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9650发布日期:2019-12-03 19:2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平台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平台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构筑物或者建筑物竖向施工时,为保证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需要配置可靠的工作平台。传统施工工艺采用现场搭设脚手架或者根据工程特点专门定制工作平台支架,现场安排工人在拼装场地将走道板和栏杆围护板铺设至平台支架上。脚手架平台搭设,现场需大量脚手架材料、走道板以及安全围护材料,并需专业架子工组织搭设和后期的拆除。定制工作平台支架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工作平台解决方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更加简化了现场管理,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不足:1、定制工作平台支架针对各项目专门设计,多通过焊接方式制作成固定钢构件,标准化程度低,平台通用性差;2、定制工作平台需要在现场组装平台走道板以及围护栏杆,现场需投入时间和人力;3、工作平台组装需要准备足够的预拼场以及拼装完成后的成品堆放场地,对现场的场地有一定的要求;4、平台使用完离场时需对平台走道板以及围护栏杆分别拆除解体,分类打包后运离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包括水平套管、竖向立管、斜撑套管和抽拉式栏杆;在水平套管上设有平台走道板,在水平套管的右设有悬挂板;水平套管的左端与抽拉式栏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以向下旋转折叠在水平套管上方或者向上旋转以展开;竖向立杆的上端与水平套管的右下端连接,斜撑套管的上端与水平套管的左下端连接,竖向立杆的下端与斜撑套管的下端连接;初始状态时,竖向立杆及斜撑套管嵌套和折叠在水平套管下方,抽拉式栏杆折叠在水平套管上方;展开时,竖向立杆和斜撑套管形成三角状的支撑部,抽拉式栏杆形成围护栏。

进一步的,在水平套管的左端设有栏杆连接支座,在栏杆连接支座上设有长条孔,抽拉式栏杆通过栏杆连接支座与水平套管连接。

进一步的,在抽拉式栏杆上设有若干栏杆围护板。

进一步的,在水平套管上设有一对第一支座,支座与轴销配合,竖向立杆和斜撑套管通过支座和轴销与水平套管连接。

进一步的,竖向立杆和斜撑套管通过第二支座连接。

进一步的,在斜撑套管的下端设有向右水平凸出延伸的支撑腿。

进一步的,在斜撑套管上靠近下端设有套箍件。

进一步的,在竖向立杆的下端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在水平套管上还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

1、整个平台系统,包括其中的走道板和栏杆围护板可以完全实现工厂预装配,运至工地直接投入使用,工厂装配使产品更规范,通用性也更强。

2、装配式折叠工作平台运至现场直接投入使用,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时间、人力和场地成本,减少了现场工作量。

3、折叠式工作平台为一块大平板,平台的运输和仓储更加简便,占用空间小,打包容易,极大地降低平台的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

4、平台在项目使用完成后直接还原为折叠状态,打包拆离现场,没有传统平台解体所需人工和场地,极大降低了施工总成本。

5、折叠平台设计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始终锚固于结构表面,同时配置安全销,杜绝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本新型技术全方位优化了传统定制式平台,实现了工厂全预制,产品更经济、更标准、更规范、更安全,同时现场操作以及材料管理更简单,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结构展开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结构折叠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结构使用时示意图。

图中,1为水平套管,2为竖向立杆,3为斜撑套管,4为抽拉式栏杆,5为平台走道板,6为栏杆围护板,1-1为套管本体,1-2和1-3为第一支座,1-4为吊环,1-5为悬挂板,1-6为栏杆连接支座,2-1为立杆本体,2-3为第二支座,3-2为支撑腿,3-3为套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工作平台,包括水平套管1、竖向立杆2、斜撑套管3和抽拉式栏杆4。水平套管1包括套管本体1-1和设于套管本体1-1上的平台走道板5,在水平套管1的左设有可与混凝土结构锚固点进行相连的悬挂板1-5,通过悬挂板将水平套管1锚固于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上,形成安全的工作平台。水平套管1的右端与抽拉式栏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以向下旋转折叠在水平套管1上方或者向上旋转以展开。竖向立杆2包括立杆本体2-1,竖向立杆2的上端与水平套管1的右下端连接。斜撑套管3包括套管3-1,斜撑套管3的上端与水平套管1的左下端连接,竖向立杆2的下端与斜撑套管3的下端连接;初始状态时,竖向立杆2及斜撑套管3嵌套和折叠在水平套管1下方,抽拉式栏杆4折叠在水平套管1上方;展开时,竖向立杆2和斜撑套管3形成三角状的支撑结构,抽拉式栏杆4形成围护栏。

