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9522发布日期:2019-07-27 09:3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库房设施领域,具体是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



背景技术:

公知当前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一般只能做到二层,即单位停车面积只能具备停放两台车辆造成单位土地利用率较低,由于不具备多层充电线缆的路由通道故只能地面层与第二层车库实现设置连线式大功率充电桩,随着当今中国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和车辆新能源化的趋势,解决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单位土地利用率较低和地面多层简易升降结构车库不能全立体仓位大功率充电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现阶段解决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设置的方法,其实施具有以下特点①采用地面二或四支撑立柱与承力梁钢结构+电控二或四提点升降装置驱动载车板组合安装实现在单位停车面积上停放两台车辆;②不具备多层充电线缆的路由通道故只能具备在一层地面和第二层载车板设置充电桩连线结构为两台新能源车辆实现连线充电;以现在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设置方法所具有的功能,尚待解决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不能设置多层造成单位土地利用率较低和不能多层全立体仓位大功率充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设置方法所具有的功能,尚待解决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不能设置多层造成单位土地利用率较低和不能多层全立体仓位大功率充电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两个维度梯级渐变四提点尺寸的提升驱动单元实现垂直方向多层载车板在地面层相互不干涉堆叠进行存取车,同时利用车库尾部框架的辅助承力结构独立设置每个立体层充电线缆路由通道实现全立体层大功率连线式充电的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能更好的解决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不能设置多层造成单位土地利用率较低和不能多层全立体仓位大功率充电问题的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

