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55355发布日期:2019-11-27 21:3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包括设于外墙体的保温层和设于保温层外侧的装饰层。目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以湿作业抹灰工艺为主,即将保温层或装饰层通过传统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等粘贴上墙,该种作业方式使得外墙保温系统存在容易开裂、脱落、渗水或着火等质量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结构,可预先在工厂预制,省去现场在保温层表面增加装饰层的施工,但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仍是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等湿作业方式粘贴上墙,同时为防止脱落,辅以侧边锚固。因仍存在湿作业施工,所以该种作业方式也存在安全隐患,且侧边开槽锚固位置容易因吸水或长期冻融导致锚固失效。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作业方式,避免现场湿作业,确保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固定于基层墙体墙表面的保温层和设于所述保温层外表面的装饰板;还包括组合连接构件,所述组合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内端固插于所述基层墙体,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装饰板;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装饰板均为预制件。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锚固件和中间连接构件,所述锚固件的内端垂直固插于所述基层墙体,所述锚固件的外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构件的内端固接,所述中间连接构件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垂直于所述基层墙体设置。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断热桥作用的垫块和l形连接件,所述垫块外套于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所述l形连接件包括短连接板段和自所述短连接板段的一端折弯的长连接板段,所述短连接板段固套于所述锚固件,并压抵所述垫块,所述长连接板段的板面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长连接板段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中间连接构件还包括过渡连接板,所述长连接板段通过所述过渡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u形卡件和具有断热桥作用的连接条,所述u形卡件的底板部与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固接,所述连接条的内端卡嵌于所述u形卡件的两相对侧板部之间,且与所述u形卡件固接,所述连接条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角形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角形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基层墙体的墙表面平行,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构件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接;

所述组合连接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接,且与同一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接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断热桥作用的连接套筒和定位组件,所述连接套筒具有内螺纹,所述锚固件的外端部为与所述连接套筒配合的外螺纹部;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基层墙体在垂直于所述基层墙体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穿过其中部的与所述连接套筒螺纹配合的紧固元件与所述连接套筒固接;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连接板具有自其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所述凹部具有供所述紧固元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套筒通过所述紧固元件固接的状态下,所述紧固元件的头部位于所述凹部内且不突出于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所述装饰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贴合。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弹垫和限位螺母,所述弹垫外套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部,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部螺纹配合,且所述弹垫挤压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外端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内端之间。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断热桥作用的分隔块、具有内螺纹的第一套筒和具有内螺纹的第二套筒;所述锚固件的外端部为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部;所述分隔块外套于所述锚固件的外螺纹部且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u形槽件,所述u形槽件的两相对侧壁向外翻折形成翻折边,两所述翻折边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锚固件的外螺纹部穿过所述u形槽件的底壁,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位于所述u形槽件的底壁的两侧,且均与所述锚固件的外螺纹部螺纹连接,以限定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锚固件的相对位置;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翻折边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翻折边与所述装饰板贴合,所述装饰板与所述u形槽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填充发泡胶。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连接部件的四个角部分别用于与四个所述装饰板的角部固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组合连接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配合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呈列排布,相邻两列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位置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装饰板背面与所述连接部件固接的部位固接有加强片。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装饰板的背面固接有背肋,所述背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背肋具有朝向所述基层墙体的通槽;

位于下层的所述装饰板与其相邻的位于上层的所述装饰板的之间通过插接于两者的背肋的插接连接片连接,所述插接连接片还通过锚栓与所述基层墙体固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两者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保温层靠近所述基层墙体设置,所述第一保温层为b1级有机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所述第二保温层为a级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所述基层墙体的外表面还固接有多个固定钉,所述固定钉包括固定片和垂直固接于所述固定片的钉部,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表面固定,所述钉部插入所述保温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根据预先制成的装饰板排版图确定基层墙体上用于安装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部位;

s20、在各所述安装部位固定插装所述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且使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基层墙体墙表面相垂直,将所述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外端;将预制好的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固定连接;

s30、将预制好的装饰板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并用密封胶封堵相邻两所述装饰板之间的分格缝隙。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锚固件和中间连接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断热桥作用的垫块和l形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角形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角形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所述锚固件的内端固插在所述安装部位,且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垂直,所述锚固件突出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端具有外螺纹;将所述垫块套设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并与所述基层墙体粘接固定,将所述l形连接件的短连接板段穿套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并通过与所述锚固件螺接的紧固螺母将所述短连接板段压抵于所述垫块,其中,所述l形连接件的长连接板段的板面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长连接板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层墙体垂直设置;

s22、使所述角形部件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基层墙体墙表面平行;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长连接板段固定连接;

