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PCF板和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5142发布日期:2019-05-21 21:48阅读:112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PCF板和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和连接组件,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外墙模板即预制PCF板,在工厂中制作、养护,成型后运抵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和现浇部分整浇形成叠合墙体。预制PCF板主要应用在外墙后浇位置,以预制PCF板作为外叶墙兼外模板,内叶墙体整体现浇,进行保温一体化施工;造价低,避免浪费,作为施工现场现浇结构层的外叶墙兼外围模板,施工更加方便、安全、适用范围较为广泛。PCF板作为外叶墙兼外围模板时,与传统的湿作业施工相比,可以解决施工现场模板周转量大的局限性问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而且可以缩短施工工期,简化施工工序,节省人工,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和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通过在工厂中预制而成,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吊孔、穿墙外侧螺栓孔,所述板体包括保温板、外叶板和保温连接件,保温板上设置有外叶板,保温板和外叶板通过保温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温连接件为不锈钢连接件或者为玻璃纤维(FRP)连接件。

所述板体为平板型板体,板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吊孔,板体上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穿墙外侧螺栓孔。

所述板体为L型板体,包括侧板一和侧板二,侧板一和侧板二一体预制成型,侧板一和侧板二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吊孔,侧板一和侧板二上均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穿墙外侧螺栓孔。

所述吊孔的直径为70mm,穿墙外侧螺栓孔的直径为25mm。

所述装配式建筑PCF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一字码、内置螺栓A、内置螺栓B、内置外侧螺母A和内置外侧螺母B,第一板体的四周设置有内置螺栓A,第二板体的四周设置有内置螺栓B,第一板体通过内置螺栓A、内置外侧螺母A与一字码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板体通过内置螺栓B、内置外侧螺母B与一字码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一字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结构相同,均为上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

所述装配式建筑PCF板连接组件,包括预制内墙板、PCF板支撑连接件一、PCF板支撑连接件二、对拉螺杆一、对拉螺杆二、工地模板、L型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连接角铁,所述L型板体为上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预制内墙板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相互垂直,PCF板支撑连接件一和PCF板支撑连接件二均为L型连接件,工地模板为L型工地模板,工地模板的一端靠接在竖直部分的内侧,工地模板的另一端靠接在水平部分的内侧,工地模板内侧设置有PCF板支撑连接件一,竖直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板体,水平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板体,对拉螺杆一穿过L型板体和第三板体的拼缝固定在PCF板支撑连接件二上,对拉螺杆二穿过L型板体和第四板体的拼缝固定在PCF板支撑连接件二上,对拉螺杆一、对拉螺杆二的另一端穿过工地模板与PCF板支撑连接件一固定连接,对拉螺杆一、对拉螺杆二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结构相同,均为上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

所述内置螺栓A和内置螺栓B结构相同。

所述对拉螺杆一、对拉螺杆二结构相同包括丝杆、垫片和螺母,丝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垫片和螺母,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生产和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正打工艺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制作PCF板;

b、将PCF板使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c、在施工现场外墙现浇位置安装PCF板做外叶墙兼内叶墙结构层模板。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生产和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中,正打工艺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制作PCF板的步骤如下:(1)模具处理:将模台和模具清理干净至表面没有水泥浆和残留的混凝土渣和油滴以及其他异物;(2)保温板安装:根据PCF板模尺寸安装保温板,安装时保温板应拼缝连接,应保证接缝严密、牢固、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3)安装钢筋网片和保温连接件、预埋件:先将外叶板钢筋网片固定在保温板上,外叶板内应配置单层双向冷轧带肋钢筋网片,选用钢筋网片间距150mm,距离外叶板边线50mm开始布筋;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所需要的保温连接件、预埋件;(4)浇筑PCF板外叶墙混凝土,振捣均匀,收浆抹面;(5)养护、脱模,得到预制PCF板,存放。

