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6054发布日期:2020-06-23 20:5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防护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大量节约人工及资源、同时很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等诸多优点,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目前建筑发展的方向,现有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导致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的抗震性能较差,且不具备保温隔音的功能,为此,提出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以此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包括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连接处设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阻尼器,所述减震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碟簧,所述碟簧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隔音保温板,所述隔音保温板的内部设有聚氨酯泡沫层和吸音棉层,所述隔音保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共设置四个,且两个所述定位柱为一组,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相侧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减震柱的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和所述混凝土墙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减震阻尼器、所述螺纹柱、所述碟簧和所述限位板共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减震阻尼器、所述螺纹柱、所述碟簧和所述限位板分别沿着所述减震柱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说,所述螺纹柱的外侧壁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说,两组所述减震阻尼器、所述螺纹柱、所述碟簧和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隔音保温板和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聚氨酯泡沫层位于所述吸音棉层的顶部,且所述聚氨酯泡沫层和所述吸音棉层通过粘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外板的内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贯穿于所述外板的外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墙体与底板之间设置减震柱,减震柱的两端均设置减震阻尼器,使减震阻尼器对混凝土墙体与底板之间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再通过在减震阻尼器上设置螺纹柱,螺纹柱的外侧设置碟簧,使螺纹柱和碟簧对减震阻尼器进行支撑,在减震阻尼器受力时,使碟簧对减震阻尼器上的力进一步缓冲,从而达到提升防护墙板的抗震性;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安装隔音保温板,隔音保温板的内部设有聚氨酯泡沫层和吸音棉层,聚氨酯泡沫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吸音棉层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使聚氨酯泡沫层和吸音棉层分别进行保温和隔音的工作,从而使防护墙板具有保温和隔音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1、混凝土墙体;11、定位柱;2、固定板;3、底板;4、减震柱;41、限位块;42、减震阻尼器;43、螺纹柱;431、螺母;44、碟簧;45、限位板;5、隔音保温板;51、聚氨酯泡沫层;52、吸音棉层;6、外板;61、滑条;6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中;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防护墙板,包括混凝土墙体1,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与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连接处设有减震柱4,所述减震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阻尼器42,所述减震阻尼器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43,所述螺纹柱4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碟簧44,所述碟簧44的顶部设有限位板45,所述底板3的顶部安装有隔音保温板5,所述隔音保温板5的内部设有聚氨酯泡沫层51和吸音棉层52,所述隔音保温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板6。

本实施例中,减震阻尼器42的型号为zd。

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共设置四个,且两个所述定位柱11为一组,所述定位柱11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外侧壁相侧面;混凝土墙体1外侧的定位柱11与安装面连接,对混凝土墙体1进行安装。

所述减震柱4的外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块41,且两个所述限位块41分别位于所述底板3的底部和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顶部;限位块41对减震柱4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减震柱4产生晃动。

所述减震阻尼器42、所述螺纹柱43、所述碟簧44和所述限位板45共设置有两组,且所述减震阻尼器42、所述螺纹柱43、所述碟簧44和所述限位板45分别沿着所述减震柱4对称分布;两组述减震阻尼器42、螺纹柱43、碟簧44和限位板45同时对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

所述螺纹柱43的外侧壁设有螺母431,且所述螺母431与所述螺纹柱43螺纹连接;螺母431和限位板45对碟簧44进行固定。

两组所述减震阻尼器42、所述螺纹柱43、所述碟簧44和所述限位板45分别位于所述隔音保温板5和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内部;两组述减震阻尼器42、螺纹柱43、碟簧44和限位板45分别固定在隔音保温板5和混凝土墙体1的内部。

所述聚氨酯泡沫层51位于所述吸音棉层52的顶部,且所述聚氨酯泡沫层51和所述吸音棉层52通过粘接固定连接;聚氨酯泡沫层51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吸音棉层52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使聚氨酯泡沫层51和吸音棉层52分别进行保温和隔音的工作,从而使防护墙板具有保温和隔音的效果。

所述外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条61,所述外板6的内部设有固定柱62,所述固定柱62贯穿于所述外板6的外侧壁;外板6通过底部的滑条61滑入隔音保温板5的上表面,再将固定柱62插入隔音保温板5内,从而达到对上方外板6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底板3通过固定板2安装至混凝土墙体1的外侧,并将减震柱4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接至底板3和混凝土墙体1内,最后再分别将隔音保温板5和外板6安装至底板3的上方,在对外板6安装时,首先将外板6底部的滑条61滑入隔音保温板5的上表面,再将固定柱62插入隔音保温板5内,从而达到对上方外板6固定的目的,在对混凝土墙体1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混凝土墙体1吊装至安装面,使混凝土墙体1外侧的定位柱11与安装面连接,对混凝土墙体1进行安装,由此完成防护墙体的安装,混凝土墙体1安装完成后,当混凝土墙体1产生振动时,使减震阻尼器42对混凝土墙体1与底板3之间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再通过在减震阻尼器42上碟簧44对减震阻尼器42上的力进一步缓冲,从而达到提升防护墙板的抗震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