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火补强钢筋的扁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7091发布日期:2019-10-29 21:2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火补强钢筋的扁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火补强钢筋的扁梁。



背景技术:

组合扁梁楼盖作为钢结构楼盖的一种新形式,是将钢梁内嵌于混凝土楼板中,利用钢梁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实现两者共同工作,在居住建筑钢结构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钢结构防火一直是设计中需要认真处理的问题,结构抗火设计的目的就是使结构构件的实际耐火时间大于或等于规定的耐火极限,正确的抗火设计能尽可能降低人们生命及财产的危险性。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组合扁粱虽然出现得较晚,但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工程设计人员的欢迎,它兼有型钢混凝土梁和T型组合梁在受力性能方面的一些优点,同时防火性能相对较好也是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我国在进行扁梁设计过程中不考虑抗火设计,通常做法是从维护的角度在钢结构外露表面涂防火材料。虽然组合扁梁大部分钢材被混凝土包裹,但钢梁的下翼缘还属于外露部分,若完全不考虑钢梁的抗火性能,对结构出现火灾高温环境下偏不安全。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621145105.7公开了一种组合扁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的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上下平行设置,腹板设有穿设钢筋的开口,所述开口沿腹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开口为倒梯形或倒三角形;腹板上部的厚度大于下部的厚度。然而,该组合扁梁虽然提高了强度,却没有考虑抗火性能,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组合扁梁抗火性能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具有抗火补强钢筋的组合扁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火补强钢筋的扁梁,所述扁梁包括工字梁1,所述工字梁1具有上翼11、下翼12和连接上翼11与下翼12的腹板13,其中,所述扁梁还包括对称设置在腹板13左右两侧的各一排栓钉2,所述栓钉2沿工字梁1的长度方向排列,在腹板13左侧和右侧的栓钉2上分别沿工字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钢筋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栓钉2通过焊接使其端部与腹板13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栓钉2的间距为100-150mm,将钢筋3架设在栓钉2上。

优选地,所述钢筋3的直径为16-20mm。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腹板13左右两侧各焊接一排突耳环以替代栓钉2。优选地,相邻突耳环的间距是100-150mm。

本实用新型以工字梁作为基础,通过利用现有型钢进行加工,减少了常规的扁梁制作过程中的加工和焊接工序,在扁梁腹板两侧设置两列栓钉作为连接件,既能简单方便地在腹板两侧架设抗火钢筋构成组合变量,而且在钢梁下翼缘失效时,抗火钢筋能够起到补强作用,又能使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有可靠的连接,增强组合扁梁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火补强钢筋的扁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扁梁的加工方法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扁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字梁;11、上翼;12、下翼;13、腹板;14、工字钢;15、T型钢;16、突耳环;

2、栓钉;3、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非限制性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扁梁,中部为工字梁1,在工字梁的腹板13下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排栓钉2,每一对栓钉在左右两侧处于对称位置,两排栓钉2均沿工字梁1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栓钉2的间距为100mm。

以栓钉作为支撑,在两侧的栓钉2上分别设置两根直径16mm钢筋3。

其中,为了简化工字梁1的焊接工序、提高工字梁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工字钢进行改造,如图2所示。先将工字钢14进行切割形成两个T型钢15,将T型钢的端部与下翼12焊接,或与上翼11焊接,均能得到本实用新型所需的工字梁,其中,上翼11的宽度<工字钢的宽度<下翼12的宽度。这样,只需一道焊接工序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工字梁,简化工序的同时实现强度的提升。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常规工字梁基础上配置四根抗火钢筋,当钢梁下翼缘失效时能够起到补强作用。通过栓钉作为支撑实现抗火钢筋与工字梁简单有效的结合,增加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的可靠连接,还能使现浇混凝土与钢梁有更充分的粘结力,增强组合扁梁的整体性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腹板两侧不焊接栓钉,而是各焊接一排突耳环16以替代栓钉,相邻突耳环16的间距是150mm。突耳环16起到了与栓钉相同的作用,抗火钢筋能够穿过突耳环与工字梁进行结合,实现组合扁梁的强度提高并提高抗火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