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7133发布日期:2019-07-27 10:5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墙角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角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房屋的过程中,两面墙相交会形成一条棱边,由于建筑的材质坚固,当人走路不小心磕碰到,特别是小孩子,不小心碰到墙体相交的棱边时会受伤;与此同时,由于该棱边的单薄性,当在搬运家具时不小心碰到,有可能家具会磕碰或损坏墙角。

为了减少墙角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为了避免墙体本身的磕碰或损坏,一般会在墙角处设有墙角保护结构,而现有的墙角保护结构为预制式的墙体,预制式墙角与墙体饰面在施工时连成一体,当墙体保护结构破损时无法更换,即使更换也会损坏墙体饰面,影响墙面的美观性与整洁性,而且,现有的墙角保护件无法很好地与墙体饰面相匹配,严重影响了墙体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角保护结构,可以实现墙角保护件与墙体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墙角保护件的更换和维修,提高墙体的整体美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角保护结构,包括预埋件和墙角保护件,所述预埋件包括两个固定臂和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臂之间的连接部,两个所述固定臂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墙体中,所述连接部与两个墙体相交的棱边部相对,所述墙角保护件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臂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折弯部,两个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连接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墙体棱边部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墙角保护件包括支撑体和覆设在所述支撑体上的保护部,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部设有外凸面结构或内凹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部为柔软弹性材料成型或硬质材料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连接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所述连接部,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墙角保护件与所述预埋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部上设有供所述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封盖住所述通孔的覆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磁吸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上设有柱塞,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柱塞匹配的塞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粘层,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第二粘层,所述第一粘层与所述第二粘层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第一粘层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粘层设置在所述凸起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角保护结构,包括预埋件和墙角保护件,预埋件的两个固定臂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墙体中,实现预埋件与墙体的固定,墙角保护件与预埋件的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便于墙角保护件装配、更换和维修,实现与墙体饰面的一致性,提高墙体的美观性,预埋件的连接部与两个墙体相交的棱边部相对,连接部与墙角保护件连接,既能保证连接强度,还能更好地实现墙角保护,避免人员磕碰受伤或墙角磕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墙角保护结构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阳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阴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阳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阴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阳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阴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阳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阴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阳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阴角保护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阳角的墙角保护件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阴角的墙角保护件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墙角保护件的安装形式举例;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阳角保护件的形式举例;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阴角保护件的形式举例。

图中,1、预埋件;2、墙角保护件;3、墙体;4、墙体饰面;11、固定臂;12、连接部;13、折弯部;14、容纳空间;21、支撑体;22、保护部;23、承托件;211、卡扣;231、卡槽;212、螺钉;232、覆件;121、第一磁铁;213、第二磁铁;214、柱塞;122、塞孔;123、粘合胶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角保护结构既可以适用于传统墙体中,还可以适用于装配式墙体结构中,其中,在装配式墙体中,预埋件可以为墙体中的预埋龙骨。

结合图1~15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墙角保护结构,包括预埋件1和墙角保护件2,预埋件1与墙体3固定连接,为墙角保护件2的安装连接提供强度支持,墙角保护件2用于保护相邻两个墙体3的棱边部,预埋件1包括两个固定臂11和设置在两个固定臂11之间的连接部12,两个固定臂11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墙体3中,一般地,为了保证预埋件1安装的整体性,设置两个固定臂11垂直于相邻两个墙体3相交的棱边,连接部12与两个墙体3相交的棱边部相对,墙角保护件2与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预埋件1的两个固定臂11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中,实现预埋件1与墙体3的固定,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的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便于墙角保护件2装配、更换和维修,实现与墙体饰面的一致性,提高墙体的美观性,预埋件1的连接部12与两个墙体3相交的棱边部相对,连接部12与墙角保护件2连接,既能保证连接强度,还能更好地实现墙角保护,避免人员磕碰受伤或墙角磕碰损坏,而且,通过在预埋件1上设有与棱边部相对的连接部12与墙角保护件2连接相较于直接在墙体3中设有预埋块,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块平接的方式,能大大减少墙体3构造缝的产生,保证墙体3质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墙角保护件2与墙体饰面4可有多种安装形式,如留缝形式(图15中的a)、平接形式(图15中的b)以及压面形式(图15中的c)等。

