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7180发布日期:2019-03-27 10:30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吸音原理是给声音留下个进入的通道,致使声音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声音在通道中钻来钻去,左右冲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吸音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天花吊顶吸音结构大多是形成有若干通孔的板材,板材上的通孔作为供声音进入的通道,这样结构的板材也称为“吸音板”,这种采用吸音板作为天花吊顶吸音结构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需要对板材进行打孔的加工,加工时间长,生产成本高,而板材上的孔与孔之间也存在较大的间距,因此板材上没有打孔的部分依然会将声音反射,致使这样的天花吸音结构吸音效果较差;二是板材的体积较大,较为笨重,致使搬运起来极其困难;三是安装时,高空中对板材与板材之间的拼装也不方便,安装难度大,效率低;四是利用板材来作为吸音结构,会耗费大量的树木,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该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吸音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便于运输、组装效率高、不需耗费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由二条横边框和二条纵边框围合构成;所述横边框上形成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横条形孔,横边框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与横条形孔相贯通的横嵌装孔;所述纵边框上形成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纵条形孔,纵边框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与纵条形孔相贯通的纵嵌装孔;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包括若干并排铺设与架体上的纵麻绳,该纵麻绳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至二条横边框的横条形孔中;各横边框的横嵌装孔中还分别嵌置有横顶压条,在各横边框的外侧面上还分别固定有至少二个横定位板,横定位板上安装有横推动螺丝,该横推动螺丝推动横顶压条致使横顶压条与横条形孔的孔壁夹紧纵麻绳的端部;所述第二吸音层包括若干铺设与第一吸音层上的横麻绳,所述横麻绳与纵麻绳呈90°交错设置,该横麻绳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至二条纵边框的纵条形孔中;各纵边框的纵嵌装孔中还分别嵌置有纵顶压条,各纵边框的外侧面上还分别固定有至少二个纵定位板,纵定位板上安装有纵推动螺丝,该纵推动螺丝推动纵顶压条致使纵顶压条与纵条形孔的孔壁夹紧横麻绳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横麻绳的直径在2cm~3cm的范围内,所述纵麻绳的直径在2cm~3cm 的范围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横顶压条分为推动部分和顶压部分,所述顶压部分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互相平行的边中较短的边所在面为顶压部分的顶压面,所述推动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该推动部分的形成有与顶压面呈平行设置的推动面;所述横推动螺丝的端面顶置于横顶压条的推动面上。

又再进一步地,所述纵顶压条分为推动部分和顶压部分,所述顶压部分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互相平行的边中较短的边所在面为顶压部分的顶压面,所述推动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该推动部分的形成有与顶压面呈平行设置的推动面;所述纵推动螺丝的端面顶置于纵顶压条的推动面上。

