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架及其提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1560发布日期:2020-04-17 19:3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防护架及其提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架及其提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附着式爬升防护架具有经济性能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底部支撑固定式防护架。

但是,由于目前的爬升防护架在提升一层节点后,需要把用于提供提升防护架的动力的电动葫芦周转上移一层。电动葫芦比较笨重,工人在搬运过程中非常吃力,劳动强度较大,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脚手架升降一层节点后,需要将电动葫芦周转上移一层,劳动强度较大,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防护架及其提升结构。

一种防护架的提升结构,包括:

附墙支座,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附墙支座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向槽;及

导轨,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导轨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与所述附墙支座配合,以防止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向下滑动。

上述防护架的提升结构,通过导轨的限位部与附墙支座的配合,防止导轨向下移动,且导轨设置于第一导向槽,使得导轨可在例如电动葫芦的作用下被向上提升。由于导轨可向上提升,用于提供提升力的电动葫芦的且安装于导轨的上部吊点可随着导轨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不需要将电动葫芦拆下,然后周转上移一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及制动件;

所述支座本体用于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且具有所述第一导向槽;

所述制动件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座本体,用于与所述限位部的底部相抵,以阻止所述导轨相对所述支座本体向下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座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制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枢接于所述支座本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贯穿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贯穿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为腰型孔;

所述附墙支座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所述制动件朝向所述导轨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座还包括防坠件,所述防坠件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墙体,且与所述支座本体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本体具有卡槽;

所述防坠件包括固定板及卡接件,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且卡接连接于所述卡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呈楔形。

一种防护架,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护架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附墙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附墙支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附墙支座的防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导轨的俯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动力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动力机构的机构本体的内部结构;

图11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挂墙件与附墙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防坠装置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防坠装置的配合件与导轨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的架体顶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的导轨顶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也可以像生产机器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由预制好的房屋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即为装配式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欧美和日本已经非常流行,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住建部的规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要在50%以上。与传统的现浇整体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有着以下优点:一、构件可标准化大量生产,几乎不受天气情况影响,在质量方面更加可靠;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浪费,也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有利于节能环保;三、构件生产好之后运到工地现场装配,减少了一部分工序,大大加快施工进度;四、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减少了人力需求,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五、由于叠合板做楼板底膜,外挂板做剪力墙的一侧模板,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模板。

目前,在装配式建筑的主体防护中,大部分都是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或钢管架进行主体防护作业。现有的附着式脚手架,架体高度通常为13.5米、18米等,而装配式建筑的防护高度只需7.5米,传统的附着式脚手架就显得很费材料,不利于节约材料、节约成本。并且,传统的附着式脚手架,其导轨和架体是连接成一整体,提升的动力装置通常采用电动葫芦,提升一层节点后,需要把电动葫芦进行周转上移一层,由于电动葫芦比较笨重,工人在搬运过程中非常吃力,无形中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摘挂葫芦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显然传统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或钢管架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提升上移一层后不需要将提供提升力的动力机构周转上移,从而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的防护架,更加适应于装配式建筑的防护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防护架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附墙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防护架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护架,包括提升结构、架体30及动力机构40(见图8)。提升结构安装于墙体a。架体30向上可滑动地连接于提升结构。动力机构40设置于架体30与提升结构之间,用于提供提升动力。

请一并参见图3及图6所示,提升结构包括附墙支座10及导轨20。附墙支座10用于与墙体a固定连接。附墙支座10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向槽1120(见图3)。导轨20沿第一导向槽112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槽1120,即导轨20限位于第一导向槽1120并可沿第一导向槽1120上下滑动。导轨20具有限位部24(见图6),该限位部24可与附墙支座10相配合,以阻止导轨20沿第一导向槽1120向下滑动。

如此,通过导轨20的限位部24与附墙支座10的配合,防止导轨20向下移动,且导轨20设置于第一导向槽1120,使得导轨20可在例如电动葫芦的作用下被向上提升。由于导轨20可向上提升,用于提供提升力的电动葫芦的且安装于导轨20的上部吊点可随着导轨20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不需要将电动葫芦拆下,然后周转上移一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24与附墙支座10相配合。此时,导轨20的自重或导轨20所承受的载荷通过限位部24传递至附墙支座10,进而传递至墙体a。

架体30可滑动地连接于导轨20,且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可连接或分离。

请一并参见图8所示,动力机构40包括设置有链轮系的机构本体41以及提升链42。机构本体41固定连接于架体30,提升链42绕制于链轮系,且提升链4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导轨20。