本发明解决其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库地面相应位置分别左右对称固定设置主立柱、控制机柜、一层充电桩、线槽,一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一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一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沿线槽接入控制机柜;在左右对称主立柱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四层纵梁、三层前纵梁、三层中纵梁、三层后纵梁、二层前纵梁、二层中纵梁、二层后纵梁;在四层纵梁前后端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相应的横梁,四层纵梁与相应的横梁共同组合成第四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在第四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四层提升驱动装置,在四层载车板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四层提升连接支座和导向轮,四层提升驱动装置的四个提点分别与对应的四层提升连接支座相应位置固定连接,在右四层纵梁的后部相应位置与车库地面之间垂直固定设置四层拖链导架,在四层载车板的后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四层充电桩,在四层充电桩的相应位置固定设置相应的连接支架,四层拖链导架的相应位置与相应的拖链一端固定连接,四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支架与相应的拖链另一端固定连接,四层提升驱动装置由四层升降电机驱动,四层控制电缆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升降电机电连接,四层控制电缆的另一端沿相应的横梁、四层拖链导架、线槽接入控制机柜,四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四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沿相应的连接支架、相应的拖链、四层拖链导架、线槽接入控制机柜;在三层前纵梁前端的相应位置和三层后纵梁后端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相应的横梁,三层前纵梁、三层中纵梁、三层后纵梁与相应的横梁共同组合成第三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在第三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三层提升驱动装置,在三层载车板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三层提升连接支座和导向轮,三层提升驱动装置的四个提点分别与对应的三层提升连接支座相应位置固定连接,与四层拖链导架对称,在左四层纵梁的后部相应位置与车库地面之间垂直固定设置三层拖链导架,在三层载车板的后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三层充电桩,在三层充电桩的相应位置固定设置相应的连接支架,三层拖链导架的相应位置与相应的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三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支架与相应的拖链另一端固定连接,三层提升驱动装置由三层升降电机驱动,三层控制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升降电机电连接,三层控制电缆的另一端沿相应的横梁、三层拖链导架、线槽接入控制机柜,三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沿相应的连接支架、相应的拖链、三层拖链导架、线槽接入控制机柜;在二层前纵梁前端的相应位置和二层后纵梁后端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相应的横梁,二层前纵梁、二层中纵梁、二层后纵梁与相应的横梁共同组合成第二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在第二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二层提升驱动装置,在二层载车板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二层提升连接支座和导向轮,二层提升驱动装置的四个提点分别与对应的二层提升连接支座相应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二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后部的中间位置与车库地面之间垂直固定设置二层拖链导架,在二层载车板的后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二层充电桩,在二层充电桩的相应位置固定设置相应的连接支架,二层拖链导架的相应位置与相应的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二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支架与相应的拖链另一端固定连接,二层提升驱动装置由二层升降电机驱动,二层控制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升降电机电连接,二层控制电缆的另一端沿相应的横梁、二层拖链导架、线槽接入控制机柜,二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沿相应的连接支架、相应的拖链、二层拖链导架、线槽接入控制机柜。左右对称固定设置的四层拖链导架、三层拖链导架和二层拖链导架共同组合成立体车库的辅助承力结构,与三层提升驱动装置、二层提升驱动装置的提升传动链条对应在后侧主立柱、三层中纵梁、二层中纵梁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过孔;与主立柱的内侧导向槽对应设置的导向轮保证四层载车板、三层载车板、二层载车板在升降运动中的平顺性;前、后四层提升连接支座的外边距与前、后三层提升连接支座的外边距和前、后二层提升连接支座的外边距呈梯级缩小且上下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涉;左、右四层提升连接支座的外边距与左、右三层提升连接支座的外边距和左、右二层提升连接支座的外边距呈梯级放大且上下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涉。控制机柜的入线分别通过相应的线缆接入高压供电网;四层控制电缆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升降电机电连接,四层控制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四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四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控制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升降电机电连接,三层控制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控制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升降电机电连接,二层控制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一层供电复合电缆的一端分别与一层充电桩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一层供电复合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当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处于完全空载待机状态时:控制机柜通过二层控制电缆控制二层升降电机驱动二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二层载车板降落在其预定位置,即车库一层地面上;控制机柜通过三层控制电缆控制三层升降电机驱动三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三层载车板降落在其预定位置,即二层载车板上;控制机柜通过四层控制电缆控制四层升降电机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四层载车板降落在其预定位置,即三层载车板上;当第一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通过车库前侧的其它辅助坡板驶入停放在四层载车板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四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通过四层供电复合电缆、四层充电桩、四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当第二辆需停放充电车辆前来停放充电,操作员先通过控制机柜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请求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先通过四层控制电缆控制四层升降电机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四层载车板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二层预定高度位置,用户将第二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通过车库前侧的其它辅助坡板驶入停放在三层载车板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三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通过三层供电复合电缆三层充电桩、三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当第三辆需停放充电车辆前来停放充电,操作员先通过控制机柜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请求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先通过四层控制电缆控制四层升降电机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四层载车板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三层预定高度位置,控制机柜再通过三层控制电缆控制三层升降电机驱动三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三层载车板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二层预定高度位置,用户将第三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通过车库前侧的其它辅助坡板驶入停放在二层载车板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二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通过二层供电复合电缆、二层充电桩、二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当第四辆需停放充电车辆前来停放充电,操作员先通过控制机柜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请求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先通过四层控制电缆控制四层升降电机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四层载车板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四层预定高度位置,接着控制机柜再通过三层控制电缆控制三层升降电机驱动三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三层载车板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三层预定高度位置,控制机柜再通过二层控制电缆控制二层升降电机驱动二层提升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导向轮导向将二层载车板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二层预定高度位置,用户将第四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驶入停放在车库一层地面车位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一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通过一层供电复合电缆、一层充电桩、一层充电桩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采用两个维度梯级渐变四提点尺寸的提升驱动单元实现垂直方向多层载车板在地面层相互不干涉堆叠进行存取车,同时利用车库尾部框架的辅助承力结构独立设置每个立体层充电线缆路由通道实现全立体层大功率连线式充电的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能更好的解决地面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不能设置多层造成单位土地利用率较低和不能多层全立体仓位大功率充电的问题,其节材降费,即满足了现代绿色环保高效生活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又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存车率,还通过提高充电桩的落地安装密度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同时能解决静态交通所造成的动态交通拥堵及交通秩序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层提升到位状态的右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各层提升到位状态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各层提升到位状态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各层提升到位状态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各层提升到位状态的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气原理框架图。

