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4846发布日期:2019-03-15 19:0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幕墙像幕布一样挂在建筑墙体上,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现有的幕墙组件一般只适用于平面面板,对异形面板并不适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异形面板的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其中,包括异形复合板材、异形钢框架结构、悬挂组件、角码;

所述异形复合板材由两块或两块以上不共面的平面面板拼接而成,两拼接的平面面板之间设有角码,角码的一端与其中一块平面面板的背面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平面面板的背面连接;

所述悬挂组件设置在异形复合板材的背面与异形钢框架结构之间,所述异形钢框架结构的形状与异形复合板材适配,异形复合板材通过悬挂组件挂在异形钢框架结构上;

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悬挂件和第二悬挂件;所述第一悬挂件的内侧固定在异形钢框架结构上,包括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在第一悬挂件外侧的表面向外侧突出,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悬挂件的外侧固定在异形复合板材的背面,包括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在第二悬挂件内侧的表面向内侧突出,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块卡合配合,第一卡合部的内侧形成容纳第一卡块的空间。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所述异形复合板材包括主面板、侧面板;所述侧面板设置在主面板的边缘,侧面板与主面板之间通过角码连接,所述角码的夹角等于主面板与侧面板的夹角,所述第二悬挂件的外侧固定在主面板的背面。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所述侧面板垂直于主面板,所述角码为直角角码。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当侧面板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平面面板拼接而成时,此两拼接的平面面板之间通过角码连接,所述角码与此两拼接的平面面板的夹角匹配。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在第一悬挂件的上端,在第一悬挂件外侧的表面设有向外侧突出且斜向上延伸的上倾斜部,在上倾斜部斜向上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上竖直部,第一上竖直部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之间形成容纳第一卡块的卡合空间;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第二悬挂件的下端,在第二悬挂件内侧的表面设有向内侧突出且斜向下延伸的下倾斜部,在下倾斜部斜向下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下竖直部。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在第一悬挂件的下端,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上竖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垂直于第一悬挂件外侧的表面向外侧延伸,在第一水平部向外侧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上竖直部,第一卡合部内侧与第一悬挂件外侧的表面之间形成容纳第一卡块的空间;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第二悬挂件的下端,包括卡块突出部、卡块第一下竖直部、卡块第一水平部、卡块钩部;在第二悬挂件内侧的表面设有水平向内侧突出的卡块突出部,在卡块突出部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卡块第一下竖直部,在卡块第一下竖直部竖直向下延伸的端部设有水平向内侧延伸的卡块第一水平部,在卡块第一水平部向内侧延伸的端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卡块钩部;在复合板材背面与卡块第一下竖直部的外侧之间形成容纳第一上竖直部厚度的空间。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悬挂件还包括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悬挂件还包括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合部设置在第一悬挂件外侧,且位于第一卡合部的上方,第二卡合部向第一悬挂件的外侧突出,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二悬挂件内侧,且位于第一卡块的上方,第二卡块向第二悬挂件的内侧突出,并竖直向下延伸。

所述的幕墙组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卡合部突出部、第二上竖直部、第二水平部、卡合部钩部;在第一悬挂件外侧的表面设有水平向外侧突出的卡合部突出部,在卡合部突出部向外侧突出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上竖直部,在第二上竖直部竖直向上延伸的端部设有水平向外侧延伸的第二水平部,在第二水平部向外侧延伸的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卡合部钩部;所述第二卡块包括第三水平部、第三下竖直部;在第二悬挂件内侧的表面设有水平向内侧延伸的第三水平部,在第三水平部水平向内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三下竖直部;在异形钢框架结构与第二上竖直部的内侧之间形成容纳第三下竖直部厚度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异形面板的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悬挂组件设置在异形复合板材的背面与异形钢框架结构之间,异形钢框架结构的形状与异形复合板材适配,异形复合板材通过悬挂组件挂在异形钢框架结构上,异形复合板材通过角码增加强度,由此解决了现有的幕墙组件不适用于异形面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第一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第二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其中一种异形复合板材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异形复合板材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型角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异形复合板材;110、主面板;120、侧面板;121、左侧面板;122、右侧面板;123、上侧面板;124、左斜侧面板;125、右斜侧面板;126、正侧面板;200、钢框架结构; 310、第一悬挂件;311、第一卡合部;3111、上倾斜部;3112、第一上竖直部;3113、第一水平部;312、第二卡合部;3121、卡合部突出部;3122、第二上竖直部;3123、第二水平部;3124、卡合部钩部;3125、斜面;320、第二悬挂件;321、第一卡块;3211、下倾斜部;3212、第一下竖直部;3213、卡块突出部;3214、卡块第一下竖直部;3215、卡块第一水平部;3216、卡块钩部;322、第二卡块;3221、第三水平部;3222、第三下竖直部;410、直角角码;420、钝角角码;430、“”型角码;431、第一连接部;432、第二连接部;433、中间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件幕墙组件结构,包括异形复合板材100、异形钢框架结构200、悬挂组件、角码。

