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角、阳角的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02213发布日期:2020-01-03 13:09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角、阳角的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按在建筑中的位置和走向分为外墙和内墙两类,其中沿建筑四周边缘布置的墙体称为外墙,被外墙包围的墙体称为内墙,外墙是室外空气隔墙,且其为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多为“冷墙”,内墙在室内起分隔空间的作用,且其为没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多为“暖墙”;按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常见的墙体饰面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其中,涂料类饰面是指利用各种涂料敷于基层表面,形成完整牢固的膜层,起到保护墙面和美观的一种饰面,具有造价低、装饰性好、工期短、工效高、自重轻,以及施工操作、维修、更新都比较方便等特点;

涂料类墙体饰面和贴面类墙体饰面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内墙阴阳角处的墙体饰面施工时,没有统一、规范且具体的施工方法可遵循,因实际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较随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导致施工成型的内墙阴角、阳角仔在顺直度较差、外形不美观、阳角易被损坏、损坏后的阳角不易被修复等缺陷和不足,直接影响涂料类墙体饰面的施工质量和观感度,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阴角、阳角的建筑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阴角、阳角的建筑施工方法,通过对基层进行清洁处理以及对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可以保证阴角、阳角处的建筑施工顺直度好,成型后的阴角、阳角处的饰面材料结合力稳定,结构不易被破坏,能够产生较高的效率和效益,且施工质量和观感度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阴角、阳角的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层清洁处理

对已经施工结束的建筑基层进行校验和清洁处理,去除多余杂物,保证建筑基层整洁干燥;

步骤二:砌筑墙体

对建筑基层上进行放垂直线和水平线,确定墙体施工基准,然后进行砌筑墙体;

步骤三:对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

对砌筑好的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具体为对已经砌筑好的墙体进行洒水浸湿,然后养护36-48小时,然后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在墙体上进行涂刷防水涂料;

步骤四:对墙体阴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

对墙体的阴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时,先对需要进行施工的阴角部位墙体进行涂刷粘结材料,在其表面形成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上涂刷饰面材料,形成阴角第一饰面层;

步骤五:对墙体阳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

对墙体的阳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时,先对需要进行施工的阳角部位墙体进行刮涂腻子,形成第一腻子层,待第一腻子层完全干燥后,在阳角处安装阳角护角支架,使阳角护角支架平贴于第一腻子层,然后进行涂刷饰面材料,形成阳角第一饰面层;

步骤六:待阴角第一饰面层和阳角第一饰面层干燥85-90%时,在阴角第一饰面层和阳角第一饰面层上分别再次刮涂腻子,形成第二腻子层;

步骤七:待第二腻子层干燥65-70%时,对其表面进行找平处理,移除阳角护角支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校验和清洁处理具体为:对建筑基层进行吊垂直,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刷建筑基层,待建筑基层干燥后进行水平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抹平基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垂直线和水平线放线结束后,还需要利用红外水平仪设备对放好的垂直线和水平线进行校核,保证红外水平仪设备显示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与放好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完全重合。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先对已经砌筑好的墙体洒透水进行浸湿,然后总共养护36-48小时,养护的前20小时内每隔5小时还需要进行一次表面喷淋式洒水浸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干燥处理采取先风干后自然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在墙体上涂刷防水涂料时,需要涂刷2或3遍,控制形成的防水层厚度为2-3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对需要进行施工的阴角部位墙体进行涂刷粘结材料前,需要对该阴角部位墙体上涂刷一层清水和乳胶按照3:1的比例制成的底胶,并控制底胶厚度为2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对需要进行施工的阴角部位墙体进行涂刷粘结材料时,在该阴角部位墙体上涂刷三层腻子,形成粘结层,三层腻子的涂刷厚度依次控制为2mm、3mm、2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涂刷饰面材料,形成阴角第一饰面层时,需要等到粘结层干燥85%以上方可进行涂刷饰面材料。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一腻子层由三层腻子形成,三层腻子的刮涂厚度分别为2mm、3mm和3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第二腻子层由两层腻子形成,两层腻子的刮涂厚度分别为2mm和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基层进行清洁处理以及对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可以保证阴角、阳角处的建筑施工顺直度好,成型后的阴角、阳角处的饰面材料结合力稳定,结构不易被破坏,且本发明方法对阴角、阳角的施工步骤简单、易操作,设备投入消耗较小,能够产生较高的效率和效益,且施工质量和观感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阴角、阳角的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层清洁处理

对已经施工结束的建筑基层进行校验和清洁处理,保证建筑基层整洁干燥,具体为:对建筑基层进行吊垂直,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刷建筑基层,去除多余杂物,待建筑基层干燥后进行水平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抹平基层;

步骤二:砌筑墙体

对建筑基层上进行放垂直线和水平线,垂直线和水平线放线结束后,还需要利用红外水平仪设备对放好的垂直线和水平线进行校核,保证红外水平仪设备显示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与放好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完全重合,确定墙体施工基准,然后进行砌筑墙体;

步骤三:对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

对砌筑好的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具体为:先对已经砌筑好的墙体洒透水进行浸湿,然后总共养护40小时,养护的前20小时内每隔5小时还需要进行一次表面喷淋式洒水浸湿,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取先风干后自然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最后在墙体上进行涂刷防水涂料,在墙体上涂刷防水涂料时,需要涂刷2或3遍,控制形成的防水层厚度为3mm;

步骤四:对墙体阴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

对墙体的阴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时,先对该阴角部位墙体上涂刷一层清水和乳胶按照3:1的比例制成的底胶,并控制底胶厚度为2mm,然后对需要进行施工的阴角部位墙体上涂刷三层腻子,形成粘结层,三层腻子的涂刷厚度依次控制为2mm、3mm、2mm,在其表面形成粘结层,等到粘结层干燥85%以上,然后在粘结层上涂刷饰面材料,形成阴角第一饰面层;

步骤五:对墙体阳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

对墙体的阳角进行涂料类饰面施工时,先对需要进行施工的阳角部位墙体进行刮涂腻子,形成第一腻子层,第一腻子层由三层腻子形成,三层腻子的刮涂厚度分别为2mm、3mm和3mm,待第一腻子层完全干燥后,在阳角处安装阳角护角支架,使阳角护角支架平贴于第一腻子层,然后进行涂刷饰面材料,形成阳角第一饰面层;

步骤六:待阴角第一饰面层和阳角第一饰面层干燥88%时,在阴角第一饰面层和阳角第一饰面层上分别再次刮涂腻子,形成第二腻子层,第二腻子层由两层腻子形成,两层腻子的刮涂厚度分别为2mm和3mm;

步骤七:待第二腻子层干燥68%时,对其表面进行找平处理,移除阳角护角支架。

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基层进行清洁处理以及对墙体进行养护和增强处理,可以保证阴角、阳角处的建筑施工顺直度好,成型后的阴角、阳角处的饰面材料结合力稳定,结构不易被破坏,且本发明方法对阴角、阳角的施工步骤简单、易操作,设备投入消耗较小,能够产生较高的效率和效益,且施工质量和观感度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