架体包括固定状态及提升状态。当架体处于固定状态,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连接,链轮系通过提升链42可驱动导轨20作提升运动。当架体30处于提升状态,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分离,链轮系通过提升链42可驱动架体30作提升运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升架体30时,首先,分离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使架体30处于提升状态,此时架体30可沿导轨20上下滑动。然后,动力机构40的链轮系通过提升链42驱动架体30作提升运动,即架体30沿导轨20向上滑动,实现架体30的提升。当架体30提升到位,连接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以防止架体30坠落。需要提升导轨20时,架体30处于固定状态,动力机构40的链轮系通过提升链42驱动导轨20作提升运动,即导轨20沿附墙支座10向上滑动,实现导轨20的提升。此时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连接,因此架体30相对墙体a固定,导轨20相对架体30向上滑动。

如此,当导轨20提升到位,又可重复上述提升架体30的步骤,即可再次提升架体30。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架的架体30和导轨20可通过动力机构40循环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适应于装配式建筑的主体防护,不需要将架体30提升至一层节点后将动力机构40周转上移一层,从而降低了劳动动强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请一并参见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导轨20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轨20沿水平方向间隔布设,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有利于提升防护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一步地,每一导轨20可对应设置多个附墙支座10。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防护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优选地,架体30总高度可为7.5米。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防护高度只需要7.5米,从而进一步使得防护架更加适用于装配式建筑。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附墙支座1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附墙支座10的防坠件16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见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附墙支座10包括支座本体11及制动件12。支座本体11与墙体a固定连接,导轨20可滑动地连接于支座本体11。制动件12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支座本体11,用于与限位部24的底部相抵,以阻止导轨20向下滑动。如此,当提升导轨20时,导轨20向上移动并与位于上一层墙体a的附墙支座10滑动配合,由于制动件12相对支座本体11可转动,因此导轨20的限位部24跟随导轨20向上移动时可顶开制动件12,使得限位部24移动至制动件12的上部从而限位部24的底部可与制动件12相抵,制动件12支撑于支座本体11上,此时导轨20提升到位。当导轨20提升到位,导轨20的自重以及所承受的载荷通过制动件12传递至支座本体11,进而传递至墙体a。可选地,上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件12位于支座本体11的顶部。如此,当制动件12与限位部24的底部相抵时,制动件12支撑于支座本体11上,以使支座本体11对导轨20进行支撑,防止导轨20向下滑动。并且,当导轨20向上提升时,制动件12可在限位部24的带动下灵活的向上转动,与限位部24脱离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24可为楔形。如此,可使得呈楔形的限位部24的头部朝下,并用于与制动件12相抵。并且,限位部24的斜面有利于使得导轨20在提升时,限位部24贯穿附墙支座10至制动件12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24并不仅限于呈楔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呈其它形状,只要能够与制动件12相抵而阻止导轨20向下滑动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支座本体11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向槽1120,导轨20滑动配合于该第一导向槽1120,以使导轨20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支座本体11。进一步地,制动件12位于第一导向槽1120的顶端。如此,便于限位部24的底部与制动件12相抵,从而防止导轨20向下移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附墙支座10还包括第一转轴14,制动件12通过该第一转轴14枢接于支座本体11,以使制动件12相对支座本体11可转动。如此,当提升导轨20(即导轨20向上滑动)而穿入安装于上层墙体的附墙支座10的第一导向槽1120过程中,限位部24顶开制动件12,使得制动件12绕第一转轴14向上转动。当限位部24上移至制动件12之上时,制动件12在重力的作用下绕第一转轴14向下转动至限位部24的下方且置于支座本体11之上。

具体到实施例中,制动件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具有贯穿孔(图未标),第一转轴14穿设于该贯穿孔内,从而实现制动件12绕第一转轴14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轴14。进一步地,该贯穿孔为腰型孔。制动件12与第一转轴1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5,该第一弹性件15用于提供使制动件12朝向导轨20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如此,当限位部24与位于其下方的制动件12相抵时,制动件12在第一弹性件15的作用下始终紧靠导轨20,防止制动件12受到限位部24与支座本体11的挤压而脱出,造成导轨20坠落事故。

具体到实施例中,附墙支座10还包括防坠件16,防坠件16固定连接于墙体a,且与支座本体11卡接。如此,当支座本体11因受力过大或其它原因导致与墙体a脱离时,防坠件16能够将支座本体11固定住,起到防止导轨20和架体30发生坠落事故,提升防护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支座本体11具有卡槽1100。防坠件16包括固定板162及卡接件164,固定板162用于固定连接于墙体a,卡接件16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62,且卡接于支座本体11的卡槽1100。

