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486发布日期:2019-05-17 21:5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兴产业,随着节能标准和防火安全的不断提高,对墙体保温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超低能耗建筑的提出和节能75%的逐步扩大普及,对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墙体为了达到节能指标,绝大部分采用有机保温材料进行复合,不但存在火灾隐患,而且生产过程工序繁多,工艺复杂,成本高。

其次是符合节能标准的墙体太厚,过厚的墙体势必增加建筑负荷,减少建筑物的使用面积。

再次是现有的真空板系列保温墙体,成本太高,而且容易出现真空泄漏的问题,造成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

在国家大力推广节能75%以及将来推广超低能耗被动房的政策趋势下,市场上迫切需要真正能够彻底解决防火问题的高效节能的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及其生产工艺,在杜绝了火灾隐患的同时,且具有超低能耗的优点,一次成型,制作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内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空腔,所述的空腔的上下两端呈封闭状态,所述的空腔呈若干排分布,相邻空腔之间的隔层厚度不小于空腔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截面为矩形,所述空腔的宽度为5-20mm,所述空腔的长度不小于其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空腔内壁上的抑制层,所述的抑制层包括铝箔层、锡箔层、银粉、反射隔热涂料或保温隔热涂料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邻排的空腔采用对齐式排列或错位式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的墙板本体是由发泡水泥或者以水泥沙子和轻质材料混合而成的砂浆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墙板本体内设有pp或pva纤维。

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配制粉料、纤维及添加剂;

s2、在配制的粉料、纤维及添加剂中加水,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使之稀稠合适形成浆料;

s3、在模具中设置若干插条,在每一根插条的表面,喷涂脱模剂,插条按空腔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插条竖向放置;

s4、竖向浇筑浆料至模具中,振捣3秒钟以上;

s5、用相同浆料找平,盖上模具上盖;

s6、静置2-6小时后,抽出模具中的插条,形成对应的空腔;

s7、取下模具上盖,用相同浆料封涂插条抽出后形成的各个空腔的端口,使之呈封闭状态;

s8、脱模,将墙板本体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s3步骤中每一根插条的表面的表面喷涂脱模剂后,在每根插条的表面卷一层铝箔或锡箔纸,且锡箔纸的亮面向内贴在插条的表面。

进一步地,在s6结束后,通过微型喷雾装置伸入空腔内对空腔的内壁喷涂银粉、反射隔热涂料或保温隔热涂料。

进一步地,模具的下端是封闭的下底盖,下底盖设有不穿透下底盖的孔洞,用以固定插条的下端,模具上端是与下底盖尺寸相同的上盖,上盖的孔洞与下盖一一对应,且上盖的孔洞是穿透上盖的,插条穿透上盖。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所述墙板本体内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空腔,且空腔的上下两端呈封闭状态,从而使空腔内形成密闭的静止空气,根据空气热力学原理,利用静止空气导热系数极低的特点,实现保温隔热的效果,并通过在墙板本体设置若干排密闭空腔,使多层静止空气的热阻叠加,实现高效的保温隔热效果,且通过相邻空腔之间的隔层厚度不小于空腔的厚度,在利用了空腔隔热的同时,保证了墙板本体的强度,通过本发明彻底取消了保温层,以密闭空腔代替保温材料,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温墙体的a级防火问题。

2、本发明通过在空腔内壁上设置抑制层,所述的抑制层包括铝箔层、锡箔层、银粉、反射隔热涂料或保温隔热涂料,通过抑制层抑制空气热辐射的措施,用以抑制静止空气中热量辐射,进一步增加热阻,使墙体自身可以达到超低能耗被动房的节能标准。

3、本发明通过邻排的空腔采用错位式排列,延长了墙体隔层传热的路程,相当于增加了墙体隔层部分的热阻,从而提高了保温隔热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墙板本体是由发泡水泥或者以水泥沙子和轻质材料混合而成的砂浆制作而成,在保证所需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墙体材料自身的重量和导热系数,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

5、通过在墙板本体内设有pp或pva纤维,增强抗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空腔错位式排列的本发明水平切断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腔错位式排列的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3为空腔对齐式排列的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中,墙板本体1,空腔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包括墙板本体1,所述墙板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空腔2,所述的空腔2的上下两端呈封闭状态,所述的空腔2呈若干排分布,相邻空腔2之间的隔层厚度不小于空腔2的厚度。本发明通过所述墙板本体内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空腔,且且空腔的上下两端呈封闭状态,从而使空腔内形成密闭的静止空气,根据空气热力学原理,利用静止空气导热系数极低的特点,实现保温隔热的效果,并通过在墙板本体设置若干排密闭空腔,使多层静止空气的热阻叠加,实现高效的保温隔热效果,且通过相邻空腔之间的隔层厚度不小于空腔的厚度,在利用了空腔隔热的同时,保证了墙板本体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截面为矩形,所述空腔2的宽度为5-20mm,所述空腔2的长度不小于其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空腔2内壁上的抑制层,所述的抑制层包括铝箔层、锡箔层、银粉、反射隔热涂料或保温隔热涂料中的一种,通过抑制层抑制空气热辐射的措施,用以抑制静止空气中热量辐射,进一步增加热阻,使墙体自身可以达到超低能耗被动房的节能标准。

进一步地,邻排的空腔2采用对齐式排列或错位式排列。本发明通过邻排的空腔采用错位式排列,延长了墙体隔层传热的路程,相当于增加了墙体隔层部分的热阻,从而提高了保温隔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墙板本体是由发泡水泥或者以水泥沙子和轻质材料混合而成的砂浆制作而成,在保证所需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墙体材料自身的重量和导热系数,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墙板本体内设有pp或pva纤维,增强抗裂能力。

一种空气绝热自保温墙体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配制粉料、纤维及添加剂;

s2、在配制的粉料、纤维及添加剂中加水,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使之稀稠合适形成浆料;

s3、在模具中设置若干插条,在每一根插条的表面,喷涂脱模剂,插条按空腔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插条竖向放置;

s4、竖向浇筑浆料至模具中,振捣3秒钟以上;

s5、用相同浆料找平,盖上模具上盖;

s6、静置2-6小时后,抽出模具中的插条,形成对应的空腔;

s7、取下模具上盖,用相同浆料封涂插条抽出后形成的各个空腔的端口,使之呈封闭状态;

s8、脱模,将墙板本体1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s3步骤中每一根插条的表面的表面喷涂脱模剂后,在每根插条的表面卷一层铝箔或锡箔纸,且锡箔纸的亮面向内贴在插条的表面。

进一步地,在s6结束后,通过微型喷雾装置伸入空腔内对空腔的内壁喷涂银粉、反射隔热涂料或保温隔热涂料。

进一步地,模具的下端是封闭的下底盖,下底盖设有不穿透下底盖的孔洞,用以固定插条的下端,模具上端是与下底盖尺寸相同的上盖,上盖的孔洞与下盖一一对应,且上盖的孔洞是穿透上盖的,插条穿透上盖。

通过本发明彻底取消了保温层,以密闭空腔和抑制层代替保温材料,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温墙体的a级防火问题,并且实现了超低能耗的节能标准。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