在所述角形部件与所述l形连接件固接之前或者之后,安装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通过粘接和/或锚固方式固定;

所述步骤s30中,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圆孔;

所述步骤s21中,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将所述长连接板段与所述过渡连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

所述步骤s22中,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将所述过渡连接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锚固件和中间连接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u形卡件和具有断热桥作用的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角形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角形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所述锚固件的内端固插于所述安装部位,且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垂直,所述锚固件突出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端具有外螺纹;将所述u形卡件穿套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并通过与所述锚固件螺接的紧固螺母将所述u形卡件的底板部压抵于所述基层墙体;

将所述连接条的一端卡嵌于所述u形卡件的两相对侧板部之间,并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将所述连接条与所述u形卡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垂直于所述基层墙体设置;

s22、使所述角形部件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基层墙体墙表面平行;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所述角形部件与所述l形连接件固接之前或者之后,安装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通过粘接和/或锚固方式固定;

所述步骤s30中,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锚固件和中间连接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基层墙体在垂直于所述基层墙体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

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所述锚固件的内端固插于所述安装部位,且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垂直,所述锚固件突出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端具有外螺纹;通过与所述锚固件外端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母限定所述锚固件与所述基层墙体的相对位置;

将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螺接配合,并通过所述定位组件限制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基层墙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s22、将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通过粘接和/或锚固方式固定;

s23、将具有外螺纹的紧固元件穿过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所述连接套筒螺接固定,使所述连接板压抵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

所述步骤s30中,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连接板固接。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锚固件和中间连接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断热桥作用的分隔块、具有内螺纹的第一套筒和具有内螺纹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u形槽件,所述u形槽件的两相对侧壁向外翻折形成翻折边,两所述翻折边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锚固件的内端固插于所述安装部位,且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垂直,所述锚固件突出于所述基层墙体的外端具有外螺纹;将所述分隔块套设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并与所述基层墙体粘接固定,将所述第一套筒、所述u形槽件和所述第二套筒依次穿套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使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与所述u形槽件的底壁抵接,其中,所述u形槽件的开口朝外;还在所述u形槽件的空腔内填充发泡胶;

将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通过粘接和/或锚固方式固定;

所述步骤s30中,所述装饰板通过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件固接。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装饰板背面与所述连接部件固接的位置固装加强片,安装所述装饰板时,先将所述加强片与所述连接部件粘接定位,使所述装饰板的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孔对齐,再钉入所述紧固部件固定所述装饰板,并使所述紧固部件的头部不高于所述装饰板外表面设置;

在所述装饰板的连接孔部位粘接固定装饰块,以覆盖所述紧固部件的头部,并使所述装饰块与所述装饰板的外表面平齐设置,所述装饰块与所述装饰板为同一材质。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安装所述装饰板前,在所述装饰板的背面粘接固定背肋,所述背肋具有朝向所述基层墙体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设置;

固定好第一个装饰板后,在第一个装饰板的背肋插入插接连接片,并用锚栓将所述插接连接片与所述基层墙体锚固,在第一个装饰板上方安装第二个装饰板时,使所述插接连接片插入第二个装饰板的背肋的通槽。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步骤s22中,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固定连接后,还在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组合连接构件之间的缝隙处填充发泡胶。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所述锚固件具体为带外螺纹的棒状件;

所述步骤s10中,在确定好的所述安装部位开设预定深度和预设直径的安装孔;

所述步骤s21中,在所述安装孔内灌入胶粘剂后再将所述锚固件的内端插入所述安装孔内。

如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步骤s20中,安装所述保温层之前,还在所述基层墙体上固接有多个固定钉,所述固定钉的钉部垂直于所述基层墙体设置,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墙体固接时,所述钉部插入所述保温层内。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保温层和装饰板均为预制件,即预先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制成,还设有组合连接构件,施工时,将组合连接构件固插于基层墙体,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固接,装饰板与组合连接构件固接从而与基层墙体固定,装饰板的受力通过组合连接构件传递至基层墙体,实现了单独受力,与保温层无关,同时摒弃了侧面锚固的常规思维,通过在基层外墙正面开孔安装装饰板的方式,确保了装饰板受力的持久性和整个系统的耐久性;这样的结构设计及相应的施工方法,能够完全规避现场湿作业施工,实现保温系统的装配化作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第一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一个第一连接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正视图;

