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027发布日期:2020-05-20 00: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



背景技术: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土层相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底层房间的荷载,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防潮、防水、保暖、耐磨的性能。地层和建筑物室外场地有密切的关系,要处理好地坪与平台、台阶及建筑物沿边场地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场地交接明确,整体和谐。

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的内涝,再如,在雨水过后,公园的人行步道的混凝土路面大量积水,造成雨后市民游玩不便,同时防滑性能较差,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包括基面素地、粗石层、细石层、下层混凝土、填充体、膨胀槽、上层混凝土、陶瓷颗粒层、封闭剂层和防滑凸起,所述基面素地的上方设置粗石层,并且基面素地进行夯实,并在粗石层的上方设置细石层,由细石层进行铺平,同时在细石层的上方设置下层混凝土,并且下层混凝土的上端面压有膨胀槽,所述填充体设置在膨胀槽内,并与膨胀槽配合,并在下层混凝土和填充体的上方铺置上层混凝土,上层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配合,同时在上层混凝土的上方设置陶瓷颗粒层,陶瓷颗粒层的上方设置封闭剂层,另在陶瓷颗粒层的上端面设置防滑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层混凝土和上层混凝土采用是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成的透水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膨胀槽若干,截面呈度等腰三角结构,底部作圆弧处理,跨距范围为20~3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体若干,水平并列铺设,并采用砂石颗粒进行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凸起若干,并呈矩形分布,并且防滑凸起底面直径范围为1~5毫米高度范围为0~3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膨胀槽和填充体配合对混凝土整体结构预留膨胀间隙,提高混凝土的稳定,使用寿命更高;采用陶瓷颗粒平铺,进行防滑耐磨处理,并由防滑凸起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面素地1、粗石层2、细石层3、下层混凝土4、填充体5、膨胀槽6、上层混凝土7、陶瓷颗粒层8、封闭剂层9和防滑凸起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包括基面素地1、粗石层2、细石层3、下层混凝土4、填充体5、膨胀槽6、上层混凝土7、陶瓷颗粒层8、封闭剂层9和防滑凸起10,所述基面素地1的上方设置粗石层2,并且基面素地1进行夯实,并在粗石层2的上方设置细石层3,由细石层3进行铺平,同时在细石层3的上方设置下层混凝土4,并且下层混凝土4的上端面压有膨胀槽6,如此通过膨胀槽6对下层混凝土4预留膨胀间隙,提高下层混凝土4的稳定,使用寿命更高,所述填充体5设置在膨胀槽6内,并与膨胀槽6配合,并在下层混凝土4和填充体5的上方铺置上层混凝土7,上层混凝土7与下层混凝土4配合,同时在上层混凝土7的上方设置陶瓷颗粒层8,陶瓷颗粒层8的上方设置封闭剂层9,另在陶瓷颗粒层8的上端面设置防滑凸起10,如此通过陶瓷颗粒平铺,进行防滑耐磨处理,并由防滑凸起10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

所述下层混凝土4和上层混凝土7均采用是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成的透水混凝土。

所述膨胀槽6若干,截面呈45度等腰三角结构,底部作圆弧处理,跨距范围为20~30毫米。

所述填充体5若干,水平并列铺设,并采用砂石颗粒进行填充。

所述防滑凸起10若干,并呈矩形分布,并且防滑凸起10底面直径范围为1~5毫米高度范围为0~3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基面素地1的上方依次铺设粗石层2、细石层3和下层混凝土4,并在下层混凝土4上端面压制膨胀槽6,碰着槽6铺设填充体5,随后在对下层混凝土4和填充体5的上方铺设上层混凝土7,进行封闭,即可为混凝土整体结构预留膨胀间隙,提高混凝土整体的稳定,使用寿命更高,另在上层混凝土7的上方铺设陶瓷颗粒8,并设置防滑凸起10,进行防滑耐磨处理,最后喷涂封闭剂层9即可,防滑性能更加优异。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包括基面素地、粗石层、细石层、下层混凝土、填充体、膨胀槽、上层混凝土、陶瓷颗粒层、封闭剂层和防滑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素地的上方设置粗石层,并且基面素地进行夯实,并在粗石层的上方设置细石层,由细石层进行铺平,同时在细石层的上方设置下层混凝土,并且下层混凝土的上端面压有膨胀槽,所述填充体设置在膨胀槽内,并与膨胀槽配合,并在下层混凝土和填充体的上方铺置上层混凝土,上层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配合,同时在上层混凝土的上方设置陶瓷颗粒层,陶瓷颗粒层的上方设置封闭剂层,另在陶瓷颗粒层的上端面设置防滑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混凝土和上层混凝土采用是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成的透水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槽若干,截面呈度等腰三角结构,底部作圆弧处理,跨距范围为20~3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若干,水平并列铺设,并采用砂石颗粒进行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若干,并呈矩形分布,并且防滑凸起底面直径范围为1~5毫米高度范围为0~3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滑的地坪结构,包括基面素地和填充体,所述基面素地的上方设置粗石层,并且基面素地进行夯实,并在粗石层的上方设置细石层,所述填充体设置在膨胀槽内,并与膨胀槽配合,并在下层混凝土和填充体的上方铺置上层混凝土,上层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膨胀槽和填充体配合对混凝土整体结构预留膨胀间隙,提高混凝土的稳定,使用寿命更高;采用陶瓷颗粒平铺,进行防滑耐磨处理,并由防滑凸起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紫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