异形复合板材100由两块或两块以上不共面的平面面板拼接而成,两拼接的平面面板之间设有角码,角码的一端与其中一块平面面板的背面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平面面板的背面连接。

悬挂组件设置在异形复合板材100的背面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异形钢框架结构200的形状与异形复合板材100适配,异形复合板材100通过悬挂组件挂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上。

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悬挂件310和第二悬挂件320;第一悬挂件310的内侧固定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上,包括第一卡合部311,第一卡合部311在第一悬挂件310外侧的表面向外侧突出,并竖直向上延伸;第二悬挂件320的外侧固定在异形复合板材100的背面,包括第一卡块321,第一卡块321在第二悬挂件320内侧的表面向内侧突出,并竖直向下延伸。第一卡合部311与第一卡块321卡合配合,第一卡合部311的内侧形成容纳第一卡块321的空间,第一卡块321从第一卡合部311的上方插入并卡合在此空间内。

在幕墙组件结构中,朝向异形钢框架结构200的方向为内,朝向异形复合板材100的方向为外。

如图1所示,在悬挂组件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311设置在第一悬挂件310的上端,在第一悬挂件310外侧的表面设有向外侧突出且斜向上延伸的上倾斜部3111,在上倾斜部3111斜向上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上竖直部3112,当第一悬挂件310的内侧固定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上时,第一上竖直部3112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形成容纳第一卡块321的卡合空间。第一卡块321设置在第二悬挂件320的下端,在第二悬挂件320内侧的表面设有向内侧突出且斜向下延伸的下倾斜部3211,在下倾斜部3211斜向下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下竖直部3212,第一下竖直部3212可卡合在第一上竖直部3112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的卡合空间内,进一步地,第一上竖直部3112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形成恰能容纳第一下竖直厚度的空间。

上倾斜部3111和下倾斜部3211的设置,使第一卡块321的第一下竖直部3212插入卡合空间时,第一下竖直部3212的下端会沿第一卡合部311的上倾斜部3111有向内侧和向下(即沿倾斜部的倾斜表面)运动的趋势。在装配时,第二悬挂件320的外侧固定在异形复合板材100的背面,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一下竖直部3212向下延伸,第一悬挂件310的内侧固定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上,第一上竖直部3112竖直向上延伸,把异形复合板材100背面的第二悬挂件320置于第一悬挂件310的第一卡合部311的上方,第二悬挂件320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一下竖直部3212插入第一上竖直部3112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的卡合空间内。此实施例中的第一悬挂件310与第二悬挂件320之间的卡合结构虽然简单,但第一卡合部311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只有恰能容纳第一下竖直部3212厚度的空间,使第一悬挂件310与第二悬挂件320的卡合紧密,也使异形复合板材100、第一悬挂件310、第二悬挂件320和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的连接更紧凑和紧密。

为了方便加工和装配,本实施例的第二悬挂件320的结构与第一悬挂件310的结构完全相同,即第一卡合部311与第一卡块321的结构也相同,只是在装配时,第二悬挂件320与第二悬挂件320相互倒置,第二悬挂件320与第一悬挂件310形成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在第一悬挂件310第一上竖直部3112竖直向上延伸的端部的内侧设有弧形过渡面,在第二悬挂件320第一下竖直部3212竖直向下延伸的端部的外侧设有弧形过渡面,弧形过渡面的设置使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一下竖直部3212卡入第一悬挂件310的卡合空间时,第一下竖直部3212更容易顺着弧形过渡面滑入卡合空间中。

如图2至4所示,在悬挂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311设置在第一悬挂件310的下端,包括第一水平部3113和第一上竖直部3112,第一水平部3113垂直于第一悬挂件310外侧的表面向外侧延伸,在第一水平部3113向外侧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上竖直部3112,第一卡合部311内侧与第一悬挂件310外侧的表面之间形成容纳第一卡块321的空间。第一卡块321设置在第二悬挂件320的下端,包括卡块突出部3213、卡块第一下竖直部3214、卡块第一水平部3215、卡块钩部3216,在第二悬挂件320内侧的表面设有水平向内侧突出的卡块突出部3213,在卡块突出部3213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卡块第一下竖直部3214,在卡块第一下竖直部3214竖直向下延伸的端部设有水平向内侧延伸的卡块第一水平部3215,在卡块第一水平部3215向内侧延伸的端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卡块钩部3216;当第二悬挂件320装配在异形复合板材100背面时,在异形复合板材100背面与卡块第一下竖直部3214的外侧之间形成恰能容纳第一上竖直部3112厚度的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悬挂件310还包括第二卡合部312,第二悬挂件320还包括第二卡块322;第二卡合部312设置在第一悬挂件310外侧,且位于第一卡合部311的上方,第二卡合部312向外侧突出,并竖直向上延伸;第二卡块322设置在第二悬挂件320内侧,且位于第一卡块321的上方,第二卡块322向内侧突出,并竖直向下延伸。具体地,第二卡合部312包括卡合部突出部3121、第二上竖直部3122、第二水平部3123、卡合部钩部3124,在第一悬挂件310外侧的表面设有水平向外侧突出的卡合部突出部3121,在卡合部突出部3121向外侧突出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上竖直部3122,在第二上竖直部3122竖直向上延伸的端部设有水平向外侧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123,在第二水平部3123向外侧延伸的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卡合部钩部3124;第二卡块322包括第三水平部3221、第三下竖直部3222,在第二悬挂件320内侧的表面设有水平向内侧延伸的第三水平部3221,在第三水平部3221水平向内延伸的端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三下竖直部3222。当第一悬挂件310装配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上时,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与第二上竖直部3122的内侧之间形成恰能容纳第三下竖直部3222厚度的空间。第二卡块322的位置与第二卡合部312的位置对应,第一卡块321与第一卡合部311的位置对应。

