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覆膜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2249发布日期:2020-01-24 11:0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保温覆膜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盖合在金属屋面的顶部建筑用的瓦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温覆膜瓦。



背景技术:

传统使用钢瓦的重量一般在5.3-6.5kg/m2,密度大,产品较重、使用不便,其主要优势在于强度较高,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存在易锈蚀、保温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安装进度慢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保温覆膜瓦。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保温覆膜瓦,包括聚氨酯发泡阻燃层、上钢板和下钢板,聚氨酯发泡阻燃层复合在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上钢板的左端板块经多次90°折弯后分别形成上平板、底板一、底板二和位于底板一、底板二之间的中凸条,下钢板的左端板块经两次90°折弯后形成下平板,底板二与下平板相互抵触固定,上平板、下平板、底板一、底板二相互结合构成插槽;上钢板的右端板块经90°折弯后形成折弯板,折弯板的纵向部中部向左侧凹陷有中长槽,下钢板的右端板块末端与折弯板的纵向部底端抵触固定构成插块,插块内也填充聚氨酯发泡阻燃层,上钢板的上侧面、上平板上侧面、下平板下侧面、下钢板的下侧面、折弯板的横向部上侧面、下钢板的右端板块下侧面均通过胶层附着有保温膜。

进一步优选,保温膜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bopp膜层一、铝箔复合膜层一、编制布层、铝箔复合膜层二和bopp膜层二;bopp膜层二的外侧面复合有胶层。

进一步优选,上平板、底板一、底板二、上钢板、折弯板、中长槽和中凸条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下平板、下钢板、下钢板处的板块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聚氨酯发泡阻燃层、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横截面呈梯形波浪状。

进一步优选,下钢板处具有的凹陷处具有穿孔,穿孔置入有连接螺栓,并且连接螺栓的头部被聚氨酯发泡阻燃层压制。

进一步优选,下钢板的右端板块末端与折弯板的纵向部底端抵触固定构成插块,插块内也填充聚氨酯发泡阻燃层,其具体固定有结构为:下钢板的右端板块末端向上折弯形成固定套一,折弯板的纵向部底端折弯形成固定套二;固定套一的外侧片插入固定套二的固定槽内,并紧密贴合固定;固定套二内的外侧片插入固定套一的固定槽内,并紧密贴合固定。下钢板的右端板块末端与固定套一一体式结构构成,折弯板的纵向部底端与固定套二一体式结构构成。

底板二与下平板相互抵触固定,其具体固定有结构为:底板二的末端折弯形成有固定套三,下平板向下折弯有插板;插板插入固定套三的固定槽内,并紧密贴合固定。底板二与固定套三相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下平板与插板相结构构成一体式结构。

上述两钢板相互扣套的结构使得覆膜万组装时仅需工人或自动化机器进行相互扣套即可实现组装固定,使得组装相当便捷,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扣套后的固定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保温覆膜瓦,其结构通过在钢板上覆膜实现了覆膜钢瓦不易锈蚀、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较佳、使用寿命长,并且通过多块覆膜钢瓦进行拼合时仅需将插块对应插入插槽内即可实现快速拼接安装,且安装后插块与插槽过盈配合进行紧密连接,从而使得安装相当便捷,提升了安装进度,以及安装后的固定牢固可靠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保温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左端套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右端端套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保温覆膜瓦,包括聚氨酯发泡阻燃层3、上钢板1和下钢板2,聚氨酯发泡阻燃层3复合在上钢板1和下钢板2之间;上钢板1的左端板块经多次90°折弯后分别形成上平板11、底板一12、底板二13和位于底板一12、底板二13之间的中凸条14,下钢板2的左端板块经两次90°折弯后形成下平板21,底板二13与下平板21相互抵触固定,上平板11、下平板21、底板一12、底板二13相互结合构成插槽7;上钢板1的右端板块经90°折弯后形成折弯板16,折弯板16的纵向部中部向左侧凹陷有中长槽17,下钢板2的右端板块22末端与折弯板16的纵向部底端抵触固定构成插块8,插块8内也填充聚氨酯发泡阻燃层3,上钢板1的上侧面、上平板11上侧面、下平板21下侧面、下钢板2的下侧面、折弯板16的横向部上侧面、下钢板2的右端板块22下侧面均通过胶层6附着有保温膜4。

上述结构的设计原理:在多块覆膜钢瓦进行拼合时仅需将插块对应插入插槽内即可实现快速拼接安装,且安装后插块与插槽过盈配合进行紧密连接。通过三层式结构降低了钢瓦的重量,并通过覆膜起到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保温膜4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bopp膜层一41、铝箔复合膜层一42、编制布层43、铝箔复合膜层二44和bopp膜层二45;bopp膜层二41的外侧面复合有胶层6。其结构使得覆膜钢瓦在具有保温性能的同时具备隔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上平板11、底板一12、底板二13、上钢板1、折弯板16、中长槽161和中凸条14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下平板21、下钢板2、下钢板2处的板块22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其结构使得覆膜钢瓦的结构紧凑可靠。

本实施例中,聚氨酯发泡阻燃层3、上钢板1和下钢板2的横截面呈梯形波浪状。

本实施例中,下钢板1处具有的凹陷处具有穿孔,穿孔置入有连接螺栓5,并且连接螺栓5的头部被聚氨酯发泡阻燃层3压制。其结构的连接螺栓使得在盖合于房屋顶部后固定更加方便,而且待覆膜钢瓦安装完成后,连接螺栓还可用于安装吊扇和吸顶灯的器件。使得使用性能更佳。

本实施例中,下钢板2的右端板块22末端与折弯板16的纵向部底端抵触固定构成插块8,插块8内也填充聚氨酯发泡阻燃层3,其具体固定有结构为:下钢板2的右端板块22末端向上折弯形成固定套一221,折弯板16的纵向部底端折弯形成固定套二161;固定套一221的外侧片插入固定套二161的固定槽内,并紧密贴合固定;固定套二161内的外侧片插入固定套一221的固定槽内,并紧密贴合固定。下钢板2的右端板块末端与固定套一221一体式结构构成,折弯板16的纵向部底端与固定套二161一体式结构构成。

底板二与下平板相互抵触固定,其具体固定有结构为:底板二13的末端折弯形成有固定套三131,下平板21向下折弯有插板211;插板211插入固定套三131的固定槽内,并紧密贴合固定。底板二13与固定套三131相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下平板与插板相结构构成一体式结构。

上述两钢板相互扣套的结构使得覆膜万组装时仅需工人或自动化机器进行相互扣套即可实现组装固定,使得组装相当便捷,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扣套后的固定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