图4a-图4e分别示出了图1中组合连接构件的锚固件、垫块、l形连接件、过渡连接板及角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第二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侧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俯视图;

图7a-图7d分别示出了图5中组合连接构件的锚固件、u形卡件、连接条和角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e为u形卡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f为u形卡件与基层墙体连接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第三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侧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正视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示出了图8中组合连接构件的锚固件和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c和图11d分别示出了图8中组合连接构件的连接板的剖面示意图和正视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装饰板的背面视图和侧视图;

图13至图15分别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背肋、插接连接片和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提供第四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正视图;

图18a和图18b分别示出了图16中组合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件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基层墙体10,保温层20,装饰板30,加强片31,装饰块32;

第一锚固件41,垫块42,l形连接件43,短连接板段431,长连接板段432,过渡连接板44,第一角形部件45,第一连接板451,第二连接板452;

第二锚固件51,u形卡件52,底板部521,连接孔5211,侧板部522,连接条53,第二角形部件54,第一连接板部541,第二连接板部542,固接板55;

第三锚固件61,连接套筒62,连接板63,凹部631,紧固元件64,限位螺母651,弹垫652,紧固螺母66;

背肋71,插接连接片72,锚栓73;

自攻螺钉80,沉头螺钉81,粘接胶91,螺栓螺母92;

第四锚固件101,分隔块102,第一套筒103,第二套筒104,u形槽件105,底壁151,侧壁152,翻折边153,聚氨酯发泡胶1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固定于基层墙体墙表面的保温层和设于保温层外表面的装饰板;还包括组合连接构件,组合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的内端固插于基层墙体,外端与第二连接组件固接,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固定装饰板;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固定连接;其中,保温层和装饰板均为预制件,也就是说,保温层和装饰板均预先在加工工厂中制成。

需要指出的是,保温层包括多个预制保温块,保温块的大小根据实际需求来定,装饰板也包括多个预制装饰板块。

相应地,该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根据预先制成的装饰板排版图确定基层墙体上用于安装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部位。

通常,安装于同一面建筑外墙的装饰板的大小尽可能一致,且各装饰板成行成列对齐排布,以方便装配;在保温系统安装前,需要根据预制的装饰板大小及基层墙体墙面来设计装饰板排版图,根据该图确定装饰板的固定点,以方便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

s20、在各安装部位固定插装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且使各第一连接组件与基层墙体墙表面相垂直,将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固接在第一连接组件的外端;将预制好的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固定连接。

s30、将预制好的装饰板与第二连接组件固定,并用密封胶封堵相邻两装饰板之间的分隔缝隙。

可以理解,组合连接构件在基层墙体上的排布与前述步骤s10中的装饰板排版图相关,以使得组合连接构件与基层墙体固定,且保温层与基层墙体粘接固定后,组合连接构件的外端还能够与装饰板固接。

如上,该系统及施工方法将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固定连接,装饰板与各组合连接构件的外端固接,组合连接构件的内端固插于基层墙体,装饰板的受力通过组合连接构件传递至基层墙体,实现了单独受力,与保温层无关,同时摒弃了侧面锚固的常规思维,通过在基层外墙正面开孔安装装饰板的方式,确保了装饰板受力的持久性和整个系统的耐久性,其中,保温层和装饰板均为预制件,可以完全规避现场湿作业施工,实现保温系统的装配化作业,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三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一并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4e,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第一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一个第一连接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正视图;图4a-图4e分别示出了图1中组合连接构件的锚固件、垫块、l形连接件、过渡连接板及角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锚固件41和中间连接构件,其中,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断热桥作用的垫块42、l形连接件43和过渡连接板44。

垫块42具体可以选用防腐木头制成,或者也可用其他具有断热桥作用的材料制成。

l形连接件43包括相对较短的短连接板段431和相对较长的长连接板段432,两者的一端固接,大致垂直设置,实际应用中,l形连接件43可以由一板状件折弯形成。

实际设置时,过渡连接板44为长条板状件,其宽度可以与l形连接件43的长连接板段432的宽度大体一致,长度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定。

