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垫片、防渗驳接头及点支式玻璃幕墙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4117发布日期:2019-12-17 20:5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防渗垫片、防渗驳接头及点支式玻璃幕墙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支式玻璃幕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垫片、防渗驳接头及点支式玻璃幕墙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在点支式玻璃幕墙中,面板玻璃开孔,由驳接头固定,因为驳接头的扣体与玻璃孔之间存在配合间隙,驳接头的外盖与玻璃表面间用非金属垫片隔离,相互间也存在配合间隙,容易导致雨水渗透到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阻止雨水由玻璃开孔处渗透到室内的防渗垫片及使用该防渗垫片的防渗驳接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渗垫片包括环形体,其特征在于:环形体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驳接头,包括相互配合的压盖扣体和内压盖,其特征在于:内压盖的内侧设置有隔离垫片,压盖扣体内侧设置有防渗垫片,防渗垫片和隔离垫片之间设置有隔离垫圈;所述防渗垫片为一环形体,环形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均设置有o形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渗垫片一侧的环形密封槽内径大于防渗垫片另一侧的的环形密封槽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点支式玻璃幕墙节点结构,包括玻璃板块,压盖扣体和内压盖,压盖扣体的中轴穿过玻璃板块的通孔与内压盖配合,其特征在于:内压盖的内侧设置有隔离垫片,压盖扣体内侧设置有防渗垫片,压盖扣体的中轴外,位于防渗垫片和隔离垫片之间设置有隔离垫圈,隔离垫圈与玻璃板块的通孔内表面相配合;所述防渗垫片为一环形体,环形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均设置有o形密封圈;两o形密封圈分别与压盖扣体内表面和玻璃板块的外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与玻璃板块安装拧紧后,既防止雨水从压盖扣体与防渗垫片间渗漏,又防止雨水从防渗垫片与玻璃板块表面间渗漏,同时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安装容易,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渗驳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离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点支式玻璃幕墙节点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压盖扣体、2为防渗垫片、3为隔离垫片、4为隔离垫圈、5为内压盖、6为o形密封圈、7为环形密封槽、8为玻璃板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渗垫片包括环形体,其特征在于:环形体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驳接头,包括相互配合的压盖扣体1和内压盖5,其特征在于:内压盖5的内侧设置有隔离垫片3,压盖扣体1内侧设置有防渗垫片2,防渗垫片2和隔离垫片3之间设置有隔离垫圈4;所防渗垫片2为一环形体,环形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密封槽7;环形密封槽7内均设置有o形密封圈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渗垫片2一侧的环形密封槽7内径大于防渗垫片2另一侧的的环形密封槽7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点支式玻璃幕墙节点结构,包括玻璃板块8,压盖扣体1和内压盖5,压盖扣体1的中轴穿过玻璃板块8的通孔与内压盖5配合,其特征在于:内压盖5的内侧设置有隔离垫片3,压盖扣体1内侧设置有防渗垫片2,压盖扣体1的中轴外,位于防渗垫片2和隔离垫片3之间设置有隔离垫圈4,隔离垫圈4与玻璃板块8的通孔内表面相配合;所防渗垫片2为一环形体,环形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环形密封槽7;环形密封槽7内均设置有o形密封圈6;两o形密封圈6分别与压盖扣体1内表面和玻璃板块8的外表面接触。

所述环形密封槽7的截面为1mm×1mm;所述o形密封圈6为φ1.2mm。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