又还再进一步地,所述二条纵边框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条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与其中一纵边框连接,该横梁的另一端与另一纵边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吸音层、第二吸音层都是采用麻绳构成的,现有的麻绳通常采用麻类植物纤维作为原料制成,麻绳中会形成若干缝隙,这些缝隙充作本实用新型的声音进入通道,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吸音效果好的优点。麻绳的制作不需要用到板材,这样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外,麻绳是质地软且呈长条状的,可卷起来进行运输,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质量轻,运输方便的优点;此外在组装时,只需要将麻绳的两端固定于架体上,组装方便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水平转动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横边框、横顶压条、横定位板、横推动螺丝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纵边框、纵顶压条、纵定位板、纵推动螺丝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横顶压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纵顶压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横边框;111-横条形孔;112-横嵌装孔;12-纵边框;121- 纵条形孔;122-纵嵌装孔;2-第一吸音层;21-纵麻绳;3-第二吸音层;31-横麻绳;41- 横顶压条;411-推动部分;412-顶压部分;413-顶压面;414-推动面;42-横定位板;421- 螺孔;43-横推动螺丝;51-纵顶压条;511-推动部分;512-顶压部分;513-顶压面;514- 推动面;52-纵定位板;521-螺孔;53-纵推动螺丝;6-横梁;7-螺丝;8-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天花吊顶的麻绳吸音排布结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由二条横边框11和二条纵边框12围合构成;所述横边框11 上形成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横条形孔111,横边框11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与横条形孔 111相贯通的横嵌装孔112;所述纵边框12上形成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纵条形孔121,纵边框12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与纵条形孔121相贯通的纵嵌装孔122;所述架体1上设有第一吸音层2和第二吸音层3;所述第一吸音层2包括若干并排铺设与架体1上的纵麻绳 21,所述纵麻绳21的直径为3cm,且该纵麻绳21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至二条横边框11的横条形孔111中;各横边框11的横嵌装孔112中还分别嵌置有横顶压条41,在各横边框 11的外侧面上还分别固定有五个横定位板42,横定位板42上分别安装有横推动螺丝43,该横推动螺丝43推动横顶压条41致使横顶压条41与横条形孔111的孔壁夹紧纵麻绳21 的端部;所述第二吸音层3包括若干铺设与第一吸音层2上的横麻绳31,所述横麻绳31 的直径为3cm,且横麻绳31与纵麻绳21呈90°交错设置,该横麻绳31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至二条纵边框12的纵条形孔121中;各纵边框12的纵嵌装孔122中还分别嵌置有纵顶压条51,各纵边框12的外侧面上还分别固定有五个纵定位板52,纵定位板52上分别安装有纵推动螺丝53,该纵推动螺丝53推动纵顶压条51致使纵顶压条51与纵条形孔121 的孔壁夹紧横麻绳31的端部。本实施例的第一吸音层2、第二吸音层3都是采用麻绳构成的,现有的麻绳通常采用麻类植物纤维作为原料制成,麻绳中会形成若干缝隙,这些缝隙充作本实施例的声音进入通道,使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吸音效果好的优点。麻绳的制作不需要用到板材,这样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外,麻绳是质地软且呈长条状的,可卷起来进行运输,使实施例具有质量轻,运输方便的优点;此外在组装时,只需要将麻绳的两端固定于架体1上,组装方便且效率高。

为了纵麻绳21的端部能牢固地固定于架体1上,如图4、图6所示,所述横顶压条41分为推动部分411和顶压部分412,所述顶压部分412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互相平行的边中较短的边所在面为顶压部分412的顶压面413,所述推动部分41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横嵌装孔112的横截面也为矩形,这样横顶压条41的推动部分411与横嵌装孔 112之间形成导向的作用,该推动部分411的形成有与顶压面413呈平行设置的推动面414;所述横推动螺丝43的端面顶置于横顶压条41的推动面414上,通过转动横推动螺丝43 使横顶压条41移动令到横顶压条41的顶压面413与横条形孔111的孔壁面夹紧纵麻绳21 的端部。

为了横麻绳31的端部能牢固地固定于架体1上,如图4、图7所示,所述纵顶压条 51分为推动部分511和顶压部分512,所述顶压部分512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互相平行的边中较短的边所在面为顶压部分512的顶压面513,所述推动部分51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纵嵌装孔122的横截面也为矩形,这样纵顶压条51的推动部分511与纵嵌装孔 122之间形成导向的作用,该推动部分511的形成有与顶压面513呈平行设置的推动面514;所述纵推动螺丝53的端面顶置于纵顶压条51的推动面514上,通过转动纵推动螺丝53 使纵顶压条51移动令到纵顶压条51的顶压面513与纵条形孔121的孔壁面夹紧横麻绳31 的端部。

为了使本实施例中的纵麻绳21能平铺与架体1上,避免出现纵麻绳21中部没有支撑而垂下的问题,如图3所示,所述二条纵边框12之间还设有二条横梁6,所述横梁6的一端与其中一纵边框12连接,该横梁6的另一端与另一纵边框12连接。

为了横定位板42与横边框11的连接更为合理,如图4所示,所述横定位板42通过螺丝7固定于横边框11的外侧面上,在横定位板42上形成有螺孔421,所述横推动螺丝 43的端部穿过螺孔421顶置于横顶压条41上。

为了纵定位板52与纵边框12的连接更为合理,如图5所示,所述纵定位板52通过螺丝8固定于纵边框12的外侧面上,在纵定位板52上形成有螺孔521,所述纵推动螺丝 53的端部穿过螺孔521顶置于纵顶压条51上。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横边框11与纵边框12、横麻绳21与纵麻31绳、横顶压条41与纵顶压条51、横定位板42与纵定位板52、横推动螺丝43与纵推动螺丝53 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因为应用的位置不同,为了易于区分而取的不同名称而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