具体到实施例中,支座本体11包括第一底板110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底板110一侧的两个第一耳板112,第一底板110用于固定连接于墙体a,两个第一耳板112相对设置,以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导向槽1120。进一步地,每一第一耳板112朝向另一第一耳板112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板114,两个第一限位板114沿水平方向间隔布设,两个第一限位板114之间形成供导轨20沿上下方向穿设的第一滑槽1140,从而保证提升导轨20时,导轨20只能沿上下方向相对支座本体11滑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114为弧形板,以使第一滑槽的上下两端均呈喇叭状,便于导轨20的穿入第一滑槽1140。

图11示出了一实施例中挂墙件50与附墙支座1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见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安装于架体30的挂墙件50。挂墙件50可拆卸地与附墙支座10连接,以使架体30与附墙支座10连接或分离。如此,当需要提升架体30时,可将挂墙件50与附墙支座10分离,使得架体30可相对导轨20沿上下方向滑动。当架体30提升到位,可将挂墙件50与附墙支座10连接,从而将架体30固定连接于附墙支座10。

具体到实施例中,挂墙件50还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二导向槽520,导轨20滑动配合于第二导向槽520。如此,使得在提升架体30时,架体30沿导轨20向上滑动;在提升导轨20时,导轨20沿第二导向槽520向上滑动。

进一步地,挂墙件50包括第二底板51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51一侧的两个第二耳板52,两个第二耳板52相对设置,以使两个第二耳板52之间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二导向槽520。进一步地,每一第二耳板52朝向另一第二耳板52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板53,两个第二限位板53沿水平方向布设,两个第二限位板53之间形成供导轨20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二滑槽530,从而保证提升架体30时,架体30只能沿上下方向相对导轨20移动。

图7示出了一实施例中导轨20的俯视图。

请一并参见图6及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导轨20可为h型钢。该h型钢的一个翼缘22贯穿上述第一滑槽1140,另一个翼缘22贯穿上述第二滑槽530。如此,使得附墙支座10及架体30均抱紧导轨20,在分别提升导轨20和架体30时,导轨20和架体30均沿上下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导轨20可以但不仅限于为h型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工字钢等,在此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见图1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销轴54。该销轴54可贯穿挂墙件50及附墙支座10,从而实现挂墙件50与附墙支座10的可拆卸连接。如此,需要将挂墙件50与附墙支座10分离时,只需拔出该销轴54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具体到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耳板112开设有对应的第一贯穿孔,两个第二耳板52开设有对应的第二贯穿孔。销轴54可穿设于两个第一耳板112的第一贯穿孔及两个第二耳板52的第二贯穿孔,从而实现了挂墙件50与附墙支座10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贯穿孔可为腰型孔,从而方便将第二贯穿孔与第一贯穿孔对齐,便于销轴54的插入。

图15示出了一实施例中架体顶墙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架体顶墙装置60。该架体顶墙装置60设置于架体30,用于调节架体30与墙体a之间的距离。如此,有利于调节架体30的垂直度。

一些实施例中,架体顶墙装置60包括第一安装座61及第一顶杆62。第一安装座61安装于架体30。第一顶杆62螺纹连接于第一安装座,且用于与墙体a相抵。如此,由于第一顶杆62螺纹连接于第一安装座61,因而可通过旋转第一顶杆62来调节架体30与墙体a之间的间距,以保证架体30的垂直度。优选地,第一安装座61安装于架体30的底部,尽可能地减小架体顶墙装置60所承受的力,便于转动第一顶杆62而调节架体30的垂直度。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顶杆62为螺杆,第一安装座61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一顶杆6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相对的另一端用于与墙体a相抵。

具体到实施例中,架体顶墙装置60还包括第一顶墙板63,第一顶墙板63固定连接于第一顶杆62的一端,用于与墙体a相抵。如此,第一顶墙板63的设置增大了与墙体a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架体顶墙装置60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架体顶墙装置60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三导向槽640,导轨20滑动配合于该第三导向槽640。如此,进一步使得在提升架体30或导轨20时,保证架体30沿导轨20滑动(即沿上下方向滑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架体顶墙装置60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座61一侧的两个第三耳板64,两个第三耳板64相对设置,以在两个第三耳板64之间形成第三导向槽640。进一步地,每一第三耳板64朝向另一第三耳板6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限位板65,两个第三限位板65沿水平方向布设,两个第三限位板65之间形成供导轨20沿上下方向穿设的第三滑槽650,从而保证提升架体30或导轨20时,架体30只能沿上下方向相对导轨20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20可为h型钢,导轨20朝向架体30一侧的翼缘22穿设于第三滑槽650。如此,使得架体30抱紧导轨20,在分别提升导轨20和架体30时,架体30导轨20只能在上下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导轨20可以但不仅限于为h型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工字钢等,在此不作限定。

