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筒仓及其仓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9752发布日期:2020-06-20 14:21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筒仓及其仓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储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粮食筒仓及其仓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粮食的存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目前筒仓直径已经达到32米,大直径筒仓一般采用平底仓形式,筒仓装满粮食卸粮后在仓体底部会堆积大量的余粮,1万吨筒仓粮食依靠自重卸料完毕后剩余粮食约3000吨。筒仓剩余粮食清理完全依靠工人进仓清理,但仓内为密闭空间,视野较差且粮食可能局部结拱堆积到仓壁上,容易发生人员清理的安全事故。为规避风险,需要使用清仓设备进出筒仓卸粮,因此粮食钢板筒仓上急需开设清仓设备用大仓门,但粮食筒仓为冷成型薄壁结构,随意在筒仓仓壁上开大门对筒仓整体结构安全性提出极高的要求。仓门设计不合理,施工麻烦,且会导致结构在环向拉应力等荷载作用下传力不连续,易在仓门处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给安全储粮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粮食筒仓及其仓门,解决了清仓设备和工作人员进出困难,粮食筒仓仓门结构强度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粮食筒仓仓门,包括门楣、门框、外门和内门;所述门楣与门框的外围固定连接;所述门框包括门框横梁以及与门框横梁两端固定连接的门侧立柱,所述门框横梁中央垂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门中立柱;所述外门和内门均安装于门框上,所述内门位于粮食筒仓的仓内侧,所述外门位于粮食筒仓的仓外侧,所述内门上设有圆门。

优选的,所述门框横梁与门侧立柱通过螺栓组装并焊接的形式固定,所述门框横梁、门侧立柱和门中立柱均为h型钢,且h型钢的翼缘板封闭形成箱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门框还包括与所述门侧立柱底端固定连接的门框底板,所述门中立柱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中柱螺栓分别安装于门框横梁和门框底板。

优选的,所述外门为集装箱式压型大门,通过外铰链连接副与门框相连;所述内门由六块内门板通过螺栓拼接而成,通过内铰链连接副与门框相连。

优选的,所述圆门包括圆门框、内圆门、外圆门和螺杆,所述圆门框固定于内门上,所述内圆门和外圆门分别安装于圆门框的两侧,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于内圆门,另一端设有外螺纹且贯穿外圆门,所述螺杆伸出外圆门的部分螺纹连接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外圆门通过连接件与圆门框相连,所述外圆门上设有外把手锁。

优选的,所述内圆门面向外圆门的一侧面设有内把手锁,另一侧面安装有横截面为l形的加强梁。

一种粮食筒仓,包括由波纹筒仓板构成的仓体以及所述粮食筒仓仓门,所述粮食筒仓仓门通过门楣与仓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楣由若干焊接固定的门楣板构成,所述门楣板的一侧为平板结构,另一侧为波纹板结构,所述门楣板的平板结构与门框焊接固定,波纹板结构与波纹筒仓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仓体上设有若干固定于波纹筒仓板的筒仓立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粮食筒仓上设置仓门,方便清仓设备进出,便于高效清理粮食筒仓内的剩余粮食,内门上设有圆门,工作人员可先行进入粮食筒仓,清理仓门附近的剩余粮食,便于整个仓门的开启;

(2)本实用新型中的门框和内门,既是围护构件,又是承重构件,使粮食筒仓在仓门处形成连续整体,仓体内储存的粮食所产生的水平压力主要由门框及内门共同承担;粮食散料对仓壁的竖向摩擦力、仓体受到的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由仓门及波纹筒仓板共同受力承担,结构强度高,安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由仓内向仓外看时内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门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由仓外向仓内看时圆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圆门的俯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由仓内向仓外看时粮食筒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由仓外向仓内看时粮食筒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门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波纹筒仓板;2、筒仓立筋;3、门侧立柱;4、门中立柱;41、固定板;42、中柱螺栓;5、门框横梁;6、门楣;7、内门;71、内铰链连接副;8、外门;81、外铰链连接副;9、圆门框;10、外把手锁;11、手轮;12、连接件;13、加强梁;14、内圆门;15、外圆门;16、门框底板;17、圆门;18、内把手锁;19、螺杆;191、外螺纹;20、连接块;21、波纹板结构;22、平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粮食筒仓仓门,包括门楣6、门框、外门8和内门7;门楣6与门框的外围固定连接;门框包括门框横梁5以及与门框横梁5两端固定连接的门侧立柱3,门框横梁5中央垂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门中立柱4;外门8和内门7均安装于门框上,内门7位于粮食筒仓的仓内侧,外门8位于粮食筒仓的仓外侧,内门7上设有圆门17。