在水平套管1的左端设有栏杆连接支座1-6,在栏杆连接支座上设有长条孔,抽拉式栏杆4通过栏杆连接支座与水平套管1连接。

在抽拉式栏杆4上设有若干栏杆围护板6。

在水平套管1上设有一对第一支座1-2和1-3,第一支座与轴销2-2配合,竖向立杆和斜撑套管3通过第一支座和轴销与水平套管1连接。

竖向立杆2和斜撑套管3通过第二支座2-3连接。

在斜撑套管3的下端设有向右水平凸出延伸的支撑腿3-2。

在斜撑套管3上靠近下端设有套箍件3-3。

在竖向立杆2的下端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安装孔。

在水平套管1上还设有吊环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平台系统包括走道板和围护栏杆可以在工厂进行预装配,围护栏杆可以折叠后直接平放于平台走道板5,折叠完成后整个工作平台形成一块大平板。平台折叠状态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只需依次展开栏杆围护板6和折叠支架斜撑套管3和竖向立杆2即可投入使用,大大节省了工地的时间、人力及场地。同时平板式工作平台的堆放和运输也更加方便。本新型的核心设计在于可折叠平台支架,平台支架各组成部件通过嵌套和折叠方式可以成为一根水平杆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套管1前端设计了可与混凝土结构锚固点进行相连的悬挂板,确保工作平台可靠地固定在混凝土结构面上。水平套管1同时设计了吊环,方便平台吊装。水平套管1后端设计了抽拉式栏杆4安装支座,支座设计长条孔,为抽拉式栏杆4提供抽拉空间,实现栏杆向水平套管1折叠的目标。水平套管1上同时也设计了与竖向杆和斜撑套管3进行连接的支座。

在本实施方式中,竖向立杆2上端设计与水平套管1连接的销轴,中部设计了与斜撑套管3进行连接的支座,底部预留了悬挂平台安装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撑套管3一端设计与水平套管1相连的销轴,另一端设计与竖向杆相连的销轴,下端设计顶紧混凝土浇筑面的支撑腿以传递平台荷载,斜撑套管3同时也设计了套箍件以限制竖向杆的运动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拉式栏杆4直接插入水平套管1上的栏杆支座,并安装好连接螺栓。

工厂装配时,先分别装配好走道板单元和围护板单元。在至少两榀水平套管1上铺设走道板,形成一个走道板单元;在至少两榀抽拉式栏杆4上固定好围护板形成一个围护板单元。将竖向立杆2插入斜撑套管3的套箍件内,然后在竖向立杆2连接支座处用销轴连接斜向套管;将拼装成一体的竖向立杆2和斜撑套管3上端分别和水平套管1连接支座连接,将组装好的围护板单元栏杆直接插入水平套管1的栏杆支座内固定。

通常情况下,平台交付初始为折叠状态,整个围护板单元和走道板单元是一块大平板。首次使用时,先打开围护板单元,下放抽拉式栏杆4卡入水平套管1栏杆支座内,插入销轴,固定好围护板单元。吊车钩住走道板单元吊环,起吊整个工作平台系统离开地面,依次向下打开斜撑套管3和竖向立杆2,将竖向立杆2上端固定在水平套管1的连接支座上,至此整个工作平台全部打开,整个过程只有一个取销轴和穿销轴两个动作。打开后的平台系统锚固于结构面即完成平台单元整个安装工作,可以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

1、整个平台系统,包括其中的走道板和栏杆围护板可以完全实现工厂预装配,运至工地直接投入使用,工厂装配使产品更规范,通用性也更强。

2、装配式折叠工作平台运至现场直接投入使用,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时间、人力和场地成本,减少了现场工作量。

3、折叠式工作平台为一块大平板,平台的运输和仓储更加简便,占用空间小,打包容易,极大地降低平台的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

4、平台在项目使用完成后直接还原为折叠状态,打包拆离现场,没有传统平台解体所需人工和场地,极大降低了施工总成本。

5、折叠平台设计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始终锚固于结构表面,同时配置安全销,杜绝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基于以上优点,采用该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很多城市项目现场文明施工、安全规程以及规范化要求很高,但同时受制于有限的施工场地和流动性大的专业化技术工人,施工现场经常会有很多困扰,而工厂化的预拼式平台不失为解决这些困扰的优化方案之一。而该部件在仓储、运输以及撤场方面的优势,使其在项目施工中有着更好的经济实用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