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4327发布日期:2019-06-29 00:4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布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得益于碳纤维布高强、轻质和耐蚀等优良特性,其能够长期承受一定的拉力或压力而保持其自身的力学性能不下降,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通常是直接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加固构件的表面以对其进行加固,并不会对碳纤维布的端头进行处理,这样在承力过程中,碳纤维布的端头便容易与加固构件的表面相剥离,从而使得碳纤维布的加固能力下降或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布锚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碳纤维布的端头易与加固构件的表面相剥离而导致碳纤维布的加固能力下降或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布锚固装置,包括两底板、用于粘接于外界待加固件上的碳纤维布和两压板,两所述底板分别压合于所述碳纤维布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碳纤维布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翻折粘接于两所述底板的顶面,两所述压板分别压合固定于两所述底板上并分别覆盖于粘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的所述碳纤维布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的底面涂覆有用于与所述外界待加固件相粘合的第一粘接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均涂覆有第二粘接胶层,所述碳纤维布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两所述第二粘接胶层与两所述底板的顶面相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胶层和两所述第二粘接胶层均为环氧树脂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锚固装置还包括有若干用于插设固定于所述外界待加固件上的膨胀螺栓,两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装配孔,两所述压板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各所述膨胀螺栓分别依序穿设对应的各所述装配孔和各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底板和所述压板叠加固定于所述外界待加固件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膨胀螺栓均包括用于插设固定于所述外界待加固件上的膨胀螺杆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膨胀螺杆上的膨胀螺帽,各所述膨胀螺杆分别依序穿过对应的各所述装配孔和各所述安装孔,各所述膨胀螺帽分别螺纹连接于各所述膨胀螺杆延伸出各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并均抵接于所述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锚固装置还包括有若干锚固螺栓,两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第一锚固孔,两所述压板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第二锚固孔,各所述锚固螺栓分别依序穿过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锚固孔和各所述第二锚固孔以将所述底板和所述压板相叠合。

进一步地,各所述锚固螺栓均包括锚固螺杆和锚固螺帽,各所述第一锚固孔朝向所述碳纤维布的一端形成有沉台孔,各所述锚固螺杆的螺杆头分别设于各所述沉台孔内,各所述锚固螺杆分别依序穿过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锚固孔和各所述第二锚固孔,各所述锚固螺帽分别套设于各所述锚固螺杆延伸出个所述第二锚固孔的一端并均抵接于所述压板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锚固孔分别间隔布设于相邻的两所述装配孔之间,各所述第二锚固孔分别间隔布设于相邻的两所述安装孔之间。

进一步地,各所述沉台孔均为内六角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由于设置有两底板,这样当碳纤维布贴设于外界待加固件上时,通过使得两底板压合于碳纤维布面上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这样便增强了碳纤维布的承力能力,而通过将碳纤维布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翻折粘接于两底板的顶面,再使得两压板分别压合固定于两底板上并分别覆盖于碳纤维布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这样在压板的压合作用下,碳纤维布的两端端头便能够被牢牢夹设于压板和底板之间,使其不易与底板相剥离,如此便实现了对碳纤维布在承力过程中最易发生剥离的部位的有效保护,有效保证和显著强化了碳纤维布的加固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锚固装置的底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底板 11—装配孔 12—第一锚固孔