如图1所示,门框还包括与门侧立柱3底端固定连接的门框底板16,门中立柱4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通过中柱螺栓42分别安装于门框横梁5和门框底板16。门中立柱4能够减小内门7的跨度,加强内门7的钢度,同时增加了门框横梁5的竖向支撑点,大幅增加其竖向刚度,确保了门框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门框横梁5与门侧立柱3通过螺栓组装并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强度高;门框横梁5、门侧立柱3和门中立柱4均为h型钢,且h型钢的翼缘板封闭形成箱型结构,其受力能力强于普通仓门使用的槽钢。

如图1、6和7所示,外门8为集装箱式压型大门,由板材压型而成,制作简便,四周配置密封胶条,密封及防水效果好,外门8通过外铰链连接副81与门框相连,开启方便;内门7由六块高强度镀锌内门板通过螺栓拼接而成,运输及现场施工方便,通过内铰链连接副71与门框相连,开启方便。

如图3-5所示,圆门17包括圆门框9、内圆门14、外圆门15和螺杆19,圆门框9固定于内门7上,内圆门14和外圆门15分别安装于圆门框9的两侧,螺杆19的一端通过连接块20固定于内圆门14,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91且贯穿外圆门15,螺杆19伸出外圆门15的部分螺纹连接有手轮11,通过旋转手轮11,可增强内圆门14和外圆门15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外圆门15通过连接件12与圆门框9相连,外圆门15上设有外把手锁10,外把手锁10能够增强外圆门15的密封性。内圆门14面向外圆门15的一侧面设有内把手锁18,能够增强内圆门14的密封性,另一侧面安装有横截面为l形的加强梁13,用于增强内圆门14的刚度。

如图6-7所示,一种粮食筒仓,包括由波纹筒仓板1构成的仓体以及粮食筒仓仓门,粮食筒仓仓门通过门楣6与仓体连接。仓体上设有若干固定于波纹筒仓板1的筒仓立筋2,用于增强粮食筒仓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性。如图8所示,门楣6由若干焊接固定的门楣板构成,门楣板的一侧为平板结构22,另一侧为波纹板结构21,门楣板的平板结构22与门框焊接固定,波纹板结构21与波纹筒仓板1通过螺栓连接。门楣板的设计一方面贴合波纹筒仓板1,另一方面贴合门框横梁5和门侧立柱3,有利于提高密封性,且方便现场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粮食筒仓的安装方式为:首先安装好波纹筒仓板1和筒仓力筋2,并预留好安装仓门的孔洞;门框结构的门侧立柱3、门中立柱4、门框横梁5均在工厂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利用螺栓组装并焊接;再将门楣板的平板结构22与门侧立柱3和门框横梁5现场焊接就位,然后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将门楣板的波纹板结构21与波纹筒仓板1利用螺栓进行连接,同时将相应仓门上部的加强筋与横梁就位;再将内门7与圆门框9固定连接,随后逐一安装内圆门14、外圆门15、手轮11等圆门组件,通过关闭内把手锁18、外把手锁10及拧紧手轮11完成内门7的关闭;最后将外门8与门框固定连接并封闭仓门,最后对所有连接位置做防水维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当需要清理粮食筒仓内剩余的粮食时,先打开外门8,然后拧下手轮11,通过外把手锁10打开外圆门15,然后通过内把手锁18打开内圆门14,工作人员从圆门17处进入仓体,将仓门附近的粮食清除;随后打开内门7,取下门中立柱4上下两端的中柱螺栓42,卸下门中立柱4,此时清仓设备可经仓门自由出入,对仓体内粮食进行清理。当需要关闭仓门时,先通过中柱螺栓42安装门中立柱4,然后关闭内门7及内门7上的圆门17,再关闭外门8,做好各处防水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