为保证组合连接构件的强度和可靠性,实际应用中,l形连接件43具体可选用热镀锌材质制成。

该实施例中,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角形部件45和紧固部件;具体地,第一角形部件45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451和第二连接板452。

在组合连接构件的具体结构如上的基础上,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预先制成的装饰板排版图确定基层墙体10上用于安装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部位。

该实施例中,第一锚固件41具体为具有外螺纹的棒状件,材质可选用不锈钢,以确保连接可靠性。

确定好基层墙体10上的安装部位后,在安装部位开设预定深度和预设直径的安装孔,比如,安装孔的孔径可以在8mm~12mm,安装孔的深度≥30mm,优选为50mm。

打好安装孔后,将安装孔清理干净,在先安装孔内灌入胶粘剂后,再将第一锚固件41的一端垂直插入安装孔内以与基层墙体10固定,第一锚固件41的另一端突出于基层墙体10,以便与中间连接构件固接。

其中,第一锚固件41的长度和直径相应设置。

具体地,灌入安装孔内的胶粘剂可选用结构胶或云石胶或粘钢胶。

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第一锚固件41插入安装孔的部分也可以不设置螺纹结构,即为光杆结构,只第一锚固件41突出于基层墙体10的外端设置外螺纹结构,以方便与中间连接构件的固接。

固定好第一锚固件41后,将垫块42套设于第一锚固件41的外端,并使其与基层墙体10粘接固定,具体可预先在垫块42朝向基层墙体10的一面涂抹粘胶剂,或者直接在基层墙体10上的对应位置涂抹粘胶剂。粘胶剂具体可选用粘钢胶或云石胶等。

显然,垫块42预先开设有与第一锚固件41配合的通孔,垫块42的厚度具体可以在30mm~50mm之间选取。

固定好垫块42后,将l形连接件43的短连接板段431穿套于第一锚固件41的外端,并通过与第一锚固件41螺接配合的紧固螺母将短连接板段431压抵于垫块42,从而限定l形连接件43的位置;安装时,使l形连接件43的长连接板段432的板面与竖直方向平行,其长度方向与基层墙体10垂直设置。

接着,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将过渡连接板44的一端长连接板段432的外端固定连接,过渡连接板44的长度方向也与基层墙体10垂直设置。

显然,l形连接件43的短连接板段431具有与第一锚固件41配合的连接孔,过渡连接板44和长连接板段432具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

固定好过渡连接板44后,可以先安装保温层20,再将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一角形部件45与过渡连接板44固接,也可先将第一角形部件45与过渡连接板44固接后,再安装保温层20。

其中,安装后,第一角形部件45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可以理解,安装保温层20时,保温层20可以根据各独立预制件的大小位于固定好的第一连接组件之间,也可视情况而定穿套在第一连接组件上,通常而言因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设置,保温层20不容易穿套在第一连接组件上,优选位于第一连接组件之间,可以与第一连接组件相抵。

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施工便易性和保温层20的设计厚度,选择先安装保温层20,还是先固定第一角形部件45。

在安装保温层20时,保温层20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与基层墙体10固定,也可以通过锚栓等锚固件与基层墙体10锚固,还可以既粘接又锚固的方式与基层墙体10固接;具体地,选用粘接方式时,先在保温层20的背面涂抹胶粘剂,比如聚氨酯胶,将保温层20压抵在基层墙体10上,使两者粘接固定。

具体的方案中,在保温层20的背面以w形状涂抹胶粘剂,当然也可以其他方式涂胶,只要能够确保保温层20与基层墙体10粘接的可靠性即可。

优选的方案中,还在保温层20与第一连接组件之间的缝隙填充发泡胶,比如聚氨酯发泡胶。

在固接第一角形部件45与过渡连接板44时,将第一角形部件45竖向布置,使其第一连接板451与过渡连接板44贴合,两者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固定,第二连接板452与基层墙体10相平行设置。

