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雨水弃流净化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5399发布日期:2019-05-21 21:5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雨水弃流净化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屋顶雨水弃流净化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就是指降雨初期时的雨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而且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影响植物生长的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包括硫化物、盐分、TDS(总溶解固体)等,甚至不适当的pH值。当雨水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油毡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建筑工地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由此可知,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前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而且也不能将雨水直接回收利用,所以现有技术对前期雨水一般进行弃流处理。

屋顶雨水一般通过通过落水管与地面收集装置连接,实现雨水的收集与排放,然而城市中大面积的屋面形成的雨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屋顶初雨弃流净化装置较少,且存在雨水无法分流处理,增加运营成本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流处理屋面产生的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整个装置与周围的景观环境相结合,将海绵设施景观化、可视化,具有科普教育的意义,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雨水弃流净化回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屋顶雨水弃流净化回用装置,包括初雨弃流系统,储水系统和净水回用系统,所述初雨弃流系统由雨落管,滤水斗,分流管,滞留箱,球阀,弃流管组成,所述储水系统由储水箱和出水阀组成,所述净水回用系统由沉水植物,基质土,滤水层,排水层,出水口和景观水槽组成;所述滤水斗呈漏斗状,内部设格栅滤网,格栅孔长宽为0.5cm~1cm,滤水斗用于承接来自雨落管的雨水并阻隔较大杂物;所述分流管一端连通滤水斗,另一端连通储水箱;所述滞留箱的箱体为3mm厚PVC材质,内置两层净水滤料,上层为石英砂滤料,厚度为15cm~20cm,下层为高密度石榴石滤料,厚度为20cm~25cm;所述球阀为电动球阀,并连有雨量计,弃流管与所述球阀相连;所述储水箱底部与出水阀相连,储水箱体积等于屋顶年径流量总和;所述净水回用系统优选狐尾藻、黑藻等净化污水能力强的沉水植物,基质土厚度为10cm~15cm,滤水层选用直径为0.5cm~0.8cm的锰砂,层厚为12cm~15cm,排水层选用0.8cm~1cm级配碎石,层厚为15cm~20cm;所述出水口与排水层相连,凸出池壁5cm~8cm,景观水槽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延伸至人行观赏区,宽度为10cm~15cm,深度为8cm~10cm,景观水槽与所述出水口均选用耐候钢材质。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流处理屋面产生的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整个装置与周围的景观环境相结合,将海绵设施景观化、可视化,具有科普教育的意义,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1-初雨弃流系统,11-雨落管,12-滤水斗,13-分流管,14-滞留箱,15-球阀,16-弃流管,2-储水系统,21-储水箱,22-出水阀,3-净水回用系统,31-沉水植物,32-基质土,33-滤水层,34-排水层,35-出水口,36-景观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体是一种屋顶雨水弃流净化回用装置,包括初雨弃流系统(1),储水系统(2)和净水回用系统(3),所述初雨弃流系统(1)由雨落管(11),滤水斗(12),分流管(13),滞留箱(14),球阀(15),弃流管组成(16),所述储水系统(2)由储水箱(21)和出水阀(22)组成,所述净水回用系统(3)由沉水植物(31),基质土(32),滤水层(33),排水层(34),出水口(35)和景观水槽(36)组成。

所述滤水斗(12)呈漏斗状,内部设格栅滤网,格栅孔长宽为0.5cm~1cm,滤水斗(12)用于承接来自雨落管(11)的雨水并阻隔较大杂物。

所述分流管(13)一端连通滤水斗(12),另一端连通储水箱(21)。

所述滞留箱(14)的箱体为3mm厚PVC材质,内置两层净水滤料,上层为石英砂滤料,厚度为15cm~20cm,下层为高密度石榴石滤料,厚度为20cm~25cm。

所述球阀(15)为电动球阀,并连有雨量计,弃流管(16)与所述球阀(15)相连。

所述储水箱(21)底部与出水阀(22)相连,储水箱(21)体积等于屋顶年径流量总和。

所述净水回用系统(3)优选狐尾藻、黑藻等净化污水能力强的沉水植物(31),基质土(32)厚度为10cm~15cm,滤水层(33)选用直径为0.5cm~0.8cm的锰砂,层厚为12cm~15cm,排水层(34)选用0.8cm~1cm级配碎石,层厚为15cm~20cm。

所述出水口(35)与排水层(34)相连,凸出池壁5cm~8cm,景观水槽(36)位于所述出水口(35)下方,延伸至人行观赏区,宽度为10cm~15cm,深度为8cm~10cm,景观水槽(36)与所述出水口(35)均选用耐候钢材质。

工作原理:降雨时,装置球阀(15)开启,初期雨水经过滤水斗(12)、滞留箱(14)进行初步截污净化,直接排放至净水回用系统(3)净化达到回用标准,一定降雨时长后,球阀(15)自动关闭,中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经过分流管(13)进入储水箱(21)中备用,当净水回用系统(3)缺水时,使用储水箱(21)水进行净化回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