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098发布日期:2019-03-02 02:36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线杆主要用于架电线,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都是采用木杆制成。后来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基本上采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代替木杆。一般架空线路电杆,包括杆位测量(先确定好电杆首尾端的位置,然后来打木桩,用以挖坑和立杆)、挖杆坑(挖杆坑时注意,如果木质松软或不良,要进行夯土,必要时加枕木,而且坑底要平实)、装置卡盘及底盘(装置时,底盘放在挖好的杆坑底部,卡盘及底盘是要与电杆配套,以支撑电杆,卡盘紧紧围住电杆,可以让电杆稳定垂直)、横担安装(横担安装时,是在导线张力反方向侧)、立杆(一般采用起重机立杆,操作简便,先用吊车进行就位,需要用到吊钩及钢丝绳,调整杆位很关键,注意位置准确,确定后回填一步土)、拉线安装(分为拉线下料、拉线组合制作,拉线安装等几个步骤)和架线、紧线(放线完成后适当进行收紧,来确定定型)等顺序。其中最主要的步骤是装置卡盘及底盘,主要是保证基座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卡盘及底盘多是仅具有卡接固定作用,对于电线杆是否垂直,安装位置是否准确没有相关的测量准备。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装置功能单一,具体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线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套柱,所述套柱的外侧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套柱的外侧,所述套柱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套柱为分体式、包括各单体套柱,所述单体套柱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通孔,所述底座为圆盘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孔和水平仪,圆盘形底座为分体式、包括各分体底座,所述分体底座的相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分体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分体底座上还设置有沿分体底座周向均匀隔间布置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套柱包括三个单体套柱,三个单体套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三个所述单体套柱之间通过通孔和连接钢丝固定;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分体底座,两个所述分体底座上的相接端均设置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方案为,两个所述分体底座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孔内插设有预制钢筋混凝土。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连接孔设置有两排,包括内连接孔和外连接孔,所述内连接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外连接孔通过支撑杆与套柱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根,所述支撑杆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垂直螺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将底座和套柱结合在一起使用,有效提高了底座安装的稳定性,并且利用正六边形的套柱,增加与填土的接触面积和边角摩擦力,提高电线杆基座的稳定效果;在底座上设置水平仪,能快速得知底座是否水平,在底座水平的前提下,以底座为基准,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电线杆是否垂直;另外,还在底座上设置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杆件,一方面限制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另一方面加强底座间的连接,保证底座连接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电线杆5,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套柱1,所述套柱1的外侧通过支撑杆2与所述底座3相连接,所述支撑杆2铰接设置在所述套柱1的外侧,所述套柱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套柱可有效增加套柱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和边角的摩擦力,使得套柱稳定固定在基坑内,避免晃动和松动问题出现;所述套柱1为分体式、包括各单体套柱,所述单体套柱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通孔11,所述底座3为圆盘形,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固定孔34和水平仪31,本实用新型中水平仪采用小型内嵌式水平仪,可快速确定底座是否水平,测量后可直接埋设在基坑内,也可从槽内取下便于下次使用,确定好水平基准后,便于直接测量电线杆是否垂直,直接采用直角尺等简便工具即可测量;圆盘形底座为分体式、包括各分体底座,所述分体底座的相接处设置有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设置在所述分体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分体底座上还设置有沿分体底座周向均匀隔间布置的连接孔。

具体地,套柱1包括三个单体套柱,三个单体套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11,三个所述单体套柱之间通过通孔11和连接钢丝固定;采用通过通孔连接的方式,减少因螺丝松动引起的结构不稳定现象,并且直接采用连接钢丝拧紧,可靠度高,连接效果更好更紧密;所述底座3包括两个分体底座,两个所述分体底座上的相接端均设置有连接件32。

两个所述分体底座上均设置有固定孔34,所述固定孔34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孔34内插设有预制钢筋混凝土4;预制钢筋混凝土也可以采用钢管代替,插设后直接埋设在基坑内,一方面用于固定底座,另一方面提高与土壤的摩擦力,提高本实用新型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的使用稳定性。

如图3所示,连接孔设置有两排,包括内连接孔35和外连接孔33,所述内连接孔35内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外连接孔33通过支撑杆2与套柱1相连接;上述内连接孔用于固定螺栓的拧设,直接与基坑底面连接,保证底座更加牢靠地紧贴基坑底面,外连接孔用于连接支撑杆和套柱,使套柱和底座连接在一起,使之为一个整体,同样是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的稳定性,保证使用效果。

更为具体的方案为,支撑杆2设置有四根,所述支撑杆2靠近底座3的一端设置有垂直螺杆;垂直螺杆上可设置有螺母,用于配合螺杆使用连接,便于将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线杆辅助固定支架,采用套柱和底座结合的方式,将两者结合为一个整体,既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又能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在底座上安装可拆卸的水平仪,便于保证底座的平整度,提高电线杆测量的准确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