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清洁式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937发布日期:2020-05-29 12: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清洁式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清洁式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幕墙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是不具有承担主体结构重量功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幕墙从用途上可分为:建筑幕墙、构件式建筑幕墙、单元式幕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全玻幕墙、点支承玻璃幕墙等。幕墙具有质量轻、设计灵活、抗震能力强、系统化施工、现代化以及更新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目前,公告号为cn2070632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元式的随机组合装饰幕墙,其设置于主体墙面的外围,所述幕墙包括柱体结构的第一幕墙单元和第二幕墙单元,所述柱体结构的任一竖直边相平行,使得所述第一幕墙单元和所述第二幕墙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紧密衔接,所述第一幕墙单元垂直倒置形成第三幕墙单元,所述第二幕墙单元垂直倒置形成第四幕墙单元,所述第一幕墙单元、所述第二幕墙单元、所述第三幕墙单元和所述第四幕墙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依照由左到右的预定次序排列形成若干个幕墙单元组,所述幕墙由若干个所述幕墙单元组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随机排列组合而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多个幕墙单元组合成幕墙结构,由于幕墙结构设置在主体墙面的外围,幕墙结构上容易沾染灰尘,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尘污堆积,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室内的光线和视野。现有的幕墙清洁方式多是人工清洁,人工清洁往往需要高空作业,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危险系数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清洁式幕墙,其具有自动清洁幕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清洁式幕墙,包括第一幕墙单元以及水平设置在第一幕墙单元一侧的第二幕墙单元,所述第一幕墙单元以及第二幕墙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幕墙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幕墙单元上设置有自清洁组件,所述自清洁组件包括顶端与第一空腔顶端的内壁转动连接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螺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的底部并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套设在螺杆上并与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两个对称的侧壁上并水平延伸至分隔块外部的转动杆、套设连接在转动杆周侧壁上的刷毛套以及覆盖在刷毛套上并与第一幕墙单元与第二幕墙单元的表面相抵触的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螺杆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套设在螺杆上的第一滑块受到螺杆的转动力作用,由于第一滑块受到两根水平延伸至分隔块外部的转动杆的限位作用,从而将螺杆的转动力转化为自身沿螺杆长度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升降,以此使得套设在转动杆上的刷毛套上的刷毛对第一幕墙单元以及第二幕墙单元的表面进行清洁,从而避免第一幕墙单元与第二幕墙单元上堆积尘污而影响室内的光线和视野,同时避免人工清洁带来安全隐患以及较高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以及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底部的第二电机、套设在第二电机驱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以及位于主动锥齿轮的两侧并分别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转动杆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主动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以此驱动转动杆自转,传动组件的设置使得转动杆在做升降运动的同时实现自转,转动杆的自转力施加至第一幕墙单元与第二幕墙单元的表面,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此提高了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块在做升降运动时,限位块沿限位槽滑移,一方面降低了第一滑块与空腔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以此减轻了第一滑块与空腔内壁的磨损,另一方面为第一滑块提供支撑,从而提高了第一滑块做升降运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杆贯穿的通口,所述通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环绕所述通口一圈的环形槽,所述转动杆的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环形槽转动配合的环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块与环形槽的设置在不影响转动杆转动的情况下,用于为转动杆限位,由于转动杆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环形块与环形槽的设置避免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跑位,以此提高转动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幕墙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幕墙单元远离所述分隔块的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条形块,所述条形块靠近所述分隔块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配合有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转动配合的第二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块的设置用于为转动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提供支撑,以此提高转动杆升降时的稳定性;第二滑块与转动杆同时升降,且第二滑块自身受到滑槽的限位作用,从而提高第二滑块升降时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所述第二滑块的高度方向将其贯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用于为第二滑块升降时限位,避免第二滑块歪斜,以此进一步提高第二滑块升降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卡孔,所述刷毛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的卡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套与转动杆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以此提高了刷毛清洗或更换时的便利性,从而始终确保刷毛对第一幕墙单元与第二幕墙单元的清洁效果;卡头与卡孔的卡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节约了安装刷毛套所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刷毛套两端的背面以及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粘贴配合的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魔术贴粘贴的方式将刷毛套的两端与转动杆的两端粘贴,以此为刷毛套加固,从而提高了转动杆自转时刷毛套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自清洁组件的设置对第一幕墙单元以及第二幕墙单元的表面进行清洁,从而避免第一幕墙单元与第二幕墙单元上堆积尘污而影响室内的光线和视野,同时避免人工清洁带来安全隐患以及较高的成本;

2.传动组件的设置使得转动杆在做升降运动的同时实现自转,转动杆的自转力施加至第一幕墙单元与第二幕墙单元的表面,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此提高了清洁效果;

3.第二滑块的设置用于为转动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提供支撑,以此提高转动杆升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幕墙单元;2、第二幕墙单元;3、分隔块;31、第一空腔;311、限位槽;4、自清洁组件;41、螺杆;42、第一电机;43、第一滑块;431、第二空腔;432、限位块;44、转动杆;441、环形块;442、卡孔;45、刷毛套;451、卡头;452、魔术贴;46、刷毛;5、传动组件;51、第二电机;52、主动锥齿轮;53、从动锥齿轮;6、通口;61、环形槽;7、条形块;71、条形槽;711、第二滑块;71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清洁式幕墙,包括第一幕墙单元1以及第二幕墙单元2。第一幕墙单元1水平设置在第二幕墙单元2的一侧,且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组成幕墙单元组,幕墙由多个幕墙单元组组合而成。

