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以及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540发布日期:2020-01-24 13:0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以及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以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清水混凝土是市面上新兴的建材,不仅可以用在室内、室外墙面的装饰,还可以用来打造建筑。

从常规浇筑混凝土来说,都必须是整块的大型模板固定后,再灌入混凝土,插入振动器振捣,拆模后再进行外模拼接,无法连续浇筑,单元模板接缝明显,无法实现幕墙式浇筑,也无法实现造型、飘窗、阳台、门窗套的一次性浇筑。该办法只能是结构混凝土适用,因为需要振动器,浇筑厚度往往在100mm厚以上,即便使用自流式混凝土,最薄处也需要50mm厚,无法实现装饰混凝土的精细化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以实现装饰混凝土在任意工作面的精细化施工,无明显接缝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地龙卧杆、竖向辅龙骨、横向主龙骨、紧固装置、垫板以及小模板,所述地龙卧杆与建筑基体墙面平行且间隔地铺设于地面,所述竖向辅龙骨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地龙卧杆且多根所述竖向辅龙骨平行间隔设置,各个所述竖向辅龙骨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垫板,各个所述竖向辅龙骨背离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与所述横向主龙骨连接,所述紧固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向主龙骨,另一端连接于建筑基体墙面,以将所述横向主龙骨固定于建筑基体墙面,所述小模板在所述垫板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紧贴所述垫板设置,所述小模板与建筑基体墙面之间构成用于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饰墙的浇筑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铺设于建筑基体墙面的墙面界面层,所述墙面界面层用于增加装饰墙与建筑基体墙面之间的粘接力。

优选地,所述墙面界面层由多个金属网片拼接构成,所述墙面界面层挂装于墙面的挂装点且与所述挂装点固连的金属压条将所述墙面界面层压紧于墙面。

优选地,所述小模板的两端分别搭接与两个所述竖向辅龙骨上。

优选地,所述小模板的宽度不超过150mm,所述小模板的长度为300mm~1200mm。

优选地,所述垫板的宽度不超过所述纵向辅龙骨的宽度。

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施工工艺,包括:

建筑基体测量步骤,根据建筑基体墙面平整垂直度测得一个平均基层值后,确定需要浇筑的混凝土装饰墙的厚度尺寸;

支撑系统搭建步骤,根据混凝土装饰墙的厚度尺寸搭建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

浇筑混凝土步骤,在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小模板与墙面间隙中浇筑混凝土至与小模板上端齐平,收平混凝土表面后,添加小模板继续浇筑,直至达到预设高度;

拆模步骤,整面装饰墙浇筑完成后,拆除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

后处理步骤,清洗墙面,并对装饰墙墙面进行罩面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建筑基体测量步骤与所述支撑系统搭建步骤之间还包括铺设墙面界面层步骤,所述铺设墙面界面层步骤在建筑基体墙面铺设墙面界面层以增加混凝土与墙面的结合牢固度。

优选地,若建筑基体墙面无保温层,则所述铺设墙面界面层步骤具体包括:

在建筑基体墙面上安装多个膨胀螺丝,多个膨胀螺丝在建筑基体墙面上矩阵分布;

将金属网片紧贴墙面挂装于各个所述膨胀螺丝,各个所述金属网片之间由金属丝绑定;

在金属网片外的各个所述膨胀螺丝上焊接金属压条将金属网片压紧于建筑基体墙面。

优选地,若建筑基体墙面有保温层,则所述铺设墙面界面层步骤具体包括:

将通丝螺杆一头穿过保温层植入建筑基体墙面内,另一头露在保温墙的外面,作为挂装金属网片的挂装点;

在保温层外的通丝螺杆上挂装金属网片,各个所述金属网片之间由金属丝绑定;

然后金属压条压在金属网片的表面与通丝螺杆焊接。

优选地,若建筑基体为钢结构型,则所述铺设墙面界面层步骤具体包括:

在建筑基体的钢龙骨上,焊制螺母,该螺母作为挂装金属网片的挂装点;

在螺母上挂装金属网片,各个所述金属网片之间由金属丝绑定;

然后金属压条压在金属网片的表面与螺母焊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系统搭建步骤具体包括:

沿建筑基体墙根设置地龙卧杆;

在建筑基体墙面上安装通丝螺杆,在通丝螺杆上装入横向主龙骨,并将横向主龙骨锁定;

沿地龙卧杆间隔安装竖向辅龙骨,并将竖向辅龙骨固定于地龙卧杆以及横向主龙骨,竖向辅龙骨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表面与地龙卧杆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齐平;

在竖向辅龙骨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固定垫板;

在小模板上涂覆脱模粉,然后将小模板固定于垫板。

优选地,在安装小模板之前,根据垂直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校准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

