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桅杆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9970发布日期:2019-07-13 08:2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桅杆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桅杆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屋顶会设置钢结构桅杆,这些钢结构桅杆不仅使建筑整体显得气势磅礴,而且也具有避雷针或者发射塔等作用,有的还会成为区域或城市地标。

在桅杆吊装时,通常将桅杆分为若干段,因为塔吊起重性能的限制,无法对较高钢结构桅杆分段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目前的施工中经常采用正倒混合吊装的方法。倒装法提升桅杆是指将桅杆分段由上到下进行吊装焊接,现有技术中,在需要放置桅杆的位置四周专门搭设提升架,通过提升架对分段桅杆进行提升,在完成提升后,如果提升架影响整体的造型结构,一般会将提升架拆除。

而在实际中一些桅杆因为造型或支撑的要求会在桅杆四周设置外钢架支撑结构,在外钢架支撑结构内再增设提升架会造成结构冗余,并且存在安装和拆卸提升架不方便,施工效率低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桅杆提升装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且提升完成后不用拆卸,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的周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桅杆提升装置,包括:

立架,所述立架上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下支撑套筒和上支撑套筒,桅杆自下而上能够依次从所述下支撑套筒和所述上支撑套筒内穿过;

提升组件,安装于所述下支撑套筒上,能够驱动所述桅杆相对于所述下支撑套筒和所述上支撑套筒向上移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套筒的外侧壁沿周向均匀设置多组下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一端与所述下支撑套筒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架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套筒的上部沿周向设有下加强板,且所述下加强板凸出于所述下支撑套筒的外侧壁,所述下加强板位于所述下支撑件的上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加强板靠近所述下支撑套筒顶端的一侧设有多个下对位组件,所述下对位组件沿所述下支撑套筒的周向均布设置,且与所述下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加强板远离所述下支撑套筒顶端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沿所述下支撑套筒的周向均布设置,且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下支撑件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耳板凸出于所述下加强板的侧面,且与所述下支撑套筒的外侧壁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耳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板、所述下支撑套筒和所述下加强板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耳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下支撑套筒的轴线垂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桅杆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耳板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耳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多个卸扣和与所述卸扣配合连接的手拉葫芦,所述卸扣均与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拉葫芦的挂钩与所述卸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桅杆提升装置在立架的基础上增加下支撑套筒结构,将下支撑套筒与立架连接,并将提升组件安装在下支撑套筒上,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提升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冗余、提升架安装和拆卸不便、施工效率低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桅杆提升装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且提升完成后不用拆卸,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的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桅杆提升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支撑件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支撑套筒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支撑套筒的俯视图。

图中:

1、桅杆;11、第二耳板;2、下支撑套筒;21、下加强板;22、第一耳板;221、通孔;23、加劲板;3、上支撑套筒;31、上加强板;41、下支撑件;42、上支撑件;51、下对位组件;511、下千斤顶;512、下支架;52、上对位组件;521、上千斤顶;522、上支架;6、立架;61、上架体;62、下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桅杆提升装置,包括立架6和提升组件。其中,立架6上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下支撑套筒2和上支撑套筒3,桅杆1自下而上能够依次从下支撑套筒2和上支撑套筒3内穿过,提升组件,安装于下支撑套筒2上,能够驱动桅杆1相对于下支撑套筒2和上支撑套筒3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桅杆提升装置在立架6的基础上增加下支撑套筒2结构,将下支撑套筒2与立架6连接,并将提升组件安装在下支撑套筒2上,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提升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冗余、提升架安装和拆卸不便、施工效率低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桅杆提升装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且提升完成后不用拆卸,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的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立架6包括下架体62和安装于下架体62顶面的上架体61,上架体61的横向截面积小于下架体62的横向截面积,下支撑套筒2和提升组件安装于下架体62上,上支撑套筒3安装于上架体61上。上述立架6具体结构的设置,有效缩小了立架6的制备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立架6的安全可靠性。