图中:1.主立柱,2.四层纵梁,3.横梁,4.控制机柜,5.三层前纵梁,6.三层中纵梁,7.三层后纵梁,8.二层前纵梁,9.二层中纵梁,10.二层后纵梁,11.四层载车板,12.三层载车板,13.二层载车板,14.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5.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6.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7.四层提升连接支座,18.三层提升连接支座,19.二层提升连接支座,20.导向轮,21.四层升降电机,22.三层升降电机,23.二层升降电机,24.四层控制电缆,25.三层控制电缆,26.二层控制电缆,27.四层充电桩,28.拖链,29.四层供电复合电缆,30.连接支架,31.四层拖链导架,32.三层拖链导架,33.二层拖链导架,34.三层充电桩,35.三层供电复合电缆,36.二层充电桩,37.二层供电复合电缆,38.一层充电桩,39.一层供电复合电缆,40.线槽,41.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箭头方向为前向,在车库地面相应位置分别左右对称固定设置主立柱1、控制机柜4、一层充电桩38、线槽40,一层供电复合电缆39的一端分别与一层充电桩38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一层供电复合电缆39的另一端沿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在左右对称主立柱1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四层纵梁2、三层前纵梁5、三层中纵梁6、三层后纵梁7、二层前纵梁8、二层中纵梁9、二层后纵梁10;在四层纵梁2前后端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相应的横梁3,四层纵梁2与相应的横梁3共同组合成第四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在第四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在四层载车板11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四层提升连接支座17和导向轮20,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的四个提点分别与对应的四层提升连接支座17相应位置固定连接,在右四层纵梁2的后部相应位置与车库地面之间垂直固定设置四层拖链导架31,在四层载车板11的后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四层充电桩27,在四层充电桩27的相应位置固定设置相应的连接支架30,四层拖链导架31的相应位置与相应的拖链28一端固定连接,四层充电桩27的相应连接支架30与相应的拖链28另一端固定连接,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由四层升降电机21驱动,四层控制电缆24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升降电机21电连接,四层控制电缆24的另一端沿相应的横梁3、四层拖链导架31、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四层供电复合电缆29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充电桩27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四层供电复合电缆29的另一端沿相应的连接支架30、相应的拖链28、四层拖链导架31、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在三层前纵梁5前端的相应位置和三层后纵梁7后端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相应的横梁3,三层前纵梁5、三层中纵梁6、三层后纵梁7与相应的横梁3共同组合成第三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在第三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在三层载车板12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三层提升连接支座18和导向轮20,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的四个提点分别与对应的三层提升连接支座18相应位置固定连接,与四层拖链导架31对称,在左四层纵梁2的后部相应位置与车库地面之间垂直固定设置三层拖链导架32,在三层载车板12的后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三层充电桩34,在三层充电桩34的相应位置固定设置相应的连接支架30,三层拖链导架32的相应位置与相应的拖链28一端固定连接,三层充电桩34的相应连接支架30与相应的拖链28另一端固定连接,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由三层升降电机22驱动,三层控制电缆25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升降电机22电连接,三层控制电缆25的另一端沿相应的横梁3、三层拖链导架32、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三层供电复合电缆35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充电桩3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供电复合电缆35的另一端沿相应的连接支架30、相应的拖链28、三层拖链导架32、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在二层前纵梁8前端的相应位置和二层后纵梁10后端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相应的横梁3,二层前纵梁8、二层中纵梁9、二层后纵梁10与相应的横梁3共同组合成第二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在第二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6,在二层载车板13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设置二层提升连接支座19和导向轮20,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6的四个提点分别与对应的二层提升连接支座19相应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二层提升用主承力钢框架后部的中间位置与车库地面之间垂直固定设置二层拖链导架33,在二层载车板13的后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二层充电桩36,在二层充电桩36的相应位置固定设置相应的连接支架30,二层拖链导架33的相应位置与相应的拖链28一端固定连接,二层充电桩36的相应连接支架30与相应的拖链28另一端固定连接,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6由二层升降电机23驱动,二层控制电缆26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升降电机23电连接,二层控制电缆26的另一端沿相应的横梁3、二层拖链导架33、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二层供电复合电缆37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充电桩36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供电复合电缆37的另一端沿相应的连接支架30、相应的拖链28、二层拖链导架33、线槽40接入控制机柜4。

