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8038发布日期:2019-09-12 09:0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



背景技术:

集成吊顶是金属方板与电器的组合,包括取暖模块、照明模块、换气模块等,各模块均制作成标准规格的可组合式模块,安装时集成在一起。在现代建筑装饰中,集成吊顶由于安装简单,布置灵活,维修方便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卫生间、厨房吊顶的主流。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集成吊顶,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主龙骨102’、辅龙骨104’、扣板及安装配件,主龙骨102’固定吊挂于天花板a’上,辅龙骨104’等间距吊装在主龙骨102’上,扣板安装于相邻的两条辅龙骨104’之间,主龙骨102’与辅龙骨104’之间通过龙骨吊件103’固定,主龙骨102’往往是通过固定件101’吊挂于天花板上,具体的是在楼板上打眼,用顶爆螺栓拉吊筋,固定主龙骨102’。因为现在的房屋质量比较差,尤其是卫生间,如果楼板打出裂缝,楼上的防水没做好,后果会很严重,而且楼板钢筋位置靠下,很容易打到钢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通过在墙面固定的方式,安装主龙骨,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楼板顶部打眼所导致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包括固定板、主龙骨固定件、主龙骨、辅龙吊件、辅龙骨、收边条和集成吊顶本体;

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墙面上,且能够使所述主龙骨固定件垂直吊挂,所述主龙骨通过所述主龙骨固定件水平固定,所述辅龙骨通过所述辅龙吊件等间距吊装在所述主龙骨上,所述收边条固定于墙面上,所述集成吊顶本体卡装于相邻的两条辅龙骨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垂直吊挂所述主龙骨固定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能够将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墙面上。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条状板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相互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更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由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的第一加强筋和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的第二加强筋形成,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相互垂直,呈一体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的三角形加强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部长度的1/2-2/3。

更优选地,主龙骨固定件包括丝杆和主龙骨大吊,所述丝杆上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所述丝杆下端与所述主龙骨大吊连接。

优选地,集成吊顶本体包括金属扣板和电器模块,所述电器模块包括照明模块。

更优选地,所述电器模块还包括取暖模块和换气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增设了能够固定于墙面且同时能够垂直吊挂主龙骨固定件的固定板,有效避免了目前在楼板顶部打眼所导致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集成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龙骨安装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建筑装饰用的集成吊顶,具体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板101、主龙骨固定件102、主龙骨103、辅龙吊件104、辅龙骨105、收边条106和集成吊顶本体;固定板101固定在墙面上,且能够使主龙骨固定件102垂直吊挂,主龙骨103通过主龙骨固定件102水平固定,辅龙骨105通过辅龙吊件104等间距吊装在主龙骨103上,收边条106固定于墙面b上,集成吊顶本体卡装于相邻的两条辅龙骨105上。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固定板101固定于墙面且同时能够垂直吊挂主龙骨固定件的固定板,有效避免了目前在楼板顶部打眼所导致的缺陷,特别适合卫生间和厨房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集成吊顶本体包括金属扣板和电器模块,通过模块化的金属扣板和电气模块的组合进行使用,该电器模块至少包括照明模块,进一步该电器模块还可以包括取暖模块和换气模块,能够很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主龙骨103、辅龙吊件104、辅龙骨105、收边条106均可以使用现在的产品,所以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具体安装关系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

对于固定板101的结构,一种优选的方式为,该固定板101包括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具体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10上开设有用于垂直吊挂主龙骨固定件102的安装孔111,第二连接部12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121,通过固定孔能够将固定板101垂直固定在墙面b上。使用时,第一连接部110位于上方,靠近天花板设置,而第二连接部120垂直紧贴上部墙面,并通过在两个固定孔内安装紧固件与墙面固定,这样就很好的将固定板101固定在了墙面上。优选地,该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均为条状板体,具体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10一端和第二连接部120一端相互垂直连接,且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部120的长度,该固定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固定在墙体上时稳定性比较好,然后安装主龙骨固定件102,能够很好的将主龙骨103固定在。常见的如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可以是16cm,第二连接部120的长度可以是20cm。

为了进一步增加固定板101的强度,减少由于第一连接部110承重整体吊顶结构重量所导致的变形,故可以在固定板101上设置有加强筋130,通过加强筋130的设置,使固定板101的固定更加稳定,避免了集成吊顶安装后的变形。

对于加强筋130的设置形式,具体如图4所示,一种优选的方式为,该加强筋由垂直第一连接部110一侧的第一加强筋和垂直第二连接部120一侧的第二加强筋形成,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垂直,呈一体结构。具体如图5所示,另一种优选的方式为,该加强筋130为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一侧的三角形加强结构。当然,对于上述两种形式,均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使固定板101的稳定性增强。如果将上述加强筋的设置形式由一侧设置变为两个设置,效果则更佳。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集成吊顶的主龙骨固定件102包括丝杆和主龙骨大吊,安装时,丝杆上端穿设于安装孔111内,且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丝杆下端与主龙骨大吊连接。安装上述集成吊顶时,首先将丝杆安装在固定板101的第一连接部上开设的安装孔110内,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然后先若干对安装有丝杆的固定板101,沿吊顶区长度方向的两侧墙面b进行对应固定,具体通过膨胀螺丝与固定板101的第二连接部上开设的固定孔进行固定,此时第一连接部水平朝上且靠近天花板a,而丝杆垂直悬挂于固定板上,丝杆下方安装有主龙骨大吊;接着通过两侧墙面对应的主龙骨大吊水平固定主龙骨103,在主龙骨103上通过辅龙吊件104等间距吊装辅龙骨105,然后在墙面b上固定一圈收边条,将集成吊顶本体卡装于相邻的两条辅龙骨105上,及完成了集成吊顶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固定板101时,对其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在调整主龙骨高度时,可通过丝杆进行调节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