参照图1,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块3,分隔块3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其高度与第一幕墙单元1的高度相同,其宽度大于第一幕墙单元1的宽度。分隔块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1,第一空腔31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11,限位槽311截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第一空腔31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一空腔31内以及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上设置有自清洁组件4,自清洁组件4包括螺杆41、第一电机42、第一滑块43、转动杆44、刷毛46套45以及刷毛46。螺杆41的顶端与空腔顶端的内壁转动连接,螺杆41垂直设置在第一空腔31中。第一电机42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31的底部,并与螺杆41转动连接;第一电机42用于驱动螺杆41转动。第一滑块43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套设连接在螺杆41上,并与螺杆41螺纹配合。第一滑块4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32,限位块432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与限位槽311滑移配合;一方面降低了第一滑块43与空腔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以此减轻了第一滑块43与空腔内壁的磨损,另一方面为第一滑块43提供支撑,从而提高了第一滑块43做升降运动时的稳定性。转动杆44为圆形杆状结构,有两根,两根转动杆44水平对称设置在第一滑块43的两侧,并与第一滑块43转动连接;转动杆44远离第一滑块43的一端延伸至分隔块3的外部。刷毛套45套设连接在转动杆44上,刷毛46覆盖在刷毛套45的表面,刷毛46分别与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相抵触,从而对两者的表面进行清洁。

参照图2,第一滑块4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431,第二空腔431截面为长方形,第一空腔31以及第二空腔431内设置有传动组件5,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电机51、主动锥齿轮52以及从动锥齿轮53。第二电机51位于第一空腔3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43的底部,用于驱动转动杆44转动。主动锥齿轮52套设固定在第二电机51的驱动轴上,受第二电机51的驱动而转动。从动锥齿轮53有两个,两个从动锥齿轮53对称啮合于主动锥齿轮52的两侧,随主动锥齿轮52的转动而转动;两个从动锥齿轮53分别套设固定在两根转动杆44的端部。结合图1所示,启动第二电机51,主动锥齿轮52在第二电机51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53转动,以此驱动转动杆44自转,传动组件5的设置使得转动杆44在做升降运动的同时实现自转,转动杆44的自转力施加至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的表面,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此提高了清洁效果。

参照图2,第二空腔431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口6,通口6沿第一滑块43的壁厚方向贯穿第一滑块43;转动杆44由通口6穿设出第一滑块43。通口6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61,环形槽61截面为圆环形,环绕通口6内壁的一周设置。转动杆44的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块441,环形块441截面为圆环形,与环形槽61转动配合。环形块441与环形槽61的设置在不影响转动杆44转动的情况下,用于为转动杆44限位,由于转动杆44与第一滑块43转动连接,环形块441与环形槽61的设置避免转动杆44在转动过程中跑位,以此提高转动杆44转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3,转动杆44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卡孔442,多个卡孔442截面为圆形,并沿转动杆44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刷毛套4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头451,卡头451为球状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卡头451的直径略大于卡孔442的直径,并与卡孔442卡接配合;卡头451与卡孔442的卡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节约了安装刷毛套45所需的时间。结合图1所示,刷毛套45与转动杆44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以此提高了刷毛46清洗或更换时的便利性,从而始终确保刷毛46对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的清洁效果。

参照图1,刷毛套45两端的背面以及转动杆4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452,魔术贴452具有良好的粘性,互相粘贴的魔术贴452将刷毛套45的两端封闭,并为刷毛套45加固,从而提高了转动杆44自转时刷毛套45的稳定性。

参照图1,第一幕墙单元1以及第二幕墙单元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条形块7,条形块7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其高度与第一幕墙单元1的高度相同;条形块7位于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远离分隔块3的一端。条形块7靠近分隔块3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71,条形槽71截面为长方形,沿条形块7的高度方向分布。结合图2所示,条形槽7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移配合有第二滑块711,第二滑块71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转动杆44远离第一滑块43的一端与第二滑块711的侧壁转动配合。第二滑块711的设置用于为转动杆44提供支撑,以此提高转动杆44升降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条形槽71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12,限位杆712为圆形杆状结构,并沿第二滑块711的高度方向将其贯穿。限位杆712用于为第二滑块711限位,避免第二滑块711在升降时歪斜,以此进一步提高第二滑块711升降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启动第一电机42,螺杆41在第一电机42的驱动下转动,套设在螺杆41上的第一滑块43受到螺杆41的转动力作用,由于第一滑块43受到两根水平延伸至分隔块3外部的转动杆44的限位作用,从而将螺杆41的转动力转化为自身沿螺杆41长度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带动转动杆44升降,以此使得套设在转动杆44上的刷毛套45上的刷毛46对第一幕墙单元1以及第二幕墙单元2的表面进行清洁,从而避免第一幕墙单元1与第二幕墙单元2上堆积尘污而影响室内的光线和视野,同时避免人工清洁带来安全隐患以及较高的成本。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