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0051发布日期:2019-12-31 15:5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也逐渐暴露了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快递末端投递过程中,存在着安全、服务质量以及配送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传统的包裹配送方式主要是由快递员亲自配送。这就导致快递公司需要大量的快递员才能保证日益增长的包裹数量,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快递投送的成本日渐下降。近年来随着通过无人机投递技术的发展,采用无人机来实现包裹的投递成为未来的趋势。然而,无人机快递投送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快递包裹的安全接收问题。受制于无人机的特点,目前无人机只可能实现对别墅、公寓底楼或顶楼用户等拥有较大可空投区域的用户的投送,无法实现对公寓中间楼层用户的到门直接投送,这将严重制约未来无人机快递投送的应用范围。要实现对公寓中间楼层用户无人机快递的到门投送,必须防止无人机近墙飞行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解决在有人或无人情况下的安全接收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外墙上的无人机包裹自主接收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无人机包裹的安全接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包括接收盘和能固定在外墙上的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上固定有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固定支座和安装座之间设有能带动安装座向外移动的推送机构,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接收箱,所述接收箱的上端口为敞口,所述接收箱的四个侧板均能向外打开,所述接收箱内设有标识有识别标志的接收盘。

识别标志可以是图案或者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识别标识可以通过粘帖或者喷涂等方式标识到接收盘上。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支座上的两个推送气缸,两个所述推送气缸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推送气缸的伸缩杆能同步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安装座固定在两个推送气缸的伸缩杆之间。两个推送气缸能保证安装座来回运行稳定,保证接收箱伸出后稳定;推送机构中的驱动源还可以为液压缸或者电机,采用推送气缸或者液压缸时也可通过中间传动机构来带动安装座来回移动,传动机构可以为连杆或者折叠杆,均为现有技术,采用电机时可通过螺杆传动来实现。

具体原理如下:处理器控制与推送气缸连通的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推送气缸的气路的通断,实现控制推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或者缩回,处理器控制推送气缸的技术是常规技术手段;无人机上设有信号发射器,当无人机靠近接收平台时,接收天线会接收到信号,接收天线会将信号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将信号发给送电磁阀使得推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将安装座向外推出,安装座上的接收箱远离外墙,当接收箱移动到位后接收箱的四个侧板会向外打开,此时无人机会运行至接收箱的上方,无人机会扫描识别接收盘上的识别标志,在无人机判断符合投送标准时无人机会将包裹放置到接收盘上,接着推送气缸的伸缩杆缩回将接收箱复位,使得接收箱回位至靠近外墙的位置;接收箱在接收包裹时移动至远离外墙位置,无人机在投送包裹时无需靠近外墙即可完成包裹投送,减小无人机与外墙发生碰撞的风险,使得无人机的到位难度降低,能更快的到达投递位置,提高无人机包裹的投递效率;在接收箱接收包裹后回位至靠近外墙位置,能方便人们拿取包裹;接收箱的四个侧板能在接收包裹时向外打开,将接收盘孤立出来,使得无人机更容易识别到接收盘上的识别标志,提升无人机包裹的投递效率,同时侧板能使得接收箱的面积变大,在出现无人机投递的包裹位置有偏差时向外打开的侧板形成一个接收窝能将包裹接住,避免包裹掉出接收箱,同时避免出现高空落物的危险情况,保障了无人机包裹投递的安全性;采用到的无人机、通信模块和处理器等电子设备均为现有技术。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所述接收箱的侧板下边沿中部均开设有让位凹口,所述接收箱的底板上与侧板的让位凹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凹口,所述底板的上板面上位于固定凹口的两侧均具有凸起的铰接凸块,所述铰接凸块位于让位凹口内,所述侧板和铰接凸块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侧板固定,所述转轴能相对铰接凸块转动,所述固定凹口内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固定驱动轮,所述转轴上位于两块铰接凸块之间的一段上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驱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侧板能绕着转轴转动,驱动电机能通过同步带带动转轴转动,也就能带动侧板摆动,驱动电机与处理器电连接,在接收包裹时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打开侧板,完成后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并复位侧板;驱动电机和转轴的设置方式结构紧凑。

接收箱的移动行程是固定的,也就是推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所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通过设定程序即可在处理器发送信号给电磁阀使得推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一段时间后处理器再发送信号启动驱动电机,此时接收箱位于移动到位后的位置,处理器判断接收箱是否移动到位的技术为常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同时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及运行时间也是常规技术手段。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所述底板的四个侧面均固定有倾斜挡块,所述倾斜挡块的上侧面具有倾斜的抵靠斜面,在所述侧板打开时所述侧面的外侧面能抵靠在抵靠斜面上。倾斜挡块能在侧板打开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侧板打开时的支撑强度,从而在包裹掉在侧板上时支撑住包裹;侧板间以多条平行软线相联,侧板打开后,形成一个接收窝,保证包裹不会掉出接收箱。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其中两块相对的侧板的两侧面均上固定有磁铁,在所述侧板未打开时磁铁能吸引相邻的侧板。通过磁铁使得四块侧板在未打开时相互吸引固定,在接受箱未使用时保证侧板固定稳定,能承受高楼的大风。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所述接收箱的底板中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接收盘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抵靠在压力传感器上,所述固定台的底部具有若干根定位杆,所述接收箱的底板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外围开设有与定位杆一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当包裹投递至接收盘上时会触发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会将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再控制推送气缸将接受箱复位,同时处理器发送信号给驱动电机运行并复位侧板;固定台通过定位杆与接收箱的底板配合,能保证固定台的稳定,从而保证接收盘固定稳定。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所述固定支座上还固定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位于推送气缸的正上方,在所述推送气缸的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接收箱位于遮挡板的正下方,在所述推送气缸的伸缩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接收箱位于遮挡板的外侧。遮挡板能在推送气缸的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时遮挡住接收箱,能避免接收箱内的包裹被雨打湿。

