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4119发布日期:2019-10-28 21:5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排水是指人为控制水的流向,人工排水,排除与处理多余水量的措施,建筑物需要处理的排水有生活污水和雨水两种,在雨量加大时,需要将建筑顶部的积水及时排出,否则会造成建筑物的屋顶渗水,损害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大多使用管道直接与排水渠连接,或使用水泵直接泵送至水渠,无法对与雨水进行灭菌过滤处理,容易堵塞排水渠以及造成细菌传播;

2、现有的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大多使用管道直接与排水渠连接,或使用水泵直接泵送至水渠,水流的动能无法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具有灭菌及节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包括蓄水箱组件和蓄电组件,所述蓄水箱组件包括蓄水箱、距离传感器、过滤网、液位计、臭氧机、PLC控制器和溢流管,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容腔顶端,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蓄水箱的容腔内,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蓄水箱滑动连接,所述液位计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容腔侧壁,所述臭氧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侧壁,所述PLC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的侧壁,所述溢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侧壁顶端,所述蓄电组件包括排水缓冲座、水轮发电机、排水电磁阀和蓄电池,所述排水缓冲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水轮发电机,所述排水电磁阀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侧壁底端,所述排水电磁阀与所述蓄水箱的容腔贯通,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顶面,所述排水电磁阀的输水端与所述水轮发电机的进水端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液位计、所述臭氧机和所述排水电磁阀均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液位计、所述臭氧机、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排水电磁阀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侧壁顶端转动连接有清污门。

优选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蓄水箱的容腔顶端。

优选的,所述液位计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竖直对称分布在所述过滤网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臭氧机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位于所述蓄水箱的容腔底部,所述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的输水端与所述排水缓冲座固定连接,所述水轮发电机的输水端与所述排水缓冲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缓冲座通过管道与排水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降雨时,建筑的屋顶的积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蓄水箱,并由过滤网进行杂质过滤,距离传感器通过发射及接受回波,实时监测过滤网杂质的高度,在蓄水箱内的水位到达过滤网下方的液位计时,液位计将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臭氧机启动,臭氧通过气管传输,并由喷头喷出,对蓄水箱内的水进行消毒灭菌,有效防止细菌传播。

2、在水位到达过滤网上方的液位计时,液位计将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排水电磁阀打开,水流通过排水电磁阀进入水轮发电机,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转化电能,并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最后水流通过排水缓冲座排出,可在排水的同时进行电能转化,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能转化示意图;

图中:1、蓄水箱组件;11、蓄水箱;111、进水管;112、清污门;12、距离传感器;13、过滤网;14、液位计;15、臭氧机;151、气管;152、喷头;16、PLC控制器;17、溢流管;2、蓄电组件;21、排水缓冲座;22、水轮发电机;23、排水电磁阀;2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包括蓄水箱组件1和蓄电组件2,蓄水箱组件1包括蓄水箱11、距离传感器12、过滤网13、液位计14、臭氧机15、PLC控制器16和溢流管17,距离传感器12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1的容腔顶端,过滤网13安装在蓄水箱11的容腔内,过滤网13与蓄水箱11滑动连接,液位计14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1的容腔侧壁,臭氧机15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1的侧壁,PLC控制器16固定连接蓄水箱11的侧壁,溢流管17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1的侧壁顶端,蓄电组件2包括排水缓冲座21、水轮发电机22、排水电磁阀23和蓄电池24,排水缓冲座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水轮发电机22,排水电磁阀23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1的侧壁底端,排水电磁阀23与蓄水箱11的容腔贯通,蓄电池24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1的顶面,排水电磁阀23的输水端与水轮发电机22的进水端通过管道密封连接,距离传感器12、液位计14、臭氧机15和排水电磁阀23均与PLC控制器16信号连接,距离传感器12、液位计14、臭氧机15、PLC控制器16和排水电磁阀23均与蓄电池24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12通过发射及接受回波,实时监测过滤网13杂质的高度(距离传感器12型号TCT16K25T)。

本实施例中:臭氧机15产生臭氧对水进行消毒灭菌(臭氧机15型号YJF-004)。

本实施例中:液位计14监测蓄水箱11内的水位高度(液位计14型号MIK-P260)。

本实施例中:水流通过排水电磁阀23进入水轮发电机22,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22转化电能(水轮发电机22型号M317147)。

本实施方案中:在降雨时,建筑的屋顶的积水通过进水管111进入蓄水箱11,并由过滤网13进行杂质过滤,距离传感器12通过发射及接受回波,实时监测过滤网13杂质的高度,在蓄水箱11内的水位到达过滤网13下方的液位计14时,液位计14将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臭氧机15启动,臭氧通过气管151传输,并由喷头152喷出,对蓄水箱11内的水进行消毒灭菌,有效防止细菌传播,在水位到达过滤网13上方的液位计14时,液位计14将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排水电磁阀23打开,水流通过排水电磁阀23进入水轮发电机22,水轮发电机22与排水电磁阀23的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22转化电能,并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24,最后水流通过排水缓冲座21排出,可在排水的同时进行电能转化,节省电能,在水量较大,排水电磁阀23无法满足排水要求时,水流通过溢流管17直接输送至排水缓冲座21,并排出至水渠。

具体的,蓄水箱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1,蓄水箱11的侧壁顶端转动连接有清污门112;建筑楼顶的雨水通过进水管111进入到蓄水箱11的容腔内,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清污门112对过滤网13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具体的,距离传感器12的数量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蓄水箱11的容腔顶端;通过若干个距离传感器12监测过滤网13各个部位的杂质高度,并在达到警戒值时发出警报。

具体的,液位计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竖直对称分布在过滤网13的两侧;分别监测液位不同的高度,从而实现由PLC控制器16控制臭氧机15和排水电磁阀23启动。

具体的,臭氧机1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管151,气管151位于蓄水箱11的容腔底部,气管15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152;通过若干个喷头152可将臭氧与水进行充分接触,增大灭菌效果。

具体的,溢流管17的输水端与排水缓冲座21固定连接,水轮发电机22的输水端与排水缓冲座21连接;通过排水缓冲座21可减缓水流对排水渠的冲击。

具体的,排水缓冲座21通过管道与排水渠连接;由排水缓冲座21对水流进行缓冲减速后,通过管道排出至排水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降雨时,建筑的屋顶的积水通过进水管111进入蓄水箱11,并由过滤网13进行杂质过滤,距离传感器12通过发射及接受回波,实时监测过滤网13杂质的高度,在蓄水箱11内的水位到达过滤网13下方的液位计14时,液位计14将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臭氧机15启动,臭氧通过气管151传输,并由喷头152喷出,对蓄水箱11内的水进行消毒灭菌,有效防止细菌传播,在水位到达过滤网13上方的液位计14时,液位计14将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控制排水电磁阀23打开,水流通过排水电磁阀23进入水轮发电机22,水轮发电机22与排水电磁阀23的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22转化电能,并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24,最后水流通过排水缓冲座21排出,可在排水的同时进行电能转化,节省电能,在水量较大,排水电磁阀23无法满足排水要求时,水流通过溢流管17直接输送至排水缓冲座21,并排出至水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