所述的使用正打工艺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制作PCF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PCF板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应通过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捣棒或自动模台振动装置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当模具、保温连接件、预埋件、钢筋网片等有变形和移位时,应及时补强纠正;所述的使用正打工艺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制作PCF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浇筑完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先在预养窑进行预养护,然后在蒸养窑进行蒸汽养护,预制PCF板构件拆模起吊前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拆模起吊强度后方可通过翻转架翻转脱模、起吊,存放到指定位置。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及其生产和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 中,在施工现场外墙现浇位置安装PCF板做外叶墙兼内叶墙结构层模板的步骤如:现场安装,应用塔吊将PCF板吊至预定位置,使用PCF板中预埋的倒锥形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斜撑杆固定PCF板,水平和竖直方向使用一字码连接,内置螺栓固定;以PCF板作结构层外模板,同时支内模板,安装固定好之后,准备浇筑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和连接组件,预制装配式外墙模板即预制PCF板,在工厂中制作、养护,成型后运抵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和现浇部分整浇形成叠合墙体。预制PCF板主要应用在外墙后浇位置,以预制PCF板作为外叶墙兼外模板,内叶墙体整体现浇,进行保温一体化施工;造价低,避免浪费,作为施工现场现浇结构层的外叶墙兼外围模板,施工更加方便、安全、适用范围较为广泛。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符合建筑工业化施工、绿色施工的基本要求,并且可以显著减少外墙湿作业、提高施工质量和作业效率,耗费相对较少的人力资源,适合推广使用。为了解决PCF板作为外叶墙兼外围模板时单侧支模加固难度大的问题,本专利阐明了采用对拉螺杆固定PCF板,以保证结构整体连接稳定、牢固,简化现场施工工序,后期再将对拉螺杆取出,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外叶墙和保温层主要起到模板和保温作用,采用PCF板作为外叶墙板和施工现场现浇模板,PCF墙板在生产工艺方面主要采用正打工艺,在工厂生产线模台上面首先铺设保温板以及各种连接件、连接装置,人工成型。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及其生产和安装方法,PCF板在工厂中能够规范化、批量化生产,外叶墙和保温层一次整体预制成型,在现场施工中直接作为外墙模板使用;倒锥形可拆卸连接装置和斜撑、一字码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经济实惠,相比于后安装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资源消耗(后贴保温需要使用A级保温材料,保温一体化施工只需要使用B级保温材料即可),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2为第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3为第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主视图;

图5为第二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6为第二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7为第二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侧视图一;

图8为第二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侧视图二;

图9为第二种装配式建筑PCF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第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种装配式建筑PCF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内置螺栓A 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保温板 2、外叶板 3、吊孔 4、穿墙螺栓孔 5、保温连接件 6、侧板一 7、侧板二 8、第一板体 9、第二板体 10、一字码 11、内置螺栓A 12、内置螺栓B 13、预制内墙板 14、PCF板支撑连接件一 15、PCF板支撑连接件二 16、对拉螺杆一 17、对拉螺杆二 17.1、丝杆 17.2、垫片 17.3、螺母 18、工地模板 19、L型板体 20、第三板体 21、第四板体 22、连接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1-10所示,所述装配式建筑PCF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通过在工厂中预制而成,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吊孔3、穿墙外侧螺栓孔4,所述板体包括保温板1、外叶板2和保温连接件5,保温板1上设置有外叶板2,保温板1和外叶板2通过保温连接件5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为平板型板体,板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吊孔3,板体上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穿墙外侧螺栓孔4;所述板体为L型板体,包括侧板一6和侧板二7,侧板一6和侧板二7一体预制成型,侧板一6和侧板二7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吊孔3,侧板一6和侧板二7上均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穿墙外侧螺栓孔4;所述吊孔3的直径为70mm,穿墙外侧螺栓孔4的直径为25mm。

所述装配式建筑PCF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板体8、第二板体9、一字码10、内置螺栓A11、内置螺栓B12、内置外侧螺母A和内置外侧螺母B,第一板体8的四周设置有内置螺栓A11,第二板体9的四周设置有内置螺栓B12,第一板体8通过内置螺栓A11、内置外侧螺母A与一字码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板体9通过内置螺栓B12、内置外侧螺母B与一字码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板体8和第二板体9通过一字码10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板体8和第二板体9结构相同,均为上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

所述装配式建筑PCF板连接组件,包括预制内墙板13、PCF板支撑连接件一14、PCF板支撑连接件二15、对拉螺杆一16、对拉螺杆二17、工地模板18、L型板体19、第三板体20、第四板体21和连接角铁22,所述L型板体19为上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预制内墙板13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相互垂直,PCF板支撑连接件一14和PCF板支撑连接件二15均为L型连接件,工地模板18为L型工地模板,工地模板18的一端靠接在竖直部分的内侧,工地模板18的另一端靠接在水平部分的内侧,工地模板18内侧设置有PCF板支撑连接件一14,竖直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板体20,水平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板体21,L型板体19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角铁22与预制内墙板13连接,对拉螺杆一16穿过L型板体19和第三板体20的拼缝固定在PCF板支撑连接件二15上,对拉螺杆二17穿过L型板体19和第四板体21的拼缝固定在PCF板支撑连接件二15上,对拉螺杆一16、对拉螺杆二17的另一端穿过工地模板18与PCF板支撑连接件一14固定连接,对拉螺杆一16、对拉螺杆二17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板体20、第四板体21结构相同,均为上述的装配式建筑PCF板;所述内置螺栓A11和内置螺栓B12结构相同;所述对拉螺杆一16、对拉螺杆二17结构相同包括丝杆17.1、垫片17.2和螺母17.3,丝杆17.1的两端均设置有垫片17.2和螺母17.3,螺母17.3与丝杆17.1螺纹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