图12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防坠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中防坠装置80的配合件82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12中防坠装置80的配合件82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见图12、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防坠装置80,防坠装置80包括装置本体81及配合件82。

导轨20具有多个防坠部26(见图6及图7),多个防坠部26沿导轨20的纵长方向(即上下方向)间隔布设。装置本体81安装于架体30。配合件82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装置本体81。并且,在配合件82绕第二轴线转动过程中,配合件82的相对两端分别可与防坠部26配合,以防止架体30坠落(即架体30相对导轨20向下移动)或导轨20坠落(即导轨20相对架体30向下移动)。如此,可分别通过配合件82的相对两端与防坠部26相配合,从而阻止架体30相对导轨20向下移动,即防止架体30坠落;或者阻止导轨20相对架体30向下移动,即防止导轨20坠落。可选地,第二轴线可平行于水平面。

具体到实施例中,限位部24及防坠部26分别位于导轨20的相对两侧,以便于分别与制动件12及配合件82相配合。

具体到实施例中,配合件82在绕第二轴线转动过程中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配合件82处于第一位置时,配合件82的一端可与导轨20的防坠部26相配合,以阻止架体30相对导轨20向下移动,即在提升架体30的过程中防止架体30发生坠落事故。

当配合件82处于第二位置时,配合件82的相对的另一端可与导轨20的防坠部26相配合,以阻止导轨20相对架体30向下移动,即在提升导轨20的过程中防止导轨20发生坠落事故。

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提升架体30时,首先将配合件82转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再对架体30进行提升,从而可有效防止架体30坠落。在需要提升导轨20时,首先将配合件82转动至第二位置,然后再对导轨20进行提升,从而可有效防止导轨20坠落。

具体到实施例中,配合件82包括第一端820及与该第一端820相对的第二端822。

当配合件82处于第一位置时,配合件82的第一端820可与防坠部26的顶部相抵,从而防止架体30相对导轨20向下移动。配合件82的第二端822与装置本体81相抵,以阻止配合件82继续转动,使得配合件82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一端820与防坠部26的顶部抵接更加稳定,提升防坠装置80的防坠效果。

当配合件82处于第二位置时,配合件82的第二端822可与防坠部26的底部相抵,从而防止导轨20相对架体30向下移动。配合件82的第一端820与装置本体81相抵,以阻止配合件82继续转动,使得配合件82保持在第二位置,第二端822与防坠部26的底部抵接更加稳定,提升防坠装置80的防坠效果。可选地,防坠部26可为凸块。

进一步地,配合件82与装置本体8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端820与第二端822之间。

具体到实施例中,防坠装置80还包括第二转轴83,该第二转轴83可旋转地连接用于装置本体81,配合件82固定连接于该第二转轴83。如此,实现了配合件82可转动地连接于装置本体81。进一步地,防坠装置80还包括操作柄84及第二弹性件85。操作柄84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83,第二弹性件85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操作柄84与装置本体81,以提供使操作柄84带动第二转轴83沿预设方向转动的预紧力。如此,第二弹性件85的设置有利于使得配合件8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配合件82与防坠部26保持配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转轴83的轴线即为第二轴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预设方向并不是指唯一的一个特定方向,而是根据配合件82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当配合件82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预设方向是配合件82的第一端820朝向导轨20转动,且第二端822朝向装置本体81转动的方向。当配合件82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预设方向是配合件82的第一端820朝向装置本体81转动,且第二端822朝向导轨20转动的方向。

在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件82处于第二位置,此时,预设方向为绕第二转轴83的逆时针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装置本体81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四导向槽8100,导轨20滑动配合于该第四导向槽8100,以使导轨20可沿第四导向槽8100滑动。如此,在提升架体30或导轨20的过程中,对架体30和导轨20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

具体到实施例中,装置本体81包括第一安装板812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板812一侧的防坠盒810。第一安装板812固定连接于架体30。第四导向槽8100形成于防坠盒810远离第一安装板812的一侧,且具有与防坠盒810的内腔连通的开口8102。配合件82设置于防坠盒810的内腔内,并可由该开口8102伸入第四导向槽8100内,且与防坠部26配合。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转轴83贯穿防坠盒810设置,且相对防坠盒810可转动。操作柄84设置于第二转轴83穿出防坠盒810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导轨20可为h型钢,导轨20的一个翼缘22穿设于该第四导向槽8100,以使防坠件16抱紧导轨20。需要说明的是,导轨20可以但不仅限于为h型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工字钢等,在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导轨顶墙装置70,导轨顶墙装置70设置于导轨20,用于调节导轨20与墙体a之间的距离。如此,有利于保证导轨20的垂直度。

