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166发布日期:2019-04-20 03:5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外围护结构中的腔体又占有很大的份额,所有建筑腔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发展外墙保护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用于外墙的砖多为粘土烧制或水泥、沙子、尾矿灯压制的普通砖,均不具有保温功能,为了实现外墙的保温功能,需在外墙外在加装一层保温材料,不仅加大的施工成本,而采用外保温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上海高层公寓大火、中国科技馆新馆大火、中央电视台的大火、南京50层高楼的大火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火灾,都是外墙保温材料惹的祸。

另外,目前已有的自保温砌砖,在出现墙体热胀冷缩或微小地震时,墙体易出现开裂和形变,从而易导致砌砖间的保温材料层被拉扯断裂,进而导致墙体的保温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外墙保温,通过在外墙上施加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从而导致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包括立方体形的砖体,所述砖体上靠近一侧壁垂直设有第一通孔,且位于砖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有与第一通孔在同一直线上的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和凹槽中用于注入保温材料,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壁上沿同一直线还设有尺寸相匹配的插槽和插条,所述插槽和插条均为燕尾形,所述砖体上与第一通孔相对的一侧垂直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方形通孔,所述凹槽为方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排列成多列,每列包括两个大方形通孔和两个小方形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相邻列的大方形通孔呈错位排列,两个小方形通孔分别设置在对应列的两大方形通孔之间或两侧,以使同一列中相邻大方形通孔与小方形通孔之间的肋与相邻列中的大方形通孔的中部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所在区域的所有肋的厚度均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凹槽之间的肋与相邻第二通孔中的大方形通孔的中部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砖体上靠近第一通孔的侧壁等间隔设有若干竖向的半圆形防滑槽,且半圆形防滑槽的槽口部设有圆弧转角。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单独砌筑成墙,解决了建筑保温墙体的整体性和耐候性,使墙体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真正实现与建筑物同寿命,解决后顾之忧;

2)保温材料注入在砖体内,与外界隔绝,实现了墙体保温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彻底解决了火灾隐患;

3)采用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砌墙墙体与保温一体化施工,省去了外墙外保温施工,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建筑成本;

4)砖体的插槽与插条可相互锁定限位,使得所砌墙体强度更高,可有效的防止砖体间的保温材料被拉扯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2、第二通孔,3、肋,4、凹槽,5、第一通孔,6、防滑槽,7、插条,8、插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包括立方体形的砖体1,该砖体1上靠近一侧壁垂直设有第一通孔5,且位于砖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有与第一通孔5在同一直线上的凹槽4,所述第一通孔5和凹槽4中用于注入保温材料;所述砖体1的左右两侧壁上沿同一直线还设有尺寸相匹配的插槽8和插条7,该具有互锁结构的注孔自保温砖包括立方体形的砖体1在墙体的砌切过程中,相邻砖体1之间的凹槽4与凹槽4相对,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温材料注入孔,使得同一砌切平台的砖体1之间的砌缝可通过该注入的保温材料隔断。另外,相邻砖体1之间的插条7插入到插槽8中形成互锁结构,相比传统的左右砌砖方式,强度更高,可有效地防止因墙体热胀冷缩或微小地震导致相邻砖体1之间注入的保温材料破坏,进而增加了墙体的稳固性。所述砖体1上与第一通孔5相对的一侧垂直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第二通孔2所形成的空心区域可减少砖体1材料,且质量轻,便于运输和施工。

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2均为方形通孔,所述凹槽4为方形凹槽4。

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通孔2排列成多列,每列包括两个大方形通孔和两个小方形通孔,相邻列的大方形通孔呈错位排列,两个小方形通孔分别设置在对应列的两大方形通孔之间或两侧,以使同一列中相邻大方形通孔与小方形通孔之间的肋3与相邻列中的大方形通孔的中部相对应,采用该结构,所述第二通孔2所在区域的所有肋3的厚度均相等,使得第二通孔2区域形成窗孔结构,各第二通孔2之间受力均匀,结构匀称。

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通孔5与凹槽4之间的肋3与相邻第二通孔2中的大方形通孔的中部相对应。

具体实施中,所述砖体1上靠近第一通孔5的侧壁等间隔设有若干竖向的半圆形防滑槽6,且半圆形防滑槽6的槽口部设有圆弧转角,该具有半圆形防滑槽6的侧壁作为砖体1的条面,可用作为外墙的装饰面,以增加墙面的凹凸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砖体1为淤泥烧结砖体1,注入所述砖体1的第一通孔5和凹槽4的保温材料为泡沫混凝土或EPS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