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面弧形玻璃幕墙交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0588发布日期:2020-06-09 18:49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面弧形玻璃幕墙交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两面弧形玻璃幕墙交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的发展是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不光要住得踏实,而且还要住得漂亮。玻璃幕墙的存在不辱使命,玻璃幕墙已成当前公共建筑的主流,近年有些住宅也开始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因为玻璃幕墙独特优势是外观美丽大方,视野开阔,它打破了传统的实体墙与门窗的界限,巧妙地将建筑围护结构的使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建筑更具时代感和艺术性。

其中弧形玻璃幕墙更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造型简洁、豪华、现代感强,能反映周围的景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而且将墙与窗合二为一,大大地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

但是现有建筑,在多个玻璃面(隐框玻璃幕墙)交接时容易出现不易固定或出现立柱“扎堆”的问题,影响建筑外立面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两面弧形玻璃幕墙交接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面弧形玻璃幕墙交接系统,包括立柱,立柱的一端中部固定有t型基座,t型基座的基板固定在立柱上,t型基座的竖直部朝上设置,竖直部的自由端与u型槽的中部能够转动的连接,u型槽的开口朝上,u型槽能够相对于t型基座左右摆动,竖向弧形玻璃板块的一端固定在u型槽内,u型槽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横向弧形玻璃板块,横向弧形玻璃板块通过可调角度玻璃副框与t型基座两侧的立柱连接。

进一步的,可调角度玻璃副框包括固定副框和活动副框,固定副框为l型的结构,固定副框的一直角臂通过压块固定在立柱上,固定副框的另一直角臂的自由端一体设置有圆柱头,设置有圆柱头的直角臂靠近立柱的侧壁,活动副框为一活动臂,活动副框的一端设置有与圆柱头相配合的圆孔,圆柱头卡在圆孔内后活动副框能够围绕着圆柱头摆动。

进一步的,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上,螺栓依次穿过压块、t型基座后固定在立柱上。

进一步的,与立柱固定的固定副框的直角臂的自由端的下端面开有用于放置密封条的密封口。

进一步的,立柱外侧包裹有不锈钢板,立柱两侧的不锈钢板凸出于立柱,立柱上方的不锈钢板分别设置有朝向内弯折的折边,折边的下端面与可调角度玻璃副框的活动副框具有圆孔的一端的上端面接触。

进一步的,t型基座的竖直部的自由端固定有套筒,u型槽的中部下端也固定有套筒,转轴将两个套筒串联起来,使得u型槽能够相对于t型基座左右摆动。

进一步的,横向弧形玻璃板块的一端的内侧粘接在可调角度玻璃副框的活动副框上。

进一步的,横向弧形玻璃板块与竖向弧形玻璃板块之间放置泡沫塑料棒后用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运用到两面弧形玻璃的交接安装中,不仅安装简单、无需开模,而且安装完成后也不会影响外立面美观,可应对现在乃至以后玻璃幕墙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外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u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调角度玻璃副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u型槽;2、t型基座;3、活动副框;31、圆孔;4、固定副框;41、圆柱头;42、密封口;5、压块;6、竖向弧形玻璃板块;7、密封胶;8、立柱;9、不锈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3,为一种两面弧形玻璃幕墙交接系统,包括立柱8,立柱8外侧包裹有不锈钢板9,立柱8的一端中部固定有t型基座2,t型基座2的基板固定在立柱8上,t型基座2的竖直部朝上设置,竖直部的自由端与u型槽1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u型槽1的开口朝上,竖直部的自由端固定有套筒,u型槽1的中部下端也设置有套筒,转轴将两个套筒串联起来,使得u型槽1能够相对于t型基座2左右摆动。竖向弧形玻璃板块6的一端固定在u型槽1内。