参阅附图2和附图4,左右对称固定设置的四层拖链导架31、三层拖链导架32和二层拖链导架33共同组合成立体车库的辅助承力结构。

参阅附图3、附图4和附图5,与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6的提升传动链条对应在后侧主立柱1、三层中纵梁6、二层中纵梁9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过孔41;与主立柱1的内侧导向槽对应设置的导向轮20保证四层载车板11、三层载车板12、二层载车板13在升降运动中的平顺性;右视看,前、后四层提升连接支座17的外边距与前、后三层提升连接支座18的外边距和前、后二层提升连接支座19的外边距呈梯级缩小且上下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涉;正视看,左、右四层提升连接支座17的外边距与左、右三层提升连接支座18的外边距和左、右二层提升连接支座19的外边距呈梯级放大且上下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涉。

参阅附图6,控制机柜4的入线分别通过相应的线缆接入高压供电网;四层控制电缆24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升降电机21电连接,四层控制电缆24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四层供电复合电缆29的一端分别与四层充电桩27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四层供电复合电缆29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控制电缆25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升降电机22电连接,三层控制电缆25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供电复合电缆35的一端分别与三层充电桩3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三层供电复合电缆35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控制电缆26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升降电机23电连接,二层控制电缆26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供电复合电缆37的一端分别与二层充电桩36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二层供电复合电缆37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一层供电复合电缆39的一端分别与一层充电桩38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一层供电复合电缆39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柜4的相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当地面四层简易升降式立体充电车库处于完全空载待机状态时:控制机柜4通过二层控制电缆26控制二层升降电机23驱动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6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二层载车板13降落在其预定位置,即车库一层地面上;控制机柜4通过三层控制电缆25控制三层升降电机22驱动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三层载车板12降落在其预定位置,即二层载车板13上;控制机柜4通过四层控制电缆24控制四层升降电机21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四层载车板11降落在其预定位置,即三层载车板12上;当第一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通过车库前侧的其它辅助坡板驶入停放在四层载车板11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四层充电桩27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4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通过四层供电复合电缆29、四层充电桩27、四层充电桩27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当第二辆需停放充电车辆前来停放充电,操作员先通过控制机柜4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请求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先通过四层控制电缆24控制四层升降电机21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四层载车板11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二层预定高度位置,用户将第二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通过车库前侧的其它辅助坡板驶入停放在三层载车板12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三层充电桩34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4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通过三层供电复合电缆35三层充电桩34、三层充电桩34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当第三辆需停放充电车辆前来停放充电,操作员先通过控制机柜4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请求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先通过四层控制电缆24控制四层升降电机21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四层载车板11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三层预定高度位置,控制机柜4再通过三层控制电缆25控制三层升降电机22驱动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三层载车板12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二层预定高度位置,用户将第三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通过车库前侧的其它辅助坡板驶入停放在二层载车板13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二层充电桩36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4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通过二层供电复合电缆37、二层充电桩36、二层充电桩36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当第四辆需停放充电车辆前来停放充电,操作员先通过控制机柜4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请求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先通过四层控制电缆24控制四层升降电机21驱动四层提升驱动装置14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四层载车板11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四层预定高度位置,接着控制机柜4再通过三层控制电缆25控制三层升降电机22驱动三层提升驱动装置15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三层载车板12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三层预定高度位置,控制机柜4再通过二层控制电缆26控制二层升降电机23驱动二层提升驱动装置16通过相应的导向轮20导向将二层载车板13及已存放的停车充电车辆提升至第二层预定高度位置,用户将第四辆需停放充电车辆驶入停放在车库一层地面车位上,用户为其需停放充电车辆自助插好一层充电桩38的充电枪离开立体车库,操作员通过控制机柜4的库外设置的操作面板给立体车库输入确认停车充电指令,控制机柜4通过一层供电复合电缆39、一层充电桩38、一层充电桩38的充电枪给需停放充电车辆充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