在上述的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中,所述遮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取物口,所述取物口内铰接有取物板,所述取物板远离外墙的一侧与遮挡板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取物板靠近外墙的一侧开设有台阶,在所述取物板盖下时所述台阶能抵在遮挡板上。在需要取快递时只需打开取物板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具有能提升高楼接收无人机投递包裹的效率,同时能避免包裹的掉落,保障了安全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接收平台在推送气缸的伸缩杆缩回时的状态图。

图2是接收平台在推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的状态图。

图3是接收箱的侧板未打开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接收箱的侧板打开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接收盘与底板固定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收盘;11、固定台;12、定位杆;2、固定支座;3、推送气缸;4、安装座;5、接收箱;51、侧板;511、让位凹口;512、磁铁;52、底板;521、固定凹口;522、铰接凸块;523、定位孔;53、转轴;54、驱动电机;55、同步带;56、倾斜挡块;6、压力传感器;7、遮挡板;71、取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外墙上无人机包裹的自主接收平台包括接收盘1和能固定在外墙上的固定支座2,固定支座2上固定有接收天线,固定支座2上固定有朝向外侧的推送气缸3,推送气缸3具有两个,两个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能同步伸出或者缩回,安装座4固定在两个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之间,推送气缸3能在接收包裹时伸出伸缩杆使得安装座4远离固定支座2,安装座4上固定座有接收箱5,接收箱5的上端口为敞口,接收箱5的四个侧板51均能向外打开,接收箱5内设有标识有识别标志的接收盘1,识别标志可以是图案或者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优选方案为二维码,识别标识可以通过粘帖或者喷涂等方式标识到接收盘1上,优选方案为粘帖至接收盘1上。

接收箱5的侧板51下边沿中部均开设有让位凹口511,接收箱5的底板52上与侧板51的让位凹口51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凹口521,底板52的上板面上位于固定凹口521的两侧均具有凸起的铰接凸块522,铰接凸块522位于让位凹口511内,侧板51和铰接凸块522之间连接有转轴53,转轴53与侧板51固定,转轴53能相对铰接凸块522转动,固定凹口521内固定有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上固定驱动轮,转轴53上位于两块铰接凸块522之间的一段上固定有从动轮,从动轮和驱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55连接。底板52的四个侧面均固定有倾斜挡块56,倾斜挡块56的上侧面具有倾斜的抵靠斜面,在侧板51打开时侧面的外侧面能抵靠在抵靠斜面上,倾斜挡块56能在侧板51打开时起到支撑作用。其中两块相对的侧板51的两侧面均上固定有磁铁512,在侧板51未打开时磁铁512能吸引相邻的侧板51。通过磁铁512使得四块侧板51在未打开时相互吸引固定,在接受箱未使用时保证侧板51固定稳定,能承受高楼的大风。

接收箱5的底板52中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6,接收盘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台11,固定台11抵靠在压力传感器6上,固定台11的底部具有若干根定位杆12,接收箱5的底板52位于压力传感器6的外围开设有与定位杆12一一对应的定位孔523,定位杆12插入对应的定位孔523内。压力传感器6与处理器连接,当包裹投递至接收盘1上时会触发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会将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再控制推送气缸3将接受箱复位。

固定支座2上还固定有遮挡板7,遮挡板7位于推送气缸3的正上方,在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时接收箱5位于遮挡板7的正下方,在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接收箱5位于遮挡板7的外侧。遮挡板7能在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时遮挡住接收箱5,能避免接收箱5内的包裹被雨打湿。遮挡板7的中部开设有取物口,取物口内铰接有取物板71,取物板71远离外墙的一侧与遮挡板7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71取物板靠近外墙的一侧开设有台阶,在71取物板盖下时台阶能抵在遮挡板上。

具体原理如下:无人机上设有信号发射器,当无人机靠近接收平台时,接收天线会接收到信号,接收天线会将信号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会启动推送气缸3,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伸出将安装座4向外推出,使得安装座4上的接收箱5远离外墙,当接收箱5移动到位后接收箱5的四个侧板51会向外打开,此时无人机会运行至接收箱5的上方,无人机会扫描识别接收盘1上的识别标志,在无人机判断符合投送标准时无人机会将包裹放置到接收盘1上,接着推送气缸3的伸缩杆缩回将接收箱5复位,使得接收箱5回位至靠近外墙的位置;接收箱5在接收包裹时移动至远离外墙位置,无人机在投送包裹时无需靠近外墙即可完成包裹投送,减小无人机与外墙发生碰撞的风险,使得无人机的到位难度降低,能更快的到达投递位置,提高无人机包裹的投递效率;在接收箱5接收包裹后回位至靠近外墙位置,能方便人们拿取包裹;接收箱5的四个侧板51能在接收包裹时向外打开,将接收盘1孤立出来,使得无人机更容易识别到接收盘1上的识别标志,提升无人机包裹的投递效率,同时侧板51能使得接收箱5的面积变大,在出现无人机投递的包裹位置有偏差时向外打开的侧板51能将包裹接住,避免包裹掉出接收箱5,同时避免出现高空落物的危险情况,保障了无人机包裹投递的安全性;采用到的无人机、通信模块和处理器等电子设备均为现有技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