安装好保温层20和固接好第一角形部件45后,通过紧固部件将装饰板30与第一角形部件45的第二连接板452固定连接。

具体地,固定装饰板30与第二连接板452的紧固部件可选用自攻螺钉80,比如法兰自攻西德钉。

图示示例中,自攻螺钉80的钉帽凸出于装饰板30的外表面,此种方式施工成本低;具体地,自攻螺钉80钉入后,在其钉帽处可以用塑料帽覆盖或者用经防锈处理后的金属帽覆盖,塑料帽或金属帽的颜色与装饰板30外表面颜色一致,当然也可选用粘钢胶或与云石胶或双组份聚氨酯胶将自攻螺钉80的钉帽粘贴覆盖。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自攻螺钉80的钉帽也可嵌入装饰板30内,即钉帽不凸出于装饰板30的外表面。

固定装饰板30时,在相邻两装饰板30之间填充密封胶。

具体的方案中,过渡连接板44与l形连接件43的长连接板段432配合的连接孔以及与第一角形部件45的第一连接板451配合的连接孔均设为长圆孔形式,显然,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基层墙体10的方向延伸,这样,方便调节过渡连接板44在垂直于基层墙体10方向的位置。

上述第一角形部件45实际中可选用角钢,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在实际应用时,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角形部件45可同时匹配多个第一连接组件。

也就是说,组合连接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和多个第二连接组件,结合图3,实际设置时,各第一角形部件45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与同一第一角形部件45固接的多个第一连接组件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

相邻第一角形部件45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根据需要来设置,及竖向上相邻两第一连接组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装饰板30的固定需求来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若保温层20的设计厚度相对较小时,第一连接组件也可以不设置过渡连接板44,l形连接件43的长连接板段432可以相对较长设计,长连接板段432直接与第一角形部件45的第一连接板451固接。

实施例2

请参考图5至图7d,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第二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侧视图;图6为图5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俯视图;图7a-图7d分别示出了图5中组合连接构件的锚固件、u形卡件、连接条和角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锚固件51和中间连接构件,其中,中间连接构件包括u形卡件52和具有断热桥作用的连接条53。

连接条53可选用防火防腐木头制成,具体可选用落叶松或性能优于落叶松的木头,经防火防腐处理后制成,或者也可用其他具有断热桥作用的材料制成。在连接条53选用防火防腐木头制成时,为保证强度还可以在木头条外包裹钢结构,形成钢包木的形式。

u形卡件52包括底板部521和两相对的侧板部522,形成u形卡槽,与连接条53相配合,使得连接条53能够卡嵌于u形卡件52内。

为保证组合连接构件的强度和可靠性,实际应用中,u形卡件可以选用不锈钢制成或者经防锈处理的金属片制成。

该实施例中,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角形部件54和紧固部件;具体地,第二角形部件5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部541和第二连接板部542。

在组合连接构件的具体结构如上的基础上,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预先制成的装饰板排版图确定基层墙体10上用于安装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部位。

图示方案中,第二锚固件51具体为锚栓,实际中可以选用化学锚栓或者膨胀锚栓。

确定好基层墙体10上的安装部位后,可直接将锚栓锚入基层墙体10,使锚栓与基层墙体10垂直设置,锚入深度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当然,第二锚固件51也可选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带外螺纹的棒状件,此时,第二锚固件51与基层墙体10的固插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一致,不再赘述。

固定好第二锚固件51后,第二锚固件51突出于基层墙体10的外端具有外螺纹,将u形卡件52的底板部521穿套在第二锚固件51的外端,并通过与第二锚固件51螺接的紧固螺母将u形卡件52的底板部521压抵在基层墙体10上,以固定u形卡件52。

显然,u形卡件52的底板部521具有与第二锚固件51配合的连接孔。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示例中,为确保u形卡件52与基层墙体10固接的牢固性,即每个u形卡件52对应两个第二锚固件51,即基层墙体10的每个安装部位设有两个第二锚固件51,u形卡件52还可以设为图7e所示的结构,u形卡件52的底板部521具有两个分别与两第二锚固件51配合的连接孔5211。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构件还包括固接板55,u形卡件52通过固接板55与基层墙体10固定,如图7f所示,u形卡件52与固接板55固定为一体,固接板55上设有两个连接孔,固定板55通过两个第二锚固件51与基层墙体10固接,该两个连接孔位于u形卡件52的两侧。其中,u形卡件52与固接板55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也可相对独立加工后,再通焊接等方式固接为一体。该种方式也能够保证u形卡件52与基层墙体10固接的牢固性。