优选地,所述拆模步骤还包括:在装饰墙局部浇筑完成1~2天后,拆除该处小模板并在该处贴保护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该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地龙卧杆、竖向辅龙骨、横向主龙骨、紧固装置、垫板以及小模板,地龙卧杆与建筑基体墙面平行且间隔地铺设于地面,竖向辅龙骨的底端连接于地龙卧杆且多根竖向辅龙骨平行间隔设置,各个竖向辅龙骨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均设置有垫板,垫板的长度是根据想拆除多少小模板的总体高度而定的,各个竖向辅龙骨背离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与横向主龙骨连接,紧固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横向主龙骨,另一端连接于建筑基体墙面,以将横向主龙骨固定于建筑基体墙面,横向主龙骨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小模板在垫板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紧贴垫板设置,小模板的宽度不超过150mm,小模板长度是以支撑间距决定,即竖向辅龙骨的中心间距,小模板长度可以等于相邻竖向辅龙骨的中心间距,也可以是相邻竖向辅龙骨的中心间距的整倍数,小模板与建筑基体墙面之间构成用于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饰墙的浇筑间隙。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施工工艺,包括建筑基体测量步骤、支撑系统搭建步骤、浇筑混凝土步骤、拆模步骤以及后处理步骤;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可突破常规模板的笨重,简便、方便地实现装饰混凝土的精细化施工,在施工作业时,无须振动器参与,可把厚度降到20mm厚,实现超薄混凝土幕墙的施工;

2)可以连续浇筑,也可以一米一米的浇筑,而无接缝;

3)可以随意施工造型,门窗套、弧形挑台施工;

4)可以随意拆模;

5)生产效率极高,一天可以浇筑10米高或可轮番连续作业;

6)小模板由于模板小,最大宽度仅150mm,是小模板累加模式,所以施工质量极易把控;

7)施工精度高,小模板由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提供支撑,小模板稳定性好,不会出现跑模的问题;

8)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可以重复利用,没有易耗品;

9)不仅适合新建筑施工,也适合旧楼改造,使用本专利技术,在外墙和内墙浇筑20-25mm厚混凝土即可,既能起到加固包裹的作用,又能起到装饰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普通墙面布设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钢结构墙面布设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为地龙卧杆;2为小模板;3为横向主龙骨;4为通丝螺杆;5为竖向辅龙骨;6为垫板;7为墙面界面层;8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该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实现装饰混凝土在任意工作面的精细化施工,浇筑后无明显接缝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施工工艺。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普通墙面布设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该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地龙卧杆1、竖向辅龙骨5、横向主龙骨3、紧固装置、垫板6以及小模板2,地龙卧杆1与建筑基体墙面平行且间隔地铺设于地面,竖向辅龙骨5的底端连接于地龙卧杆1且多根竖向辅龙骨5平行间隔设置,各个竖向辅龙骨5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均设置有垫板6,垫板6的长度是根据想拆除多少小模板2的总体高度而定的,为了便于拆除小模板2,垫板6可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于竖向辅龙骨5,在需要拆除小模板2时,从一侧将垫板6敲掉即可使小模板2与竖向辅龙骨5之间出现间隙,从而便于小模板2的拆除,各个竖向辅龙骨5背离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与横向主龙骨3连接,紧固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横向主龙骨3,另一端连接于建筑基体墙面,以将横向主龙骨3固定于建筑基体墙面,横向主龙骨3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小模板2在垫板6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紧贴垫板6设置,小模板2的宽度不超过150mm,小模板2长度是以支撑间距决定,即竖向辅龙骨5的中心间距,小模板2长度可以等于相邻竖向辅龙骨5的中心间距,也可以是相邻竖向辅龙骨5的中心间距的整倍数,小模板2与建筑基体墙面之间构成用于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饰墙的浇筑间隙。

上述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立面施工,也可以应用于天花小模板2浇筑,横向设置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突破常规模板的笨重,简便、方便地实现装饰混凝土的精细化施工,在施工作业时,无须振动器参与,可把厚度降到20mm厚,实现超薄混凝土幕墙的施工;

2)可以连续浇筑,也可以一米一米的浇筑,而无接缝;

3)可以随意施工造型,门窗套、弧形挑台施工;

4)可以随意拆模;

5)生产效率极高,一天可以浇筑10米高或可轮番连续作业;

6)小模板2由于模板小,最大宽度仅150mm,是小模板2累加模式,所以施工质量极易把控;

7)施工精度高,小模板2由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提供支撑,小模板2稳定性好,不会出现跑模的问题;

8)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可以重复利用,没有易耗品;

