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的大门洞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8593发布日期:2019-03-27 10: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的大门洞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的大门洞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尚没有考虑3D打印墙体与墙体自保温结合,由于自保温材料作为3D打印主材料,会降低墙体强度、施工速度,从而得不到有效应用;因此开发一种自保温性能优越又不降低墙体强度和施工强度的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成为建筑保温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3D打印墙体的大门洞采取常规方式施工,会导致门洞尺寸变形,安装门不方便,需再次调整,影响门洞整体强度,甚至可能导致门洞附近墙面变形开裂,二次处理非常麻烦,影响美观,因此有必要对3D打印墙体的大门洞进行加固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的大门洞加固结构,该装置有效加强门洞整体强度,门洞尺寸不易变形,后续安装操作易于开展,无需二次处理,能够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的大门洞加固结构,包括框架墙体,所述的框架墙体的内侧开设有多组空腔,空腔的内侧填充有填充墙体,所述的框架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框架柱,框架墙体的内侧埋设有方管加强架,方管加强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加强层,所述的加强层的内侧预埋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的一端与加强层相对固定,膨胀螺栓的另一端与方管加强架固定焊接,方管加强架的内侧设置有门框。

进一步地,所述的方管加强架由两组竖向方管与一组横向方管组成的H型结构,方管由热镀锌钢带轧制而成,竖向方管的顶端设有灌浆孔,横向方管的顶面设有若干灌浆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墙体由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3D打印而成,填充墙体由自保温泡沫混凝土3D打印而成,填充墙体在框架墙体的内侧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门框的侧边与方管加强架固定贴合。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3D打印施工时,先定位放线,框架楼板上和框架梁下预埋膨胀螺栓,再将方管加强架与膨胀螺栓焊接固定,通过方管加强架上的灌浆孔灌入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然后,在框架楼板上用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3D打印一层加强层,然后同步3D打印框架墙体和填充墙体至门框下部,接着放上门框并通过绑扎的方式将其与方管加强架临时固定,再接着同步3D打印框架墙体和填充墙体至门框顶部,顶部预留加强层,并打印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封顶,该装置有效加强门框整体强度,门洞尺寸不易变形,后续安装操作易于开展,无需二次处理,能够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框架墙体;2、填充墙体;3、方管加强架;4、膨胀螺栓;5、加强层;6、门框;7、框架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3D打印自保温轻质墙体的大门洞加固结构,包括框架墙体1,框架墙体1的内侧开设有多组空腔,空腔的内侧填充有填充墙体2,框架墙体1由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3D打印而成,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主要由原状钛石膏渣、高炉矿物微粉、秸秆纤维、激发剂、粘结剂和缓凝剂组成,其干密度为1100~1600kg/m3,28天抗压强度为20~28Mpa,28天抗折强度为1.9~2.6Mpa,干燥收缩值0.38~0.31mm/m,导热系数为0.16~0.24W/m·k,填充墙体2由自保温泡沫混凝土3D打印而成,自保温泡沫混凝土主要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玻化微珠、石英砂、秸秆纤维、物理发泡剂、增稠剂、稳泡剂和减水剂组成,干密度为500~800kg/m3,28天抗压强度为5~11Mpa,导热系数为0.07~0.12W/m·k,填充墙体2在框架墙体1的内侧间隔设置,框架墙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框架柱7,框架墙体1的内侧埋设有方管加强架3,方管加强架3由两组竖向方管与一组横向方管组成的H型结构,方管由热镀锌钢带轧制而成,竖向方管的顶端设有灌浆孔,横向方管的顶面设有若干灌浆孔,方管加强架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加强层5,加强层5的内侧预埋有膨胀螺栓4,膨胀螺栓4的一端与加强层5相对固定,膨胀螺栓4的另一端与方管加强架3固定焊接,方管加强架3的内侧设置有门框6,门框6的侧边与方管加强架3固定贴合。

3D打印施工时,先定位放线,框架楼板上和框架梁下预埋膨胀螺栓4,再将方管加强架3与膨胀螺栓4焊接固定,通过方管加强架3上的灌浆孔灌入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然后,在框架楼板上用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3D打印一层15~30cm加强层5,然后同步3D打印框架墙体1和填充墙体2至门框6下部10cm位置处,接着放上门框6并通过绑扎的方式将其与方管加强架3临时固定,再接着同步3D打印框架墙体1和填充墙体2至门框6顶部,门框6顶部10cm范围内3D打印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最后同步3D打印框架墙体1和填充墙体2,顶部预留10cm~20cm的加强层5,并打印原状钛石膏渣基轻混凝土封顶,该装置有效加强门框6整体强度,门洞尺寸不易变形,后续安装操作易于开展,无需二次处理,能够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