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9767发布日期:2020-06-26 20:2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维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



背景技术:

开关机构检查、操作、维护是变电站常见的工作之一,由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开关机构一般距离地面2.5米,一般身高达不到正常操作高度,此时需要在开关机构下方放置一定高度的垫板,用以弥补身高不足。目前,变电站内常用的垫板为60厘米左右高度的“阶梯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阶梯凳体积较小,导致不够平稳,容易发生相对移动。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下方长时间固定操作凳,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造成整个操作过程耗时费力、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阶梯凳使用时耗时费力,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使用,省时省力的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

一种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包括:

至少两根沿第一方向纵长布设的第一支撑杆,且至少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节,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支撑端;

至少两根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在第三方向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至少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纵长方向的长度可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杆沿其纵长方向具有第二支撑端,所述第二支撑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端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端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纵长方向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

多个踩踏板,所述踩踏板连接于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多个所述踩踏板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用于形成多级阶梯;

支撑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端,以使所述支撑框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框具有一支撑位;

支撑板,装设于所述支撑位,用于形成工作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

通过设置上述的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支撑板装设在支撑框的支撑位中,而支撑框是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支撑,操作人员可站在支撑板上进行操作。同时第二支撑杆的第二支撑端与第一支撑杆的距离最近,且第二支撑端与第一支撑端对应,而支撑框是连接在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如此,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支撑在地面上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地面的支撑面积大于支撑框的面积,也就是形成一下面大上面小的结构,降低了工作架的重心,使得工作架更加的稳定的放置的地面上,无需操作人员预先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防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踩踏板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防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还包括多个移动件,其中一部分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框的一端,其中另一部分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以使所述工作架可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用于使得所述移动件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还包括两个扶手件,两个所述扶手件连接于沿第二方向位于外侧的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所述扶手件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还包括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框,且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护栏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

一种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包括:

至少两根沿第一方向纵长布设的第一支撑杆,且至少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节,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支撑端;

至少两根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在第三方向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至少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纵长方向的长度可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杆沿其纵长方向具有第二支撑端,所述第二支撑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端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端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纵长方向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

多个踩踏板,所述踩踏板连接于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多个所述踩踏板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用于形成多级阶梯,所述踩踏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端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防滑槽;

支撑框,一端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端,以使所述支撑框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框具有一支撑位;

支撑板,装设于所述支撑位,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踩踏板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防滑槽,用于形成工作平台;

两个扶手件,连接于沿第二方向位于外侧的两根第二支撑杆,且所述扶手件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

护栏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护栏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方向延伸;

多个移动件,其中一部分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框的一端,其中另一部分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以使所述工作架可移动;

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用于使得所述移动件固定;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工作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10,包括至少两根第一支撑杆12、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杆14、多个踩踏板16、支撑框18及支撑板19。

第一支撑杆12沿第一方向纵长布设,且至少两根第一支撑杆12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第一支撑杆12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节,且第一支撑杆12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支撑端。

第二支撑杆14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二支撑杆14在第三方向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12平行,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杆14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第二支撑杆14沿第二支撑杆14的纵长方向的长度可调节,第二支撑杆14沿第二支撑杆14的纵长方向具有第二支撑端,第二支撑端与第一支撑端对应,且第二支撑端靠近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4沿其纵长方向的另一端远离第一支撑杆12。

支撑框18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端,以使支撑框18支撑于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4之间,支撑框18具有一支撑位;支撑板19装设于支撑位,用于形成工作平台。

踩踏板16连接于两根相邻的第二支撑杆14之间,且多个踩踏板16沿第二支撑杆14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用于形成多级阶梯。

其中,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具体到图1中,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为左右方向。

通过设置上述的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支撑板19装设在支撑框18的支撑位中,而支撑框18是通过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4支撑,操作人员可站在支撑板19形成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操作。同时第二支撑杆14的第二支撑端与第一支撑杆12的距离小于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2的距离,且第二支撑端与第一支撑端对应,而支撑框18是连接在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如此,将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4支撑在地面上时,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4在地面的支撑面积大于支撑框18的面积,也就是形成一下面大上面小的结构,降低了工作架的重心,使得工作架更加的稳定的放置的地面上,无需操作人员预先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

同时,沿第二支撑杆14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多个踩踏板16以形成多级阶梯,操作人员可通过多级阶梯登上支撑板19形成工作平台,方便了操作人员工作,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4均是沿其纵长方向的长度可调节,以使得该工作平台与地面的距离可调,从而使得该工作架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工作情况,提高了该工作架的通用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4是各自沿其纵长方向的长度可调节,第一支撑杆12的纵长方向和第二支撑杆14的纵长方向是不同的,而支撑框18连接于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第二支撑杆14调节时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变化是与第一支撑杆12调节时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变化相同的,以确保支撑框18的高度能稳定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架还包括多个移动件11,其中一部分移动件11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2远离支撑框18的一端,其中另一部分移动件11连接于第二支撑杆14远离支撑框18的一端,以使工作架可移动。进一步地,工作架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设置于移动件11,用于使得移动件11固定。