9)不仅适合新建筑施工,也适合旧楼改造,使用本专利技术,在外墙和内墙浇筑20-25mm厚混凝土即可,既能起到加固包裹的作用,又能起到装饰作用。

作为优选地,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还包括铺设于建筑基体墙面的墙面界面层7,墙面界面层7用于增加装饰墙与建筑基体墙面之间的粘接力。具体地,上述墙面界面层7由多个金属网片拼接构成,墙面界面层7挂装于墙面的挂装点且与挂装点固连的金属压条将墙面界面层7压紧于墙面。当然,墙面界面层7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优选地,小模板2的两端分别搭接与两个竖向辅龙骨5上,小模板2的两端并不一定是搭接于相邻的两个竖向辅龙骨5上,在小模板2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小模板2可以跨过一个或多个竖向辅龙骨5设置。

小模板2的宽度是以混凝土厚度决定的,因为小模板2混凝土的浇制厚度为25mm~35mm,模板太宽会影响浇筑质量,所以,小模板2宽度的极限为150mm,小模板2长度由支撑间距决定,支撑间距指竖向辅龙骨5的中心间距,在本案中竖向辅龙骨5的中心间距为300mm,所以,小模板2的长度可配置为300mm、600mm、900mm、1200mm等。

作为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垫板6的宽度不超过纵向辅龙骨的宽度。

基于上述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2施工工艺,包括:

建筑基体测量步骤,根据建筑基体墙面平整垂直度测得一个平均基层值后,确定需要浇筑的混凝土装饰墙的厚度尺寸;

墙体基层须平整,垂直平整误差须在10mm以内,无明显孔洞。

支撑系统搭建步骤,根据混凝土装饰墙的厚度尺寸搭建如上述实施例的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

搭建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时,地龙卧杆1与墙面之间应当预留出放置垫板6、小模板2的间隙以及浇筑间隙,如果有墙面界面层7的话,还需要留出墙面界面层7的厚度,如图1所示,地龙卧杆1与墙面间隙等于墙面界面层7厚度a、装饰墙厚度b、小模板2厚度c以及垫板6厚度d之和,装饰墙厚度b一般室内为25mm厚左右,外墙30mm~35mm厚,小模板2厚度c一般为15~18mm,由细木工板或实木板制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小模板2由大芯板制成,根据设计要求,可在大芯板表面压贴3mm木纹饰面板,当然其他硬木或杂木都可以配置小模板2,以设计确定形式为准。

浇筑混凝土步骤,在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的小模板2与墙面间隙中浇筑混凝土至与小模板2上端齐平,收平混凝土表面后,添加小模板2继续浇筑,直至达到预设高度;

在浇筑混凝土时,逐层浇筑,下层浇筑完成后,在下层小模板2上添加另一块小模板2,继续浇筑,依次类推,直到浇筑完成。

拆模步骤,整面装饰墙浇筑完成后,拆除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

拆模可以为局部拆模,即如果工程量较大,可以先拆除局部小模板2,并对拆除小模板2的局部进行覆膜保护,避免上层泥浆污染,保留整体支撑系统继续后面的浇筑。

后处理步骤,清洗墙面,并对装饰墙墙面进行罩面处理。

当整面墙全部做完后,可以将小模板支撑系统全部拆除,由于小模板2内侧刷有脱膜粉,小模板2能很顺利的拆下,清洗小模板2混凝土的表面的方法是:用水管自上往下淋,边冲水边刷洗墙体表面,按顺序进行,直至全部清洗到位;

罩面处理采用防渗防护罩面剂,以确保装饰墙不受再次污染,避免吸入脏物,同时便于自洁和清洗,防紫外线防老化,冬季防渗水冻涨。

在建筑基体测量步骤与支撑系统搭建步骤之间还包括铺设墙面界面层7步骤,铺设墙面界面层7步骤在建筑基体墙面铺设墙面界面层7以增加混凝土与墙面的结合牢固度。

具体地,若建筑基体墙面无保温层,则铺设墙面界面层7步骤具体包括:

在建筑基体墙面上安装多个膨胀螺丝,多个膨胀螺丝在建筑基体墙面上矩阵分布;

将金属网片紧贴墙面挂装于各个膨胀螺丝,各个金属网片之间由金属丝绑定;

在金属网片外的各个膨胀螺丝上焊接金属压条将金属网片压紧于建筑基体墙面。

若建筑基体墙面有保温层,则铺设墙面界面层7步骤具体包括:

将通丝螺杆4一头穿过保温层植入建筑基体墙面内,另一头露在保温墙的外面,作为挂装金属网片的挂装点;

在保温层外的通丝螺杆4上挂装金属网片,各个金属网片之间由金属丝绑定;

然后金属压条压在金属网片的表面与通丝螺杆4焊接。

若建筑基体为钢结构型,则铺设墙面界面层7步骤具体包括:

在建筑基体的钢龙骨上,焊制螺母8,如图2所示,该螺母8作为挂装金属网片的挂装点,同时该螺母8还可以作为横向主龙骨3同墙体产生拉力的锚栓点;