一些实施例中,导轨顶墙装置70包括第二顶杆71及顶墙帽72。第二顶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轨20,相对的另一端与顶墙帽72螺纹连接,以使旋转顶墙帽72时顶墙帽72可沿第二顶杆71的纵长方向移动。顶墙帽72用于与墙体a相抵。如此,可通过旋转顶墙帽72来调节导轨20与墙体a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保证导轨20的垂直度。优选地,第二顶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轨20的底端。如此,尽可能地减小了第二顶杆71及顶墙帽72所承受的力,便于通过转动顶墙帽72来进行调节。

具体到实施例中,导轨顶墙装置70还包括第二安装座73,第二安装座73固定连接于导轨20,第二顶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座7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顶杆71与第二安装座73的固定连接和第二安装座73与导轨20的固定连接可采用例如焊接、螺纹紧固件(螺栓和螺母)等方法。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其它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见图8、图9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机构本体41包括第三安装座410、上述链轮系及驱动件411。导轨20沿其延伸方向安装有上链轮44a及下链轮44b。第三安装座410固定连接于架体30,链轮系安装于第三安装座410。驱动件411安装于第三安装座410,用于驱动链轮系转动。提升链42绕制于链轮系与上链轮44a和下链轮44b之间。如此,可通过驱动件411驱动链轮系转动,从而通过提升链42驱动导轨或架体作提升运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链轮系包括主动链轮416及从动链轮417。主动链轮416安装于驱动件411的输出轴,从动链轮417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安装座410。提升链4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安装座410,另一端依次绕制于上链轮44a、主动链轮416、从动链轮417及下链轮44b,并固定连接于第三安装座410,形成环链。如此,可通过驱动件411的输出轴正转或反转,使得链轮系通过提升链42提升导轨或架体。

具体到实施例中,机构本体41还包括第二安装板414,主动链轮416与从动链轮417的转轴安装于第二安装板414与第三安装座410之间。如此,有利于提升主动链轮416和从动链轮417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到实施例中,机构本体41还包括减速器413,减速器413固定连接于第三安装座410,且传动连接于驱动件411与主动链轮416之间。减速器413用于将驱动件411输出的转速转化为所需的转速,并带动主动链轮416以所需的转速转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上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包括上安装座47a、上安装杆46a、上配合件48a及上安装支架45a。

上安装座47a固定连接于导轨20的上部,上链轮44a可转动地连接于上安装支架45a,上安装杆46a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安装支架45a,相对的另一端贯穿上安装座47a并与上配合件48a连接,以将上安装杆46a固定于上安装座47a。如此,实现了上链轮44a的安装,且可通过调节上配合件48a相对上安装杆46a的位置来调节上链轮44a的安装高度。可选地,上配合件48a可为调节螺母。上安装杆46a为螺杆。

具体到实施例中,防护架还包括下安装机构,下安装机构包括下安装座47b、下安装杆46b、下配合件48b及下安装支架45b。

下安装座47b固定连接于导轨20的下部,下链轮44b可转动地连接于下安装支架45b,下安装杆46b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支架45b,相对的另一端贯穿下安装座47b并与下配合件48b连接,以将下安装杆46b固定于下安装座47b。如此,实现了下链轮44b的安装,且可通过调节下配合件48b相对下安装杆46b的位置来调节下链轮44b的安装高度。可选地,下配合件48b可为调节螺母。下安装杆46b为螺杆。

请一并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架体30包括内侧架31及与内侧架31相对设置的外侧架32。内侧架31包括多个内侧立柱,每一内侧立柱固定于横向设置的内侧桁架,以使内侧架形成整体。外侧架32包括多个外侧立柱,每一外侧立柱固定于横向设置的外侧桁架320,以使外侧架32形成整体。

具体到实施例中,内侧架31与外侧架32之间还设置有走道板33及x型支撑架34。x型支撑架34位于走道板33的下方,保证走道板33的安装稳固性。可选地,走道板33可包括多个,多个走道板33沿上下方向间隔布设。每一走道板的下方均设置有x型支撑架34。

具体到实施例中,外侧架32上还固定安装有多个网框,以进一步加固外侧架3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