固定好u形卡件52后,将连接条53的一端卡嵌于u形卡件52的两相对侧板部522之间,通过配套的螺栓螺母92将连接条53与u形卡件52固定连接。

具体地,u形卡件52的两侧板部522具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侧板部522的连接孔、连接条及另一个侧板部522的连接孔后与螺母旋紧固定。

如图5所示,实际设置时,使得u形卡件52的两侧板部522的板面与水平面平行。

具体应用时,u形卡件52的长度为50mm~200mm,宽度为40~60mm,厚度为40~60mm,其各板部的厚度可以为1.5mm~3mm。

固定好连接条53后,可以先安装保温层20,再将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角形部件54与连接条53固接,也可先将第二角形部件54与连接条53固接后,再安装保温层20。

其中,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类似,安装后,第二角形部件54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施工便易性和保温层20的设计厚度,选择先安装保温层20,还是先固定第二角形部件54。

其中,安装保温层20的具体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重复;图5和图6中示例性地标示了涂抹于保温层20背面的粘接胶91。

在固接第二角形部件54与连接条53时,将第二角形部件54竖向布置,其第一连接板部541和第二连接板部542分别与连接条53的一个侧面和外端面抵接,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板部541和连接条53通过贯穿两者的螺栓和与其配合的螺母固接。

安装好保温层20和固接好第二角形部件54后,通过紧固部件将装饰板30与第二角形部件54的第二连接板部542固定连接。

该紧固部件也可选用自攻螺钉80,当自攻螺钉80的钉帽凸出于装饰板30的外表面时,后续对自攻螺钉80的钉帽可做如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处理,不再重复。

所有装饰板30固定好后,在相邻装饰板30之间填充密封胶。

上述第二角形部件54实际中可选用角钢,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在实际应用时,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角形部件45可同时匹配多个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此处也不再赘述。

具体的方案中,第一角形部件45和第二角形部件54的单根长度可为2~3m,优选不超过3m,相邻两角形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

具体的方案中,装饰板30的长度尺寸宜为900mm~1200mm,不宜超过1200mm,宽度尺寸宜为600mm,厚度8mm~12mm。自攻螺钉80之间的间距宜为150~300mm,不宜超过300mm。

当然,上述各参数在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

实施例3

请参考图8至图15,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第三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侧视图;图9为图8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俯视图;图10为图8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正视图;图11a和图11b分别示出了图8中组合连接构件的锚固件和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1c和图11d分别示出了图8中组合连接构件的连接板的剖面示意图和正视图;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装饰板的背面视图和侧视图;图13至图15分别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背肋、插接连接片和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三锚固件61和中间连接构件,其中,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62和定位组件,第三锚固件61固插于基层墙体10后,其突出于基层墙体10的外端部为与连接套筒62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部,定位组件用于限定连接套筒62与基层墙体10在垂直于基层墙体10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其中,连接套筒62具有断热桥作用,具体可选用工程塑料制成。

该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限位螺母651和弹垫652,其中,限位螺母651与第三锚固件61的外端部螺纹配合,应用时,先将限位螺母651套设于第三锚固件61的外端部,再套上弹垫652,最后使第三锚固件61的外端部旋入连接套筒62,装配好后,限位螺母651和连接套筒62将弹垫652挤压在两者中间,防止连接套筒62移位。

该实施例中,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紧固元件64和紧固部件,其中,连接部件具体为板状结构的连接板63,紧固元件64用于固定连接连接板63和连接套筒62。

为保证组合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实际应用中,连接板63可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在组合连接构件的具体结构如上的基础上,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预先制成的装饰板排版图确定基层墙体10上用于安装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部位。

图示方案中,第三锚固件61具体为具有外螺纹的棒状件,材质可选用不锈钢,以确保连接可靠性。

此时,第三锚固件61的安装方式如前述第一实施例所示,先在安装部位打孔并清理,再灌胶,最后将第三锚固件61的一端插入安装孔内。

该方案中,第三锚固件61的一端插入基层墙体10的安装孔后,通过与其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母66来限定第三锚固件61的轴向位置,紧固螺母66与第三锚固件61旋紧并与基层墙体10抵接。

固定好第三锚固件61后,将限位螺母651和弹垫652依次套入第三锚固件61的外端,再将连接套筒62旋套于第三锚固件61,确定好几者的相对位置,限位螺母651和连接套筒62将弹垫651挤压于其间。

