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廊架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02717发布日期:2020-01-03 13:12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廊架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廊架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廊架以防腐木材、竹材、石材、金属、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材料凝合而成;廊架是供游人休息、景观点缀之用的建筑体,与自然生态环境搭配非常和谐。

授权公告号cn20763380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廊架,其主要的技术方案是廊架的立柱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储藏槽,第一储藏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的第一座椅,第一座椅可以折叠,该廊架的座椅使用时干净整洁,无需过多的打扫,缺点是,该廊架的座椅由于空间受限,放置的座椅少,座椅不能在整个廊架内移动,游客不能将座椅聚集到一起,廊架固定,不能随着周围的环境气候变化移动位置,廊架的长度固定,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需要改变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廊架内座椅不能移动,廊架不能移动,廊架长度固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廊架及其组装方法,便于廊架内的座椅移动,方便廊架移动,廊架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改变长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移动廊架,包括底板、立柱、凳子和顶层结构;

所述底板是水平设置的板体,底板的前、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上方开口的空腔箱体;

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在底板上前、后边缘位置均匀分布成两排,两排立柱相互对应,两排立柱上方固定连接顶层结构;

所述底板上活动连接多个凳子;

所述凳子由顶板、支撑腿和凸起组成,所述顶板是水平设置的板体,顶板下方固定连接多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下部分延伸形成“⊥”形的凸起;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凸起相匹配的截面为“⊥”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卡入凸起;

每个所述滑槽的右端固定有挡块,挡块是与滑槽相匹配的截面为“⊥”形的块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边缘处延伸有悬空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贯穿孔,所述螺纹贯穿孔内穿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下方固定有轮子,所述轮子的高度小于支撑板悬空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轮子相对应,支撑板与轮子的数量均至少4个。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数量至少6个。

进一步地,所述顶层结构包括两个横梁和多个连杆,两个横梁分别固定在两排立柱的上方,两个横梁上方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长方形槽,每个连杆固定在相对应的长方形槽内连接两个横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可移动廊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尺寸要求,将空腔箱体和支撑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同时将挡块固定在底板上滑槽的右端;

b:将a步骤连接后的底板水平放置于地面上;

c:手持一体式设置的轮子和螺栓,将螺栓头部由下而上插入底板边缘处支撑板上的螺纹贯穿孔并转动;

d:采用c步骤将剩余一体式设置的轮子和螺栓装配到底板上,完成廊架底层的组装;

e:将多个立柱逐一安装到底板上,安装到位后,立柱呈前后两排分布整齐;

f:在e步骤安装的两排立柱上分别固定横梁;

g:将多个连杆分别对应放入横梁的长方形槽内,固定横梁和连杆,完成廊架顶层的组装;

h:安装凳子: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凳子,然后将凳子支撑腿上的凸起从左至右滑入至底板上的滑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凳子上的凸起卡入滑槽内,当推动凳子时,凳子在滑槽内移动,当游客需要聚集在一起或者分散时,只需要移动凳子在滑槽内移动,方便游客在廊架内移动凳子;

2.旋动所述支撑板上的螺栓下移,螺栓上的轮子相应下移,当所有轮子下移到底板下方时,外力推动廊架,该轮子结构方便廊架任意移动,根据周围环境气候变化,可以将廊架移动到阳光照耀的范围或者是阴凉处;廊架位置合适时,旋动所述支撑板上的螺栓上移,螺栓上的轮子相应上移,当轮子上移到底板上方时,底板稳定放置,该廊架放置稳定;

3.所述空腔箱体内可以种植物,植物可以跟随廊架移动,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美化了环境,达到了立地成景的效果;

4.多个廊架可以相互拼接,前一个廊架的右端的挡块可以卡入后一个廊架的左端的滑槽内,相互拼接的廊架的数量不同,致使廊架的长度发生变化,廊架的长度变化可以适应于周围环境的变化,适用于游客人数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移动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可移动廊架的主视图;

图3是一种可移动廊架的俯视图;

图4是图2a-a剖视图;

图5是图2b-b剖视图;

图6是一种可移动廊架的凳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底板,2为立柱,3为凳子,4为顶层结构,10为空腔箱体,11为支撑板,12为滑槽,13为挡块,20为开口槽,30为顶板,31为支撑腿,32为凸起,40为横梁,41为连杆,110为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可移动廊架,包括底板1、立柱2、凳子3和顶层结构4。

所述底板1是水平设置的板体,底板1的前、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上方开口的空腔箱体10。

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立柱2,多个立柱2在底板1上前后边缘位置均匀分布成两排,两排立柱2相互对应,两排立柱2上方固定连接顶层结构4。

所述底板1上活动连接多个凳子3。

所述凳子3由顶板30、支撑腿31和凸起32组成,所述顶板30是水平设置的板体,顶板30下方固定连接多个支撑腿31,每个支撑腿31下部分延伸形成“⊥”形的凸起32。

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与凸起32相匹配的截面为“⊥”形的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卡入凸起32。

每个所述滑槽12的右端固定有挡块13,挡块13是与滑槽12相匹配的截面为“⊥”形的块体。

所述底板1的边缘处延伸有悬空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设置有螺纹贯穿孔,所述螺纹贯穿孔内穿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下方固定有轮子110,所述轮子110的高度小于支撑板11悬空高度。

所述支撑板11与轮子110相对应,支撑板11与轮子110的数量均至少4个。

所述立柱2的数量至少6个。

所述顶层结构4包括两个横梁40和多个连杆41,两个横梁40分别固定在两排立柱2的上方,两个横梁40上方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长方形槽,每个连杆41固定在相对应的长方形槽内连接两个横梁4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可移动廊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尺寸要求,将空腔箱体10和支撑板11与底板1固定连接,同时将挡块13固定在底板1上滑槽12的右端;

b:将a步骤连接后的底板1水平放置于地面上;

c:手持一体式设置的轮子110和螺栓,将螺栓头部由下而上插入底板1边缘处支撑板11上的螺纹贯穿孔并转动;

d:采用c步骤将剩余一体式设置的轮子110和螺栓装配到底板1上,完成廊架底层的组装;

e:将多个立柱2逐一安装到底板1上,安装到位后,立柱2呈前后两排分布整齐;

f:在e步骤安装的两排立柱2上分别固定横梁40;

g:将多个连杆41分别对应放入横梁40的长方形槽内,固定横梁40和连杆41,完成廊架顶层的组装;

h:安装凳子3: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凳子3,然后将凳子3支撑腿31上的凸起32从左至右滑入至底板1上的滑槽12。

由于凳子3上的凸起32卡入滑槽12内,当推动凳子3时,凳子3在滑槽12内移动,当游客需要聚集在一起或者分散时,只需要移动凳子3在滑槽12内移动,方便游客在廊架内移动凳子3。

旋动所述支撑板11上的螺栓下移,螺栓上的轮子110随之下移,当所有轮子110下移到底板1下方时,外力推动廊架,该轮子110结构方便廊架任意移动,根据周围环境气候变化,可以将廊架移动到阳光照耀的范围或者是阴凉处;廊架位置合适时,旋动所述支撑板11上的螺栓上移,螺栓上的轮子110随之上移,当轮子110上移到底板1上方时,底板1稳定放置于地面,保证廊架放置稳定。

所述空腔箱体10内可以种植物,植物可以跟随廊架移动。

多个廊架可以相互拼接,前一个廊架的右端的挡块13可以卡入后一个廊架的左端的滑槽12内,相互拼接的廊架的数量不同,致使廊架的长度发生变化,廊架的长度变化可以适应于周围环境的变化,适用于游客人数的变化。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上述描述内容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