提升组件包括多个卸扣和与卸扣配合连接的手拉葫芦,在本实施例中,卸扣设有八个,手拉葫芦设有四组,卸扣和手拉葫芦的型号可根据提升桅杆1的重量进行选择。

具体地,下支撑套筒2的外侧壁沿周向均匀设置多组下支撑件4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组下支撑件41,每组下支撑件41包括沿下支撑套筒2轴向分布的多根下支撑杆,每根下支撑杆的一端与下支撑套筒2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下架体62连接,这四组下支撑件41用于固定下支撑套筒2的位置。

如图1-3所示,为了保证桅杆1在提升过程中下支撑套筒2整体的稳定性,在下支撑套筒2的上部沿周向设有下加强板21,且下加强板21凸出于下支撑套筒2的外侧壁,下加强板21位于下支撑件41的上方。

下加强板21靠近下支撑套筒2顶端的一侧设有多个下对位组件51,沿下支撑套筒2的周向均布设置,且与下支撑件41的位置相对应。下对位组件51包括下千斤顶511和下支架512,下千斤顶511通过下支架512安装在下加强板21和下支撑件41上。通过调节下千斤顶511的输出端来调节桅杆1在水平面的位置。

同样地,在上支撑套筒3上设有上支撑件42、上加强板31和上对位组件52,上对位组件52和下对位组件51相互配合来调节桅杆1的垂直度。

如图4-5所示,下加强板21远离下支撑套筒2顶端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耳板22,第一耳板22凸出于下加强板21的侧面,且与下支撑套筒2的外侧壁连接,第一耳板22沿下支撑套筒2的周向均布设置,且第一耳板22与下支撑件41错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板22设有四个,每个第一耳板22均位于两组下支撑件41之间。

为了提高第一耳板22的刚度和稳定性,在第一耳板22的两侧对称设有加劲板23,加劲板23分别与第一耳板22、下支撑套筒2和下加强板21连接。

为了将卸扣与第一耳板22可拆卸连接,根据卸扣的销轴直径大小可在第一耳板22上开通孔221,通孔221的开孔方向与下支撑套筒2的轴线垂直,卸扣的销轴能够插入通孔221内。

桅杆1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第二耳板11,且第二耳板11与第一耳板22位置相对应,第二耳板11靠近桅杆1的下端设置,卸扣与第二耳板11可拆卸连接,每组手拉葫芦的两个挂钩分别与两个相对的卸扣连接,用来对桅杆1进行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下支撑套筒2和上支撑套筒3的筒体是由厚25mmQ345B钢材卷制而成,下千斤顶511和上千斤顶521均为QL10T螺旋千斤顶,下支架512和上支架522由18#工字钢制备而成,下加强板21和上加强板31由16mm厚的钢板制备而成。

以47m长自上而下分为12段的钢管拼装而成的桅杆1为例,桅杆1上部变径4段由下到上正装,然后整体提升,下部等径8段由上到下倒装直至桅杆1整体施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桅杆提升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1、将桅杆1的上部4段自下而上逐段焊装,焊装完成后由下支撑套筒2和上支撑套筒3进行支撑。

2、在上部桅杆1的下端相应的位置上焊接第二耳板11,将卸扣安装在第一耳板22和第二耳板11上,每组手拉葫芦的两个挂钩分别与两个相对的卸扣连接,四组手拉葫芦速度保持均匀一致,提升桅杆1上部已经焊接完成的4段,将桅杆1的第5段放置到位,调节下对位组件51和上对位组件52,使得桅杆1保持竖直,最后进行焊接。

3、在第5段桅杆1的下端相应的位置上焊接第二耳板11,然后重复步骤2对第5段桅杆1进行提升并焊接上第6段桅杆1。

4、重复步骤3,最后将桅杆1焊接于预埋件上。

桅杆1成型后上支撑套筒3和下支撑套筒2与桅杆1焊接,并不拆除,增强了桅杆1的稳定性,手拉葫芦及卸扣也可重复利用,可降低施工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