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十字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1771发布日期:2020-07-24 15:35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十字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接十字柱,属于钢结构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十字柱是框架中的重要结构柱,其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现场施工的效率。钢结构以其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具有良好的空间感,而且具有它特有的环保优势而备受青睐,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采用钢结构作为其主体结构,而十字柱在高层建筑中相当普遍。

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33354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十字柱钢构件组装焊接工艺,十字柱钢构件具有十字形的腹板和腹板顶端的四个翼缘板,十字柱钢构件组装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一个h型钢和两个t型钢,h型钢由两个翼缘板和一个腹板板条组成,每个t型钢由一个翼缘板和一个腹板板条组成,t型钢的腹板板条的宽度为h型钢腹板板条的宽度的一半,每个t型钢的腹板板条端部组装后能形成焊接坡口。2、将制成的一个h型钢和两个t型钢组立成十字柱,一个h型钢腹板板条与两个t型钢的腹板板条形成十字形焊缝;3、对十字柱的十字形焊缝的焊接采用门型埋弧自动焊,加长导电嘴,船形焊位置焊接。现有的十字柱钢构件组装焊接工艺对十字柱中心十字形焊缝的焊接是个难点,十字柱的板厚和焊接角度的关系,焊接的效率较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其中,由于在焊接的时候四条焊缝集中在一处,很容易导致焊接处的钢板被高温烧坏,失去刚性和弹性。

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3168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新型焊接十字柱,其在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背一连接角钢然后进行贴焊,通过连接角钢作为中间连接媒介,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四条焊缝全部集中在中心部位,不会对腹板的焊接处产生高温烧毁的现象,保证焊接处具有足够的弹性和刚性。

但是,十字柱采用焊接的方式拼装连接,大多只能在厂区生产制造完成,然后运往施工地,运输不方便,施工难度大,拆卸不方便;焊接作业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由于高温作用在焊缝附近形成热影响区,钢材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材质变脆;焊接残余应力使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同时残余变形还会使构件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矫正费工;焊接结构具有连续性,局部裂缝一经产生便很容易扩展到整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十字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接十字柱,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皆为“h”型钢,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有两根且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腹板上的连接通孔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柱腹板两侧,加强筋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翼缘板上的连接通孔分别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相邻的翼缘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为等长度的“h”型钢,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横截面高度是第二支撑柱横截面高度的两倍。

进一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翼缘板尺寸规格相同。

进一步,第一支撑柱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都为两列,且沿长度方向从中部往两端均匀设置。

进一步,第一支撑柱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相同。

进一步,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通孔为相同尺寸规格的腰型孔。

进一步,加强筋为“c”形,加强筋由两壁和连接两壁的侧板构成,两壁上开设有连接螺孔。

更进一步,加强筋与第一支撑柱或第二支撑柱长度方向两端面平行,且有复数个沿第一支撑柱或第二支撑柱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现场组装,不必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输方便,施工难度小

2、拆装方便,可以二次重复利用;

3、减轻工人作业劳动强度,支撑柱上采用腰型孔,方便找孔对正连接,提高施工速度;

4、螺栓连接不影响钢材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5、吊装方便,连接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拼接十字柱,包括: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加强筋3;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为等长度的“h”型钢,第一支撑柱1的横截面高度是第二支撑柱2横截面高度的两倍,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翼缘板尺寸规格相同;第一支撑柱1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第二支撑柱2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第二支撑柱2有两根且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1腹板上的连接通孔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柱1腹板两侧,加强筋3通过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翼缘板上的连接通孔分别与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相邻的翼缘板连接固定。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都为相同尺寸规格的腰型孔,每块板上有两列,且沿长度方向从中部往两端均匀设置,每两列连接通孔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相同。

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筋3为“c”形,加强筋3由两壁和连接两壁的侧板构成,两壁上开设有连接螺孔;加强筋3与第一支撑柱1或第二支撑柱2长度方向两端面平行,且有复数个沿第一支撑柱1或第二支撑柱2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固定连接。

一些临时搭建以及后期需要拆卸的建筑中使用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普通螺栓连接;永久使用的建筑中使用则可用高强螺栓连接或螺栓连接后焊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拼接十字柱,包括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加强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皆为“h”型钢,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2)有两根且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1)腹板上的连接通孔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柱(1)腹板两侧,所述加强筋(3)通过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翼缘板上的连接通孔分别与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相邻的翼缘板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为等长度的“h”型钢,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横截面高度是第二支撑柱(2)横截面高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翼缘板尺寸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都为两列,且沿长度方向从中部往两端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腹板和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两翼缘板上分布设置的连接通孔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连接通孔为相同尺寸规格的腰型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为“c”形,加强筋(3)由两壁和连接两壁的侧板构成,两壁上开设有连接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拼接十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与第一支撑柱(1)或第二支撑柱(2)长度方向两端面平行,且有复数个沿第一支撑柱(1)或第二支撑柱(2)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十字柱,属于钢结构建筑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加强筋;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皆为“H”型钢,第一支撑柱腹板和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第二支撑柱翼缘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第二支撑柱有两根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柱腹板两侧,加强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翼缘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拼接十字柱,整体结构各零部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不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连接可靠、装拆方便、重复利用、利于检修、成本低,可以增加预紧力防止松动,不会引起连接处材料成分相变。

技术研发人员:刘栩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汉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