固定好连接套筒62后,安装保温层20,保温层20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与基层墙体10固定,也可以通过锚栓等锚固件与基层墙体10锚固,还可以既粘接又锚固的方式与基层墙体10固接。

若采用粘接方式,在保温层20的背面涂抹粘接胶91,粘接胶91可以以w形状涂抹在保温层20的背面。

优选的方案中,也在基层墙体10与第一连接组件之间的缝隙处填充聚氨酯发泡胶等。

固定好保温层20后,用具有外螺纹的紧固元件64将连接板63与连接套筒62固接,具体地,紧固元件64穿过连接板63的中部后旋入连接套筒62,与连接套筒62螺纹连接固定。可以理解,固定后,连接板63抵接在保温层20的外表面。

固定好连接板63后,用紧固部件将装饰板30与连接板63固定连接,该紧固部件可以选用沉头螺钉81等紧固件。

该实施例中,连接板63具体呈方形结构,其四个角部均开设有用于与装饰板30固接的连接孔,装饰板30的四个角部分别与四个连接板63的对应角部固接,也即一个连接板63的四个角部分别与四个装饰板30的对应角部固接,可参考图10理解。

与前述两个实施例不同,该实施例中,组合连接构件的一个第一连接组件对应一个第二连接组件,组合连接构件成行成列对应排布。

具体的方案中,连接板63的中部自其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部631,在紧固元件64固接连接板63和连接套筒62的状态下,紧固元件64的头部位于凹部631内,且不突出于连接板63的外表面,如图9所示,以免影响装饰板30的平整度,使得装饰板30安装后,与连接板63的外表面能够贴合。

具体应用例中,连接板63优选不锈钢材质制成,边长尺寸优选200mm,厚度为3~5mm,凹部631大体呈弧形凹部,直径不小于30mm设置,凹部631深度不小于10mm。

如图10所示,该方案中,装饰板30仅四个角部固定,为提高稳固性,可在装饰板30背面与连接板63固接的部位固设加强片31,具体地,加强片31的长宽尺寸不宜小于100mm,厚度为1~3mm。

具体地,装饰板30角部的连接孔的开孔部位优选在其边角100mm*100mm范围的中心处,孔径不大于50mm,不小于20mm,以30mm为宜。开孔部位的孔料可保留作为装饰块32,后续沉头螺钉81将装饰板30固定后,可将装饰块32粘接固定于装饰板30的连接孔处,以封堵沉头螺钉81,同时确保装饰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因装饰板30仅四个角部固定,所以通常而言,装饰板30不宜装饰板30不宜过大设置,优选尺寸为600mm*600mm,单个装饰板30的长度不宜超过1200mm。

但是,当装饰板30超过该优选尺寸时,仍可利用该实施例提供的组合连接构件来将安装保温层20和装饰板30。此时,可在装饰板30背面固设背肋71,背肋71具有朝向基层墙体10的通槽,安装后,背肋71的通槽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上下两层相邻的装饰板30之间可通过插接于两者背肋71的插接连接片72来连接,同时该插接连接片72通过锚栓73与基层墙体10锚固,如此可提高装饰板30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显然,上下相邻两个装饰板30背面的背肋71在一条直线上,安装完下层装饰板30后,在其背肋71中插入插接连接片72,同时在插接连接片72的开孔处插入锚栓73,将锚栓73与基层墙体10锚固。

其中,背肋71可预先粘贴固定在装饰板30背面,也可在施工现场再用粘钢胶或云石胶粘贴固定。

背肋71不宜超出装饰板30的边缘,一个装饰板30后固定的背肋71的数目可根据需要来定。

实施例4

请参考图16至图18b,图16为本发明所提供第四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俯视图;图17为图16所示外墙保温系统的正视图;图18a和图18b分别示出了图16中组合连接构件的连接部件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四锚固件101和中间连接构件,其中,中间连接构件包括分隔块102、具有内螺纹的第一套筒103和具有内螺纹的第二套筒104,第四锚固件101固插于基层墙体10后,其突出于基层墙体10的外端部为与第一套筒103、第二套筒104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部。

分隔块102具有断热桥作用,具体可选用防火防腐木头制成,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使第一套筒103和第二套筒104具有断热桥作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该实施例中,组合连接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紧固部件,其中,连接部件具体为带翻折边153的u形槽件105,具体地,u形槽件105包括底壁151和相对设置的两侧壁152,两侧壁152向外翻折形成翻折边153,两个翻折边153处于同一平面,与底壁151相平行。