进一步地,结合图14所示,每一固定臂11与连接部12之间设有折弯部13,两个折弯部13与连接部12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墙体3棱边部的容纳空间14,一方面,容纳空间14能对墙体3棱边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能减少预埋件1与墙角保护件2之间的距离,保证墙角保护件2与墙体饰面4齐平,进而保证整个墙体3结构的美观性和整洁性。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墙角保护件2包括支撑体21和覆设在支撑体21上的保护部22,支撑体21与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墙角保护件2与墙体3棱边部的长度相当,沿墙角保护件2的长度方向,支撑体21沿墙角保护件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保护部22对墙角棱边部起到保护作用,支撑体21对连接起到强度支撑作用,保护部22可以为柔软的弹性材质制成也可以为硬质材料成型,如金属、塑料、橡胶、石材、树脂材料或复合树脂类材料等,以匹配墙体饰面,增强墙体结构的整体美观性,保护部22覆盖住支撑体21且朝四周边沿延伸,保护部22与墙体饰面4齐平,支撑体21一般为刚性材质制成,保证连接强度,支撑体21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材质。

更进一步地,保护部22设有外凸面结构或内凹面结构,当墙角为阳角(外凸角)时,即相邻两个墙面相交的棱边外凸,保护部22呈外凸面结构以匹配墙角,如图16所示,保护部可以是外凸的弧面、平面或折弯面等;当墙角为阴角(内凹角)时,即相邻两个墙面相交的棱边内凹,保护部22呈内凹面结构以匹配墙角,如图17所示,保护部可以是内凹的弧面、平面或折弯面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角保护结构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的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有多种实现方式,详见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在连接部12上设有承托件23,承托件23用于对连接部12的连接起强度支撑作用,承托件23上设有卡槽231,支撑体21上设有与卡槽231匹配连接的卡扣211,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通过卡扣211与卡槽231匹配实现可拆卸连接,为适应装配式墙体3的需求,一般地,在工厂加工时,预埋件1与墙体3或是墙体3龙骨连接成一个整体,卡扣211与墙角保护件2连接成一个整体,装配时,先将墙体3装配好,然后在两个相邻的墙体3位置装配好墙角保护件2即可,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部12上设有承托件23,承托件23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贯穿连接部12,支撑体2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通过螺钉212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为了保证墙角保护件2的表面平整且美观,在保护部22上设有供螺钉212穿过的通孔,通孔上设有封盖住通孔的覆件232,螺钉212从保护部22的通孔中伸入,穿过支撑体21的第二螺纹孔和预埋件1上的第一螺纹孔后紧固,螺钉212的螺帽留在支撑体21中,保护部22的通孔采用覆件232覆盖住。

实施例三: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在连接部12上设有第一磁铁121,支撑体21上设有与第一磁铁121实现磁吸的第二磁铁213,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通过第一磁铁121与第二磁铁213相互吸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四: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支撑体21上设有柱塞214,连接部12上设有与柱塞214匹配的塞孔122,具体装配时,将墙角保护件2的柱塞214压入塞孔122中,实现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的可拆卸连接,一般地设置柱塞214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形,便于柱塞214的拆卸。

实施例五:

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部12上设有第一粘层,支撑体21上设有第二粘层,通过第一粘层与第二粘层粘接,实现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的连接,第一粘层和第二粘层一般为粘合胶水。具体地,在连接部12上设有凹槽,在支撑体21上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装配时,在凹槽和凸起上涂设有粘合胶水123,然后将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对位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中几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角保护结构,包括预埋件1和墙角保护件2,预埋件1的两个固定臂11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墙体3中,实现预埋件1与墙体3的固定,墙角保护件2与预埋件1的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便于墙角保护件2装配、更换和维修,预埋件1的连接部12与两个墙体3相交的棱边部相对,连接部12与墙角保护件2连接,既能保证连接强度,还能更好地实现墙角保护,减少人员受伤或墙角磕碰损伤。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