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加强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9697发布日期:2019-02-12 21:24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模板加强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楼面模板的加强筋板。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浇铸使用的楼面模板,主要有木质楼面模板和金属制成的楼面模板,目前更多使用的是金属制成的楼面模板,其主原因是这些楼面模板可重复使用;这些楼面模板均具有面板和设在该面板一侧的多根筋条,筋条的横截面为“∏”形的直边框,直边框的两条竖直边的端头焊接在所述面板上。这种楼面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强度、支撑力不足使之易变形,重复使用的次数少,造成重复使用率低,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板加强筋,以解决现有的楼面模板的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模板加强筋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于一端面设有筋条,所述筋条具有多条间隔设置的纵向筋和多条间隔搭接在多条所述纵向筋上的横向筋,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的横截面均为近所述面板一侧的底边长顶边短的梯形框。

上述模板加强筋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梯形框为等腰梯形框,所述纵向筋的高度是所述横向筋的高度的2倍~2.5倍;所述梯形框的两个侧面板之间的斜角a为50°~80°。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筋和所述纵向筋均分别通过设在两个侧面板一侧的搭接侧板部与所述面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为矩形面板,所述纵向筋的朝向与所述面板的长边的朝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筋具有连接两根所述纵向筯的横向筋连接条和一端与所述纵向筯连接的横向筋边条。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筋边条于一端设有与所述纵向筋的一个所述侧面板相搭接的搭接角b,该搭接角b的角度为65°~50°;所述横向筋连接条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纵向筋的两个所述侧面板相搭接的搭接角c,该搭接角c的角度为65°~50°。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筋、所述横向筋边条和所述横向筋连接条均由钢板压制成形,所述钢板的厚度为0.8毫米~6毫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面板下端面设置的筋条具有多条间隔设置的纵向筋,在多条纵向筋上间隔搭接有多条横向筋,这些纵向筋和横向筋构成一个栅格式的加强筋网,增强了面板的强度、刚度和抗变形的能力;同时横向筋和纵向筋的横截面均为开口侧的底边长顶边短的梯形框,增强了加强筋网承载的支撑力;因此,重复使用的次数较之前楼面面板的使用次数多6080次,降低了使用成本;2、本模板加强筋通过采用纵向筋的高度是横向筋的高度的2倍~2.5倍及梯形框的两个侧面板之间的斜角a为50°~80°的设置,可使栅格式的加强筋网的承载的支撑力达到最大的同时最省料,降低了生产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筋和横向筋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筋的横向筋边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K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筋的横向筋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P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模板加强筋包括面板1,本实施例的面板为矩形面板;面板1于上端面设有筋条,本实施例的筋条具有两条间隔设置在面板1上端面的纵向筋2和多条间隔搭接在两条纵向筋2上的横向筋,纵向筋2的朝向与面板1的长边的朝向相同;横向筋和纵向筋的横截面均为靠近面板1一侧的底边长顶边短的梯形框,本实施例的梯形框为等腰梯形框所述梯形框的两个侧面板即侧面板M1和侧面板M2之间的斜角a为50°,如图2所示;纵向筋2分别通过连接在两个侧面板外侧的搭接侧板部2-2与面板的上端面焊接相连接,纵向筋2于两端还设有与围板焊接的搭接端板部2-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横向筋4具有连接两根纵向筯2的横向筋连接条4-2和两根一端与纵向筯2连接的横向筋边条4-1,两根横向筋边条4-1与一根横向筋连接条4-2呈对齐设置,纵向筋2的高度是横向筋4的高度的2倍,如图4所示;横向筋边条4-1于一端设有与纵向筋2的一个侧面板相搭接焊接的搭接角b,该搭接角b的角度为65°,横向筋边条4-1于另一端设有与围板焊接的搭接端板部4-1-1;横向筋边条4-1的两个侧面板底部均连接有与面板1焊接连接的搭接侧板部4-1-2,如图5和图6所示;横向筋连接条4-2于两端分别设有与纵向筋2的两个侧面板相搭接的搭接角c,该搭接角c的角度为65°,横向筋连接条4-2的两个侧面板底部均连接有与面板1焊接连接的搭接侧板部4-2-1;本实施例的纵向筋2、横向筋边条4-1和横向筋连接条4-2均由钢板压制成形,钢板的厚度为0.8毫米。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模板加强筋包括面板1,该面板为矩形面板1;面板1于上端面设有筋条,本实施例的筋条具有两条间隔设置在面板1上端面的纵向筋2和多条间隔搭接在两条纵向筋2上的横向筋,纵向筋2的朝向与面板1的长边的朝向相同;横向筋和纵向筋的横截面均为开口侧的底边长顶边短的梯形框,本实施例的梯形框的开口侧的底边的长度为顶边长度的3.8倍;梯形框的两个侧面板即侧面板M1和侧面板M2之间的斜角a为70°,如图2所示;纵向筋2分别通过连接在两个侧面板外侧的搭接侧板部2-2与面板1的上端面焊接连接,纵向筋2于两端还设有与围板焊接的搭接端板部2-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横向筋具有连接两根纵向筯2的横向筋连接条4-2和两根一端与纵向筯2连接的横向筋边条4-1,两根横向筋边条4-1与一根横向筋连接条4-2呈对齐设置,纵向筋2的高度是横向筋4的高度的2.5倍,如图4所示;横向筋边条4-1于一端设有与纵向筋2的一个侧面板相搭接焊接的搭接角b,该搭接角b的角度为50°,横向筋边条4-1于另一端设有与围板焊接的搭接端板部4-1-1;横向筋边条4-1的两个侧面板底部均连接有与面板1焊接连接的搭接侧板部4-1-2,如图5和图6所示;横向筋连接条4-2于两端分别设有与纵向筋2的两个侧面板相搭接的搭接角c,该搭接角c的角度为50°,横向筋连接条4-2的两个侧面板底部均连接有与面板1焊接连接的搭接侧板部4-2-1;本实施例的纵向筋2、横向筋边条4-1和横向筋连接条4-2均由钢板压制成形,钢板的厚度为6毫米。

由于在面板下端面设置的筋条具有多条间隔设置的纵向筋,在多条纵向筋上间隔搭接有多条横向筋,这些纵向筋和横向筋构成一个栅格式的加强筋网,增强了面板的强度、刚度和抗变形的能力;同时横向筋和纵向筋的横截面均为开口侧的底边长顶边短的梯形框,增强了加强筋网承载的支撑力;因此,重复使用的次数较之前楼面面板的使用次数多60~80次,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