本实施例的悬挂组件在装配时,第一悬挂件310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固定连接,第二悬挂件320的外侧与异形复合板材100的背面固定连接,把异形复合板材100背面的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一卡块321置于第一卡合部311与第二卡合部312之间,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二卡块322置于第二卡合部312的上方,当第二悬挂件320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三下竖直部3222插入第二上竖直部3122的内侧与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之间的空间内,同时,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一卡块321卡入第一卡合部311内侧与第一悬挂件310外侧的表面之间的空间内。本实施例的第二卡块322与第二卡合部312卡合,第一卡块321与第一卡合部311卡合,使悬挂组件的上、下端均有卡合连接,使第一悬挂件310与第二悬挂件320的卡合更可靠,异形复合板材100挂在异形钢框架结构200上时,不会晃动。

为了方便加工和装配,本实施例的第二悬挂件320的结构与第一悬挂件310的结构完全相同,即第一卡合部311与第二卡块322的结构相同,第一卡块321与第二卡合部312的结构相同,只是在装配时,第二悬挂件320与第二悬挂件320相互倒置,第二悬挂件320与第一悬挂件310形成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311的第一上竖直部3112的内侧面为斜面3125,使第一上竖直部3112由上往下厚度逐渐增加(即第一上竖直部3112的内侧面由上往下向内侧靠近)。斜面3125的设置使第二悬挂件320的第一卡块321卡入第一卡合部311时,能更容易地顺着斜面3125进入第一卡合部311内。

异形复合板材100包括主面板110、侧面板120,侧面板120设置在主面板110的边缘,侧面板120与主面板110之间通过角码连接,角码的夹角等于主面板110与侧面板120的夹角,第二悬挂件320的外侧固定在主面板110的背面。侧面板120可以是一块平面面板,也可以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平面面板拼接而成的侧面板120,当侧面板120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平面面板拼接而成时,两拼接的平面面板之间通过角码连接。角码还可根据异形复合板材100的具体形状设计多种不同的结构。

如图5所示,在异形复合板材100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主面板110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右边缘、左斜边缘、右斜边缘,左斜边缘连接上边缘与左边缘,右斜边缘连接上边缘与右边缘;侧面板120为“门”字形结构,包括左侧面板121、右侧面板122、上侧面板123、左斜侧面板124、右斜侧面板125,左斜侧面板124连接左侧面板121与上侧面板123,右斜侧面板125连接右侧面板122与上侧面板123。侧面板120与主面板110大小适配,具体地,左侧面板121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左边缘连接,上侧面板123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上边缘连接,右侧面板122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右边缘连接,左斜侧面板124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左斜边缘连接,右斜侧面板125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右斜边缘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角码包括直角角码410、钝角角码420。直角角码410设置在主面板110和侧面板120之间,钝角角码420设置在左斜侧面板124与左侧面板121之间、左斜侧面板124与上侧面板123之间、右斜侧面板125与右侧面板122之间、右斜侧面板125与上侧面板123之间,钝角角码420跟与钝角角码420连接的两块面板的夹角适配,角码与面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通常情况下,两连接的面板之间会先通过粘合连接,角码的作用能加强两连接的面板之间的强度。

如图6至8所示,在异形复合板材1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主面板110为“凹”字形结构,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右边缘、左内边缘、右内边缘、上内边缘;侧面板120包括左侧面板121、右侧面板122、下侧面板120、正侧面板126,左侧面板121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左内边缘连接,右侧面板122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右内边缘连接,下侧面板120垂直于主面板110并与上内边缘连接,左侧面板121、下侧面板120、右侧面板122围成一倒“门”字形结构,正侧面板126与主面板110平行,左侧面板121、下侧面板120、右侧面板122均与正侧面板12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角码为“”型角码430,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部431和第二连接部432、连接第一连接部431和第二连接部432的中间连接部433,第一连接部431与主面板110连接,第二连接部432与正侧面板126连接,中间连接部433与左侧面板121/下侧面板120/右侧面板122连接,中间连接部433的长度与左侧面板121、下侧面板120、右侧面板122的高度匹配,“”型角码430与面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一般情况下,三块面板首尾连接需要使用两个角码,而“”型角码430的设计能仅用一个角码加强三块面板之间的连接,更为节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