竖向弧形玻璃板块6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横向弧形玻璃板块,横向弧形玻璃板块通过可调角度玻璃副框与t型基座2两侧的立柱8连接。可调角度玻璃副框包括固定副框4和活动副框3,固定副框4为l型的结构,固定副框4的一直角臂通过压块5固定在立柱8上,螺栓依次穿过压块5、t型基座2后固定在立柱8上。与立柱8固定的直角臂的自由端的下端面开有用于放置密封条的密封口42。固定副框4的另一直角臂的自由端一体设置有圆柱头41,设置有圆柱头41的直角臂靠近立柱8的侧壁。活动副框3为一活动臂,活动副框3的一端设置有与圆柱头41相配合的圆孔31,圆柱头41卡在圆孔31内后活动副框3能够围绕着圆柱头41摆动。圆孔31的横截面的圆弧为优弧。立柱8两侧的不锈钢板9凸出于立柱8,立柱8上方的不锈钢板9分别设置有朝向内弯折的折边,折边的下端面与活动副框3具有圆孔31的一端的上端面接触。

横向弧形玻璃板块的一端的内侧粘接在活动副框3上,横向弧形玻璃板块与竖向弧形玻璃板块6之间放置泡沫塑料棒后用密封胶7密封。

优选的,立柱8采用200x150x10热镀锌钢矩管,外侧设有1.5mm的不锈钢板9,t型基座2、u型槽1及玻璃副框均采用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a.前期准备

1、材料准备:根据图纸及工程情况,编制详细的材料订货供应计划单。

2、施工机具:对所用机具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

3、人员准备: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交底。

4、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准备有关图集、质量验收标准和内业资料所用的表格。

b.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是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中心线及标高点进行。幕墙设计一般是以建筑物的轴线为依据,玻璃幕墙的布置应与轴线取得一定的关系。对已完工的土建结构进行测量。

建筑物外轮廓测量:根据土建标高基准线复测每一层预埋件标高中心线,据此线检查预埋件标高偏差,并作好记录;找出幕墙立柱8与建筑轴线的关系,根据土建轴线测量立柱8轴线,据此检查预埋件左右偏差,并作好记录。整理以上测量结果,确定幕墙立柱8分隔的调整处理方案。

幕墙立柱8外平面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和土建结构误差确定幕墙立柱8外平面轴线距建筑物外平面轴线的距离,在墙面顶部合适位置用钢琴线定出幕墙立柱8外平面轴线。

幕墙立柱8轴线定位:幕墙前后位置确定后,结合建筑物外轮廓测量结果,用钢琴线定出每条立柱8的左右位置。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个分格间分摊小于2mm。

幕墙立柱8标高定位:确定每层立柱8顶标高与楼层标高的关系,沿楼板外沿弹出墨线定出立柱8顶标高线。

c.埋件布置:根据图纸准确布置埋件。

d.立柱8安装:立柱8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或者栓接,焊接前需清理杂质,满焊厚刷防锈漆;栓接位置型材接触面必须布置胶垫。

e.横梁安装:将横梁两端的连接件(铝角码)和弹性橡胶垫安装在立柱8的预定位置,要求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每一层间横梁分隔的误差在本层内消化,不得积累。

f.玻璃装配组件安装

1.定位放线:确保横平竖直位置准确的将铝合金t型基座2、压块5用m8x25机制螺钉机制螺钉固定在立柱8上。

2.玻璃安装确定玻璃板块在立面上的水平、垂直位置,并在主框格上划线。

3、调整:玻璃板块临时固定后对板块进行调整,调整标准横平、竖直、面平。

4.固定:用压块5把玻璃板块固定在主框格上。压块5间距不大于300mm。上压块5时要注意钻孔,螺栓采用m8×25不锈钢机械螺栓。压紧压块5。

g.耐候硅酮密封胶7嵌缝:

1、充分清洁板材间缝隙,不应有水、油渍、涂料、铁锈、水泥砂浆、灰尘等。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

2、为调整缝的深度,避免三边粘胶,缝内填泡沫塑料棒。

各项完成后注意成品保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