应用时,第四锚固件101穿过u形槽件105的底壁151,第一套筒103和第二套筒104分设于底壁151的两侧,且分别与第四锚固件101的外螺纹部螺接,两者均与底壁151抵接,可限定u形槽件105与第四锚固件101的相对位置。

在组合连接构件的具体结构如上的基础上,该实施例中,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预先制成的装饰板排版图确定基层墙体10上用于安装组合连接构件的安装部位。

图示方案中,第四锚固件101具体为锚栓,可选用膨胀锚栓。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第四锚固件101也可选用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待外螺纹的棒状件,具体安装方式与前述一致,不再赘述。

固定好第四锚固件101后,将分隔块102穿套在第四锚固件101的外端,并使其与基层墙体10粘接固定,具体地,可以在第四锚固件101上配合设置紧固螺母,通过紧固螺母将分隔块102压抵于基层墙体10,确保其固定可靠性。

固定好分隔块102后,将第一套筒103、u形槽件105和第二套筒104依次穿套于第四锚固件101的外端部,确定好u形槽件105与基层墙体10的距离,使第一套筒103和第二套筒104将u形槽件105与第四锚固件101的位置相对固定,具体地,还可以在第二套筒104与u形槽件105的底壁151之间设置弹性垫片。

具体地,可以在u形槽件105与第四锚固件101固定后,在其u形空间内填充聚氨酯发泡胶106,也可填充其他发泡胶。

其中,u形槽件105的u形开口朝外,两个翻折边153与基层墙体10相平行,用于与装饰板30固接。

实际施工时,可以在固定好u形槽件105后,安装保温层20,也可以在分隔块102固定好后就安装保温层20,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保温层20的安装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类似,不再重复。

保温层20和u形槽件105均固定好后,用紧固部件将装饰板30与u形槽件105的翻折边153固定连接;紧固部件具体可以选用自攻螺钉80等紧固件。

该实施例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类似,每个u形槽件105的四个角部分别与四个装饰板30的对应角部固接,每个装饰板30的四个角度分别与四个u形槽件105固接,可参考图17理解。

也就是说,该实施例中,组合连接构件的一个第一连接组件对应一个第二连接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u形槽件105固接的可靠性,一个第一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两个第一锚固件101、两个分隔块102、两个第一套筒103和两个第二套筒104,使得一个u形槽件105与基层墙体10有两个固接点。

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类似,该方案中,装饰板30仅四个角部固定,所以在实际应用时,也可在其背面与连接部件固接的部位设置加强片等结构,当装饰板30尺寸较大时,也采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背肋和插接连接片的形式来提高牢固性,此处不再重复。

上述各实施例中,保温层20的材质和厚度应当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要求,既可以是燃烧等级为b1级有机保温材料(如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等),又可以是燃烧等级为a级的保温材料(如岩棉板、玻璃棉板等)。

保温层20可以为一层设计,也可以为两层设计,当保温层20设为两层时,先安装第一个保温层,安装方式与前述类似,安装好后,在第一个保温层的外表面或第二个保温层的背面涂抹粘胶剂,将两个保温层粘接固定;当然,也可事先将两层保温层20先用粘胶剂粘接固定后,再安装。

当保温层20设计为两层时,靠近基层墙体10的保温层可选用b1级有机保温材料制成,靠近装饰板30的保温层可选用a级保温材料制成。

上述各实施例中,装饰板30可以由无机非金属材料衬板及装饰材料组成,衬板优选硅酸钙板、水泥纤维板;装饰材料为涂料和饰面砂浆,所述涂料包括平涂、仿铝塑板效果的氟碳漆、真石漆、仿石涂料等。

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安装保温层20前,还在基层墙体10上固接多个固定钉,固定钉包括固定片和垂直固接于固定片的钉部,安装时,将固定钉的固定片与基层墙体10固接,可采用热熔胶固定,这样,其钉部与基层墙体10垂直,之后再安装保温层20,固定钉的钉部可插入保温层20内,如此,保温层20与基层墙体10固定后,还相当于挂接在钉部,可确保保温层20与基层墙体10固接的可靠性,防止保温层20移位。

具体地,固定钉的结构类似于岩棉钉;布置时,固定钉的数目及排布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比如每平方米的固定钉不少于6个。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