两上下相对的链轮,两链轮之间设有传动链条,且所述传动链条开设有若干能够支撑支架两端的支撑孔。

支架两端可拆卸的插嵌于孔洞中,在链轮的转动下,可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将支架升降至需要的位置,可实现对绿植盆栽的更换或浇灌。

为了保护和支撑固定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外罩设有保护罩,所述支撑机构固设于保护罩内表面,所述保护罩开有若干透气孔,且所述保护罩侧边设有能够开合的罩门。

为实现链轮的自动运转,所述链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电机。

为减轻支架的质量,所述支架为网状,同时减轻支架的视觉感。

为了节约用水,所述墙体下方设有能够回收喷水孔喷出水的水池,且所述水池内的水可通过所述水泵循环至喷水孔。

为防止灰尘或雨水对绿植盆栽造成击打,所述墙体上方设有透明盖板,不会遮挡阳光对植物的照射。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2、将植物盆栽置于透明墙体内,即可实现美观设计,又很大程度的保护了绿植;3、升降传动机构可方便将绿植上升或降落,方便更换或浇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支撑机构在保护罩内未示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不含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景观墙,包括由两平行透明板体11组成的墙体1,两板体11上端设有若干朝外喷水的喷水孔2,喷水孔2通过水管3连接有水泵9,且板体11侧边排设有若干朝向水流照射的彩色射灯3。

两板体11两侧边均架设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外罩设有保护罩5,支撑机构4固设于保护罩5内表面,保护罩5开有若干透气孔51,且侧边设有能够开合的罩门。两支撑机构4之间横设有若干层网状支架6,两支撑机构4均包括两上下相对的链轮41,两链轮41之间设有传动链条42,且传动链条42开设有若干能够支撑支架6两端的支撑孔43,支架6能够在支撑机构4的作用下在两透明板体11之间上下移动,且所述支架6上设有可放置盆栽植物的孔洞;其中,链轮41通过传动轴44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电机7。

墙体1下方设有能够回收喷水孔喷出水的水池8,且水池8内的水可通过水泵9循环至喷水孔2;所述墙体1上方设有透明盖板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水泵9即可将水通过水管3运输至喷水孔2,达到墙体水幕的设计目的。

打开保护罩5的罩门,将支架6两端插嵌于传动链条42的支撑孔43中,将绿植盆栽置于支架6孔洞中,启动电机7,带动链轮41转动,从而传动链条42带动支架6上升,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将第二层支架6使用同样的方法置于传动链条42上,依次类推,将若干层支架6上升至所需高度,关闭罩门即可。

当绿植盆栽需要更换或浇灌时,打开保护罩5的罩门,的启动电机7反向转动链轮41,即可将支6架依次从传动链条42中拆卸,对绿植盆栽进行更换或浇灌,完成后关闭罩门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