13—锚固螺栓 20—碳纤维布 30—压板

31—膨胀螺栓 32—安装孔 33—第二锚固孔

40—外界待加固件 121—沉台孔 131—螺杆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20锚固装置,包括两底板10、用于粘接于外界待加固件40上的碳纤维布20和两压板30,两底板10分别压合于碳纤维布2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碳纤维布2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翻折粘接于两底板10的顶面,两压板30分别压合固定于两底板10上并分别覆盖于粘接在两底板10的顶面上的碳纤维布2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具体地,碳纤维布的宽度尺寸可为120mm、125mm、130mm、135mm、140mm、145mm、150mm、155mm、160mm、165mm或170mm。这样便保证了碳纤维布的整体承力面积,使得其在面对大多数外界待加固件40时,都能够拥有足够的抗拉或抗压强度。优选地,碳纤维布的宽度尺寸可为150mm。而碳纤维布20的长度尺寸则可根据外界待加固件40的长度来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20锚固装置,由于设置有两底板10,这样当碳纤维布20贴设于外界待加固件40上时,通过使得两底板10压合于碳纤维布20面上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这样便增强了碳纤维布20的承力能力,而通过将碳纤维布2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翻折粘接于两底板10的顶面,再使得两压板30分别压合固定于两底板10上并覆盖于碳纤维布2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这样在两压板30的压合作用下,碳纤维布20的两端端头便能够被牢牢夹设于压板30和底板10之间,使其不易与底板10相剥离,如此便实现了对碳纤维布20在承力过程中最易发生剥离的部位的有效保护,有效保证和显著强化了碳纤维布20的加固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碳纤维布20的底面涂覆有用于与外界待加固件40相粘合的第一粘接胶层(图未示)。具体地,通过在碳纤维布20的底部涂覆第一粘接胶层,这样碳纤维布20即可通过第一粘接胶层来实现与外界待加固件40相互粘合。同时,由于碳纤维布20与外界待加固件40是粘合在一起的,这样碳纤维布20和外界待加固件40的接触面积便能够显著增大,从而也使得碳纤维布20的承力面积也能够显著增大,进而也使得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或拉力能够较为平均,如此便能够有效地保证碳纤维布20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碳纤维布2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均涂覆有第二粘接胶层(图未示),碳纤维布2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均通过第二粘接胶层与底板10的顶面相粘合。其中,碳纤维布2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两第二粘接胶层与底板10的顶面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相粘合。具体地,由于碳纤维布2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均涂覆有第二粘接胶层,这样碳纤维布2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既能够实现与底板10顶面的相对两端的粘合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胶层和两第二粘接胶层均为环氧树脂胶层。具体地,通过将第一粘接胶层和两第二粘接胶层均为环氧树脂胶层,那么得益于环氧树脂耐腐蚀能力强、化学稳定性高、防水密实性能好和附着力强的诸多优点,这样便保证了碳纤维布20粘接于外界待加固件40和底板10上的强度,也使得碳纤维布20与外界待加固件40和底板10的粘接处不易受到外界环境中腐蚀介质和水液的影响,这样便显著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布20锚固装置在外界的复杂环境下稳定服役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碳纤维布20锚固装置还包括有若干用于插设固定于外界待加固件40上的膨胀螺栓31,两底板1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装配孔11,两压板3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32,各膨胀螺栓31分别依序穿设对应的各装配孔11和各安装孔32以将底板10和压板30叠加固定于外界待加固件40上。具体地,通过预先在外界待加固件40上插设膨胀螺栓31,这样膨胀螺栓31即可首先将压板30和底板10牢牢固定在外界待加固件40的表面,同时也能够使得位于压板30和底板10之间的碳纤维布20能够被牢牢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膨胀螺栓31均包括用于插设固定于外界待加固件40上的膨胀螺杆(图未示)和螺纹连接于膨胀螺杆上的膨胀螺帽(图未示),各膨胀螺杆分别依序穿过对应的各装配孔11和各安装孔32,各膨胀螺帽分别螺纹连接于各膨胀螺杆延伸出各安装孔32的一端并均抵接于压板30上。具体地,由于各膨胀螺帽的存在,当各膨胀螺杆穿设于压板30和底板10时,各膨胀螺帽即可旋紧于膨胀螺杆并抵接于压板30上,如此各膨胀螺帽能够通过与各膨胀螺杆的配合作用而实现将压板30和底板10牢牢压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碳纤维布20锚固装置还包括有若干锚固螺栓13,两底板1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第一锚固孔12,两压板3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沿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若干第二锚固孔33,各锚固螺栓13分别依序穿过对应的各第一锚固孔12和各第二锚固孔33以将底板10和压板30相叠合。具体地,由于各锚固螺栓13的存在,如此各锚固螺栓13便能够将底板10和压板30牢牢的叠合在一起,进而进一步地消除和缩小了底板10和压板30之间的间隙,如此便能够使得夹设于底板10和压板30之间的碳纤维布20能够获得更大的夹紧力而被牢牢夹设于底板10和压板3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锚固螺栓13均包括锚固螺杆(图未示)和锚固螺帽(图未示),各第一锚固孔12朝向碳纤维布20的一端形成有沉台孔121,各锚固螺杆的螺杆头131分别设于各沉台孔121内,各锚固螺杆分别依序穿过对应的各第一锚固孔12和各第二锚固孔33,各锚固螺帽分别螺纹连接于各锚固螺杆延伸出个第二锚固孔33的一端并均抵接于压板30上。具体地,通过在各第一锚固孔12朝向碳纤维布20的一端形成有沉台孔121,这样便提供了容置各锚固螺杆的螺杆头131的容置空间,使得螺杆头131能够卡设于沉台孔121中而不露出于沉台孔121之外,这样便避免了螺杆头131暴露于沉台孔121之外而导致底板10和碳纤维布20面之间由于螺杆头131的存在而出现间隙,不能完全贴合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第一锚固孔12分别间隔布设于相邻的两装配孔11之间,各第二锚固孔33分别间隔布设于相邻的两安装孔32之间。具体地,通过使得各第一锚固孔12分别位于各装配孔11之间,各第二锚固孔33分别位于各安装孔32之间。这样各第一锚固孔12和各装配孔11便能够以一个线阵排布于底板10长度方向的两侧。同理地,各第二锚固孔33和各安装孔32便能够以一个线阵排布于压板30长度方向的两侧。如此便实现了底板10和压板30装配空间上的节约和优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各沉台孔121均为内六角沉孔。具体地,通过将多沉台孔121限定为内六角沉孔,这样锚固螺杆的螺杆头131在设于内六角沉孔内时便能够受到内六角沉孔的孔壁抵接作用而实现稳定性装配。当然,沉台孔121的形状还可以是多边形或圆形沉台孔121,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