具体地,移动件11为万向轮,万向轮上设有卡槽,锁紧件可卡接于卡槽,当需要移动工作架时,使锁紧件脱离卡槽,从而万向轮解锁;当需要是工作架固定不动时,将锁紧件卡接于卡槽,从而使得万向轮锁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2包括第一固定部122及第一滑动部124,第一固定部122及第一滑动部124均沿第一方向纵长布设,第一固定部122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且第一固定部122具有一滑动腔,第一滑动部124沿第一方向滑设于第一滑动腔,且从第一固定部122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支撑端为第一滑动部124远离第一固定部122的一端。如此,以实现第一支撑杆1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122远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连接孔,第一滑动部124远离第一支撑端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一滑动部124上的多个连接孔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布设,第一滑动部124在第一滑动腔内滑动时,第一滑动部124上的多个连接孔会依次和第一固定部122上的连接孔对应,工作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可穿设于第一固定部122及第一滑动部124上的连接孔,以使第一滑动部124相对第一固定部122可固定。如此,在需要调节高度时可使得第一滑动部124上的不同的连接孔与第一固定部122上的连接孔对应,然后将第一固定件穿设于两个连接孔。具体地,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一滑动部124均为不锈钢方管。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由于该工作架在实际应用中,虽然需要进行高度调节,但是高度调节的范围不大,因此对应第一滑动部124上的连接孔的数量及连接孔之间的距离同样不需要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14包括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滑动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滑动部均沿第二支撑杆14纵长方向布设,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且第二固定部具有一滑动腔,第二滑动部沿第二支撑杆14纵长方向滑设于第二滑动腔,且从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端为第二滑动部远离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如此,以实现第二支撑杆14在其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可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撑杆14的设置形式与第一支撑杆12的设置形式相同,同样是在第二固定部开设一个连接孔,在第二滑动部开设多个连接孔,且工作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是穿设于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滑动部的连接孔的,也是用于使第二滑动部相对第二固定部固定。

当然,为了保证第二支撑杆14长度调节时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和第一支撑杆12的长度变化同步,则需要对第二滑动部上的多个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滑动部124上的多个连接孔之间的距离进行区别。例如,结合图1进行说明,如果第二支撑杆14与地面的角度是60度,则根据勾股定理,第一支撑杆12调节长度√3单位长度,则第二支撑杆14调节的长度则应该是2单位长度,对应孔间距的比例也是如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2的数量为两根,第二支撑杆14的数量对应也是两根。具体地,两根第一支撑杆12和两根第二支撑杆14围设形成的框架结构沿第二方向的视图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沿第三方向的视图的形状为矩形。可以理解为当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4均是同规格的钢管时,第二支撑杆14在第三方向上的正投影是与第一支撑杆12重合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架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支撑杆12之间,且多个第一紧固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进一步地,工作架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13,第二紧固件13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4之间,且多个第二紧固件13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如此,可有效地提高支撑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工作架的稳定性。具体地,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为固定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踩踏板16部分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另一部分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部124和第二滑动部之间,而当滑动部(第一滑动部124和第二滑动部)相对固定部(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滑动时,滑动部上的踩踏板16与固定部上的踩踏板16之间的间距会拉开。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说明,该工作架的调节范围不大,因此可以不对踩踏板16进行区别设置。

当然,也可以是在该工作架高度最低时,使得滑动部上高度最低的一块踩踏板16与固定部上高度最高的一块踩踏板16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小于其他踩踏板16之间的间距,或者使得两块踩踏板16相接触,但是需要保证滑动部上的踩踏板16高于固定部上的踩踏板16。如此,当滑动部滑动,高度上升时,滑动部上高度最低的一块踩踏板16和固定部上高度最高的一块踩踏板16之间的间距是在逐渐拉大,而其他的踩踏板16是固定的,间距均是相同的,从而避免出现两块相邻的踩踏板16之间的间距过大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架还包括两个扶手件15,两个扶手件15连接于沿第二方向位于外侧的两根第二支撑杆14,且扶手件15朝向第二支撑杆14的正投影与第二支撑杆14平行。扶手件15是用于在操作人员登上工作架的过程中提供给操作人员手扶位置,在方便操作人员登上工作架的同时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踩踏板16和支撑板19相互平行。类似于常规的多级台阶的结构,支撑板19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台阶,每一级台阶均是平行的。进一步地,踩踏板16朝向支撑板19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防滑槽,而支撑板19远离踩踏板16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防滑槽。如此,避免操作人员在登上工作架或者在工作架上工作室滑倒,提高了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架还包括护栏结构17,护栏结构17连接于支撑框18,且沿第一方向设置,护栏结构17朝远离第一支撑杆12及第二支撑杆14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护栏结构17就是类似于常规的护栏,用于保证操作人员在工作架上的安全。具体地,护栏结构17环绕支撑框18设置,且护栏结构17的两端是两个扶手件15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框18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上方具有一矩形的支撑位,支撑板19也是一与矩形的支撑位对应的矩形板,矩形支撑板19装设在矩形的支撑位,以形成用于供操作人员踩踏的工作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支撑框18、紧固件、护栏结构17及扶手件15均是不锈钢方管,而支撑板19则是不锈钢钢板。当工作架处于最高高度时,第一支撑杆12的高度为1.4米,护栏结构17的高度为0.8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工作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底部设有万向轮及锁紧件,方便工作架的移动及固定;

2)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降低了重心,提高了稳定性,无需花费较多时间固定,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高度可调节,提高了通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