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停取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6151发布日期:2020-04-21 16:4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停取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交通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停取车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0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近1.6亿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可达1.2亿辆,车辆的增多给停车库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停车场分为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是最基本的一种停车方式,然而其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对于一些用地紧张的大城市来讲,显然不适用。地下停车场虽然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其高昂的建设成本也一直为人所诟病。由于停车位的短缺,停车紧张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地下停取车库,提高了底下车库的空间利用率和同等空间下的停车位数量,可以应用与小区、商场或景区等各个地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下停取车库,包括载车板、停车库、停车位、移动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车库位于地下,停车库设置在地上,停车库通过底部设置通孔与车库联通,通孔与载车板大小相同;移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

移动装置包括纵向滑轨、至少两根横向滑轨和至少竖直设置在车库底部四个角的四根竖直滑轨;两根横向滑轨分别水平设置在车库两侧,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横向滑轨的两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两根相邻的竖直滑轨上;纵向滑轨跨接在两根横向滑轨上,停车位的进出口的延长线与纵向滑轨轴线垂直,载车板通过底部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纵向滑轨上表面。

优选的,停车位中,与其进出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停车板,停车板一端通过至少两根螺杆与停车位连接,停车板能够沿螺杆轴向从停车位的进出口进出;停车板宽度小于其面对车辆一侧的两个轮胎间距,延伸至最长状态时,其自由端穿过车辆车体;

当载车板承载车辆位于停车位进出口位置,进行存车时,停车板位于车辆底盘与载车板之间。

进一步,车辆车头朝向与停车板伸出方向垂直。

优选的,纵向滑轨与横向滑轨固定连接。

优选的,纵向滑轨为两根平行滑轨。

优选的,驱动装置采用若干个伺服电机,且均与纵向滑轨、横向滑轨和载车板连接。

优选的,驱动装置采用曳引系统,曳引系统包括曳引绳,曳引绳穿过导向轮,一端连接有对重,另一端连接有纵向滑轨、横向滑轨或载车板,导向轮高于或等于横向滑轨最高点,导向轮连接有曳引机。

进一步,纵向滑轨和横向滑轨的两端,以及载车板与纵向滑轨轴线方向垂直的两端,均连接有曳引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立体轨道系统作为载车板的移动系统,使载车板能够在三维立体空间内进行三个方向的移动,提高了整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使停车位不局限于两列设置,比普通地下停取车库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停车位,比地下平层停车位拥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同等空间下的停车位数量,可以应用与小区、商场或景区等各个地方。

进一步,将纵向滑轨与横向滑轨固定连接,使纵向滑轨无法沿横向滑轨横向移动,可以减少过道的宽度,减少驱动装置的数量,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成本。

进一步,将纵向滑轨设置为两根平行滑轨,使载车板在两根纵向滑轨上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库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曳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停车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车板;2-停车库;3-停车位;4-竖直导轨;5-横向导轨;6-纵向导轨;7-导向轮;8-曳引绳;9-对重;10-曳引机;11-停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停车方案由车辆停放模块和车辆存取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车辆停放模块包括地上存取车部分以及地下停车部分,地上部分采用停车库2,类似自家车库的形状,仅由一个小房子构成因此不会对小区居民的室内采光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占用过大的地表面积,停车库2通过底部设置通孔与地下部分联通,通孔与载车板1大小相同。地上和地下部分由一定厚度的地面隔开即可。地下停车部分主要由钢结构作为整体的骨架,每个车位用隔板隔开,当车辆到达合适位置时,停车位3下的停车板11会伸出,完成将车辆由载车板1转移到停车板11上的工作,每个车位紧密相连,再加上整体的停车位3是立体的结构,能够采用多行多列排布,极大地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为了配合上述结构能够顺利完成其功能设计了车辆存取机械装置,也既是承载载车板1的移动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该装置主要由横向纵向和竖直三个方向的滑轨组成,三组滑轨之间由滑块滑动连接,滑块和滑轨的连接部分采用了八边形的形状,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纵向滑杆上同时支撑着一块载车板11,并且与载车板1滑动连接。

装置中竖直滑轨至少为四个,设置在车库底部四个角,横向滑轨至少为两根,两根横向滑轨分别水平设置在车库两侧,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横向滑轨的两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两根相邻的竖直滑轨上,通过连接滑块在四根竖直导轨4上下滑动实现该装置的升降运动。两根纵向导轨6跨接在两根横向滑轨上,停车位3的进出口的延长线与纵向滑轨轴线垂直,载车板1通过底部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在纵向滑轨上,使载车板1在纵向导轨6上可以进行纵向运动,本实施例优选纵向滑轨与横向滑轨固定连接,使纵向滑轨无法沿横向滑轨横向移动,可以减少过道的宽度,减少驱动装置的数量,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成本。此外,该机械装置的升降机制采用导轨升降代替以往的升降机升降。这样可以统一地使升降机构和水平运动机构结合起来,避免过程中出现运动衔接不当的问题。

如图4和图5所示,对于升降系统我们仍采用了升降机的基本结构,由曳引系统和导向系统组成。曳引系统包括曳引绳8、导向轮7以及曳引机10组成。导向系统为导轨。曳引绳8两端分别连接着对重9,和滑轨或载车板1并缠绕在导向轮7上,导向轮7高于或等于横向滑轨最高点,曳引机10通过驱动导向轮7转动,依靠导向轮7和曳引绳8之间的摩擦力来产生牵引力,进而驱动滑轨以及对重9的上下移动。对于横向滑轨,已经与竖直滑轨的进行了滑动连接,因而已经有了导向作用,载车板1同理,能够沿纵向滑轨移动。纵向滑轨和横向滑轨的两端,以及载车板1沿纵向滑轨轴线方向两端,均连接有曳引系统,而对于对重9,则需要另外固定在竖直方向的一块导轨中,确保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运动衔接不当等问题。

传统上,停车位3是固定不动的,由停车机器人运至停车位3,或者车主自行开至停车位3,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位改为伸缩的模式,停车板11位于与停车位3进出口相对的一侧,停车板11一端通过至少两根螺杆与停车位3连接,停车板11能够沿螺杆轴向从停车位3的进出口进出;停车板11宽度小于其面对车辆一侧的两个轮胎间距,延伸至最长状态时,其自由端能够穿过车辆车体;由载车板1载车到对应停车位3进出口后停车板11伸出,停车板11从车辆一侧两个轮胎之间伸入底盘下方,然后载车板11下降车辆转移至停车板11上,最后收回停车板11完成停车;本实施例优选车辆车头朝向与停车板11伸出方向垂直,使停车板11宽度增加,长度减少,停车板11从车辆侧面伸入,增加了停车板11可承载压力,解决了已停车辆对于移动装置运动的影响,可以最大化的实现车辆的密集停放。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