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既有结构梁拆除后接建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5542发布日期:2019-07-19 23:2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既有结构梁拆除后接建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建梁,特别是一种用于既有结构梁拆除后接建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建筑物为了增加使用功能或改变功能布局,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局部拆改后新建。对于框架或框剪结构梁柱节点处,原结构拆除后,新建结构在原结构梁柱节点处与原结构连接,一般情况下新老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采用植筋方式,但由于受拆除梁梁端部钢筋头无法取出影响,造成无法植筋,使新建施工难以进行,是当前拆改后新建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既有结构梁拆除后接建的连接结构,该结构能够使接建梁的纵筋与既有结构顺利连接,并且施工方便,连接稳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既有结构梁拆除后接建的连接结构,采用由远及近逐渐加宽的变截面接头,该接头内设有接建梁纵筋和拆除梁端部甩筋,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与所述拆除梁端部甩筋通过搭接焊缝连接,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两侧纵筋植入至与拆除梁垂直相交的既有结构梁的侧面中。

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与所述拆除梁端部甩筋的搭接长度为10d~15d,d为接建梁纵筋直径。

所述搭接焊缝为沿拆除梁端部甩筋全长延伸的单面搭接焊缝。

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两侧纵筋植入至与拆除梁垂直相交的既有结构梁的侧面中的深度为20~25d,d为接建梁纵筋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由远及近逐渐加宽的变截面接头与既有结构连接,将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与拆除梁端部甩筋焊接,两侧纵筋植入在与拆除梁垂直相交的既有结构梁的侧面中,使连接稳固可靠,进而有效解决了接建梁在原结构梁柱节点处无法植筋的难题,同时满足了钢筋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的要求,并且施工方便,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筋示意图;

图3为图2的1-1剖面图。

图中:1、变截面接头;1-1、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1-2、接建梁纵筋的两侧纵筋;2-1、拆除梁端部甩筋;3、与拆除梁垂直相交的既有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用于既有结构梁拆除后接建的连接结构,采用由远及近逐渐加宽的变截面接头1,该接头内设有接建梁纵筋和拆除梁端部甩筋2-1,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1-1与所述拆除梁端部甩筋2-1通过搭接焊缝连接,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两侧纵筋1-2植入至与拆除梁垂直相交的既有结构梁3的侧面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1-1与所述拆除梁端部甩筋2-1的搭接长度为10d~15d,d为接建梁纵筋直径。所述搭接焊缝为沿拆除梁端部甩筋2-1全长延伸的单面搭接焊缝。所述接建梁纵筋的两侧纵筋1-2植入至与拆除梁垂直相交的既有结构梁3的侧面中的深度为20~25d,d为接建梁纵筋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1)放线

在需植筋梁侧边弹出边线,确定植筋孔位置,做好标记。并在边线外弹出控制线,以便后期控制模板安装。

2)梁侧面钻眼、清孔、验孔

利用冲击式电锤进行钻孔施工,钻孔要平直准确,钻孔孔深、孔径、孔间距均符合要求。钻孔完成利用空压机吹出孔内的灰尘,清理干净后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植筋作业,本工程加固采用植筋胶均为A级胶。

3)原结构表面处理

将结合处的混凝土按要求进行凿毛,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浮浆,并用清水和钢丝刷把混凝土凿毛面粉尘清洗干净。清理干净后涂刷界面剂。

4)模板安装

按照弹出的控制线,控制好模板安装位置,确保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同时做好模板拼缝处理,防止漏浆。

5)钢筋安装

接建梁纵筋的中部纵筋与预留钢筋通长焊接,保证焊缝质量。按照设计要求的钢筋直径、数量、间距等安装两侧纵筋及箍筋、拉筋等。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