在螺母8上挂装金属网片,各个金属网片之间由金属丝绑定;

然后金属压条压在金属网片的表面与螺母8焊接。

在建筑基体为钢结构型的情况下,如遇外墙大面积施工,即按照幕墙的体系进行设计,首先焊制钢龙骨,该钢龙骨规格尺寸以幕墙结构设计为准,详见图2;然后安装保温板,沿幕墙钢龙骨的间隙,安装合适的保温板,表面略低于钢龙骨面3-5mm,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外形;最后在钢龙骨上,焊制螺帽,作为横向主龙骨3同墙体产生拉力的锚栓点。

支撑系统搭建步骤具体包括:

配置小模板2:

购制优质大芯板,根据设计要求,可在大芯板表面压贴3mm木纹饰面板,根据工艺要求,裁切合适的长和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小模板2的尺寸是100mm宽,900mm长;大面积的墙面可根据300mm的倍数配置600mm、900mm、1200mm长度的小模板2;小模板2的宽度是以混凝土厚度决定的,因为小模板2混凝土的浇制厚度为25mm~35mm,小模板2太宽会影响浇筑质量,所以,小模板2宽度的极限为150mm。

沿建筑基体墙根设置地龙卧杆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龙卧杆1为规格60*120的方钢,需要说明的是,地龙卧杆1与横向主龙骨3与施工墙面的形状相符。

在建筑基体墙面上安装通丝螺杆4,在通丝螺杆4上装入横向主龙骨3,并将横向主龙骨3锁定;

若横向主龙骨3设置有多条,则相邻两个横向主龙骨3的间距以1000mm~1200mm为宜。

沿地龙卧杆1间隔安装竖向辅龙骨5,并将竖向辅龙骨5固定于地龙卧杆1以及横向主龙骨3,竖向辅龙骨5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表面与地龙卧杆1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齐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竖向辅龙骨5的规格是40*80,间距中到中300mm,通过30*30角钢制成的角码用自攻钉分别固定在地龙卧杆1以及横向主龙骨3上。

在竖向辅龙骨5朝向建筑基体墙面的一侧固定垫板6;

该工艺目的是可以在不拆除模板支撑体系的情况下,可以局部拆除小模板2;因为小模板2系统的科学性是每天可以随便施工一段,也可以长时间停止施工,但是为了使已经浇筑的小模板2混凝土得到保养,一般二天后必须拆模,但是考虑到大面积施工不是一、两天可以做完的,所以,必须设置随时可以拆模的方法,该垫板6为大芯板锯成的木条,宽度为30~40mm,用纸胶带临时固定在竖向辅龙骨5上;

只要从侧面敲掉垫板6,该局部的小模板2自然与竖向辅龙骨5产生了间距,可以很轻松的拆下该处小模板2,一般情况下,小模板2浇筑的高度一次连续作业1000mm~1500mm为宜(如果抢工连续浇筑多高都可以)所以,垫板6的长度为1000mm~1500mm为宜,根据一次连续作业浇筑的高度以及想拆除多少小模板2的总高度而定。

在小模板2上涂覆脱模粉,然后将小模板2固定于垫板6。

把制作好的小模板2正面朝上放在工作台面上,用棕毛刷将脱膜粉刷在小模板2上,随即灌入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用专用抹子收平表面,然后放入第二块小模板2,以此类推,一面墙就迅速地涨上去了。

在安装小模板2之前,根据垂直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校准清水混凝土装饰墙小模板支撑系统。

根据垂直度和平整度的要求,先校准横向龙骨校准,然后根据横向主龙骨3,将竖向辅龙骨5校准。

拆模步骤还包括:在装饰墙局部浇筑完成1~2天后,拆除该处小模板2并在该处贴保护膜。

贴保护膜一是保护该处装饰墙不被上层泥浆污染,二是保住水份。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小模板支撑系统以及施工工艺,可以很方便的在任意地方实现小模板2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可避免常规模板的笨重的缺点,该工艺可以把装饰墙厚度降到20mm厚,无须振动器作业,可以实现超薄混凝土幕墙的施工以及装饰墙的连续浇筑,也可以一米一米的浇筑,而无接缝,可提高生产效率,一天可以浇筑10米高或可轮番连续作业;可以随意施工造型,门窗套、弧形挑台施工;不用脱模油,可以随意拆模;且小模板2尺寸小,最大宽度仅150mm,是小模板2累加模式,所以施工质量极易把控;整个小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方钢型材体系,同墙面螺栓通丝螺杆4连接,由于墙体结构是靠山,所以小模板2稳定的精度为100%,没有跑模的可能性;小模板支撑系统可以重复利用,所用的小模板2、垫板6拆下后洗刷干净,可以重复使用,没有易耗品,原材料均为常规材料,无需特殊加工,成本低,节省资源。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