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炭化地热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6785发布日期:2019-01-18 18:5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微炭化地热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炭化地热地板。



背景技术:

木地板作为室内地面装饰材料受到广泛青睐,随着电气加热技术在城市的普及与应用,在住宅采暖方式中,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地热技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用于地面装饰的各种地热地板应运而生,现有技术用于地热的地板,多为复合材料板制成,存在导热率低、弹性差及质感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炭化地热地板。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炭化地热地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安装层、防潮层、隔热层、电热层、地板层,电热层包括通电发热的线缆,线缆盘绕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旋单元,该螺旋单元按照矩形盘绕,且相邻两个螺旋单元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个螺旋单元中相邻两圈线缆之间的距离,地板层为微炭化地板。

进一步地,电热层还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线缆设置在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

进一步地,线缆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上层板和下层板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安装层直接放置于底面或安装于地龙上。

进一步地,防潮层采用塑料膜。

进一步地,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气凝胶垫、真空板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每个螺旋单元包括线缆沿顺时针方向盘绕的顺时针部和线缆沿逆时针方向盘绕的逆时针部。

更进一步地,顺时针部和逆时针部均按照矩形盘绕形成,且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螺旋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段相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微炭化地热地板,电热层的线缆盘绕方式使得上层的地板层能够均匀受热,解决了地板因受热不均而导致的变形、开裂等问题,同时使得地板加热快、升温迅速,能够快速制热,地板层采用微炭化地板,防水防潮,导热率高且质感和外观都十分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炭化地热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炭化地热地板中螺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炭化地热地板中线缆盘绕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安装层;2、防潮层;3、隔热层;4、电热层;40、线缆;401、螺旋单元;402、顺时针部;403、逆时针部;404、连接段;41、上层板;42、下层板;5、地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附图1至附图3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微炭化地热地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安装层1、防潮层2、隔热层3、电热层4、地板层5。

安装层1直接放置于底面或安装于地龙上。

防潮层2采用塑料膜。

隔热层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气凝胶垫、真空板中的至少一种。

电热层4包括上层板41、下层板42、通电发热的线缆40,线缆40设置在上层板41和下层板42之间。线缆40为铝合金材质。上层板41和下层板42为铝合金材质。

线缆40盘绕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旋单元401,该螺旋单元401按照矩形盘绕,且相邻两个螺旋单元401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个螺旋单元401中相邻两圈线缆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螺旋单元401之间通过连接段404相连接。每个螺旋单元401包括顺时针部402和逆时针部403,顺时针部402为线缆40沿顺时针方向盘绕而成,逆时针部403为线缆40沿逆时针方向盘绕而成。顺时针部402和逆时针部403均按照矩形盘绕形成,且大小相等。

地板层5为微炭化地板。

本微炭化地热地板,电热层的线缆盘绕方式使得上层的地板层能够均匀受热,解决了地板因受热不均而导致的变形、开裂等问题,同时使得地板加热快、升温迅速,能够快速制热,地板层采用微炭化地板,防水防潮,导热率高且质感和外观都十分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