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465发布日期:2019-09-13 22:13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隔音楼板结构,属于楼板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厂房楼板通常与整体框架进行整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仅考虑了楼板的保温、防水及防静电措施等,并未考虑其隔音效果。由于厂房内设备在运行时噪音大,楼板未做隔音处理会导致上层房间内噪音较大,严重影响上层房间内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音楼板结构,用以增强楼板的隔音效果,降低上层房间内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隔音楼板结构,楼板下设置有第一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下粘结有第二吸音层。

所述第一吸音层为蜂窝状混凝土层。

所述蜂窝状混凝土层的厚度不大于10cm。

所述第二吸音层的厚度为5cm~8cm。

所述第二吸音层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通过防水胶带密封粘结。

所述第二吸音层由一层或多层苯板组成。

所述苯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所述若干通孔呈梅花桩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蜂窝状混凝土层和苯板内的大量孔隙或气泡,将大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散失掉,同时隔音楼板结构自身也能阻挡一部分噪音,从而大大降低了厂房上层房间内的噪音,避免影响上层房间内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用寿命长,低弹减震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吸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板,2-第一吸音层,3-第二吸音层,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音楼板结构,楼板1下设置有第一吸音层2,所述第一吸音层2下粘结有第二吸音层3。通过在楼板下安装第一吸音层2和第二吸音层3,从而将大部分声能吸收转化为热能散发掉,避免上层房间内的噪音过大,影响房间内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所述第一吸音层2为蜂窝状混凝土层。蜂窝状混凝土的整体性好,可以现场浇筑施工,使其与楼板1紧密结合,且与楼板的使用寿命相同,蜂窝状混凝土层内含有大量封闭的孔隙,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蜂窝状混凝土是无机材料,不会燃烧,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另外,蜂窝状混凝土的多孔性使其具有低的弹性模量,从而使其对冲击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低弹减震性好。

所述蜂窝状混凝土层的厚度不大于10cm。避免蜂窝状混凝土层厚度过大,给楼板1造成较大的负荷。

所述第二吸音层3的厚度为5cm~8cm。在保证吸音效果的同时,第二吸音层3的厚度尽量取小值,以减小隔音楼板结构的重量。

所述第二吸音层3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通过防水胶带密封粘结。使第二吸音层3能够牢固地粘结在第一吸音层2下。

所述第二吸音层3由一层或多层苯板组成。苯板的学名叫做聚苯乙烯薄膜板,其内部含有大量的独立密闭气泡,具有良好的吸音作用。

所述苯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4。使第一吸音层2和第二吸音层3共同吸收和转化声波,以减小厂房上层房间内的噪音。

所述若干通孔4呈梅花桩分布。便于使用设备批量加工通孔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音楼板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蜂窝状混凝土层和苯板内均含有大量的孔隙或气泡,这些孔隙或气泡能有效吸收外界震动并转化成芯材的变形能,然后缓慢释放,当声波进入苯板或蜂窝状混凝土层后,会引起空气和材料的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使大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失掉,因而起到了消音作用,即起到了隔音作用。此外,声波在穿透隔音楼板结构时也会损失一部分能量,综上,隔音楼板结构能够吸收转化大部分噪音,自身阻挡一部分噪音,从而大大降低了厂房上层房间内的噪音。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原有混凝土楼板1下浇筑厚度为10cm的蜂窝状混凝土层,并进行找平。第二吸音层3由若干块厚度为5cm的苯板拼接而成,每块苯板上均加工有呈梅花桩分布的通孔4,通孔4按梅花桩分布后的间距为20×20cm。在每块苯板粘结面的周边涂上宽5cm,厚1cm的粘结剂,然后在苯板同一面的中部均匀涂抹5块直径约10cm、厚1cm的粘结点,适当地增加粘结点,使每块苯板的粘胶面积不小于50%~60%。将苯板粘贴到蜂窝状混凝土层上,并轻柔、均匀地挤压苯板,使其粘贴牢固,同时检查其平整度。苯板与苯板之间、苯板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通过防水胶带密封粘结。另外,为避免粘结剂老化,苯板脱落,可通过爆炸螺钉等加强苯板与蜂窝混凝土层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