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4151发布日期:2020-08-14 18:3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中的叠合板,主要由预制板和现浇的混凝土叠合层构成。多块预制板平铺设置,且在相邻的两块预制板之间预留200mm宽的后浇带,该后浇带需要通过支模装置来直射固定,再进行混凝土浇筑,现浇的混凝土灌入后浇带以连接、加固预制板,并在多块预制板上形成表面光滑的叠合层,整体性好,刚度大,也便于饰面层装修。

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845741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后浇带下方的支承板和多个位于后浇带上方的吊拉件,后浇带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在支承板上,以使后浇带内的混凝土叠合层部分由支承板支撑,所述吊拉件跨接相邻的两块预制板,并通过可拆卸的锁紧件将支承板吊在吊拉件上,相邻的两个吊拉件之间留有空隙。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每个吊拉件的安装都需要拧紧两次对拉螺栓,导致吊拉件的安装较为繁琐,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优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优化结构,包括多块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预制板,相邻的两块预制板之间留有后浇带,两块相邻的预制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承板,相邻的所述预制板背离支承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吊拉件,吊拉件横跨后浇带,支承板朝向吊拉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紧柱,吊拉件上开设有供拉紧柱穿过的穿孔,拉紧柱的周向面上开设有锁紧槽,锁紧槽的槽底与吊拉件的上表面平齐,吊拉件的上方设置有锁紧条,锁紧条垂直于吊拉件,且锁紧条上开设有与锁紧槽相适配的锁紧孔,锁紧孔沿着垂直于吊拉件的方向贯穿至锁紧条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的两块预制板放置好之后,分别在后浇带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支承板和吊拉件,使得支承板和吊拉件均与预制板形成固定连接,并且令拉紧柱穿过穿孔,然后将锁紧条沿着垂直于吊拉件的方向滑动,使得锁紧孔依次穿过多个拉紧柱,且锁紧孔卡入锁紧槽内部,锁紧条的上表面与拉紧柱在锁紧槽的下表面位置抵接,对拉紧柱形成固定,进而将支承板和吊拉件固定在一起,相比于对比文件中的固定方式,锁紧孔和锁紧槽的卡接配合即能够保证支承板和吊拉件之间的固定稳定性,又不必拧动较多的螺栓,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承板沿着垂直于吊拉件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承板相互抵接,且支承板上至少设置有四根拉紧柱,沿着垂直于吊拉件方向的多根拉紧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承板分别安装可以增大支承板的受力效果,使得支承板的强度较大,并且支承板上至少设置四根拉紧柱,使得支承板受到的拉紧力较大、也更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吊拉件和支承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板背离支承板的水平面上开设有多个凸字形的安装槽,相邻的预制板的安装槽相互正对,且安装槽朝向后浇带一侧的横截面积较小,吊拉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块,预制板上固定设置有盖板,盖板盖设于安装槽的正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吊拉件时,将安装块卡入安装槽内,然后将盖板盖设于安装槽的正上方,令盖板与预制板固定之后,盖板可以将安装块压在安装槽内部,防止安装块脱离,进而使得吊拉件与预制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安装槽为凸字形,使得吊拉件在受到两个相邻的预制板的拉力时不会轻易滑动,吊拉件能够将相邻的预制板连接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位于安装槽的正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与安装块相适配的压紧槽,盖板盖设于预制板上时,压紧槽与安装块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盖设在预制板上方时,压紧槽压在安装块上,当将盖板盖住安装槽之后,安装块进一步被压紧,从而吊拉件与预制板之间更不容易脱落,提高了吊拉件的安装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的厚度大于安装槽的深度,预制板上开设有卡槽,压紧槽抵接于安装块上方时,盖板的底面恰好与卡槽的上表面抵接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槽抵接在安装块上方时,盖板底面恰好与预制板的表面抵接接触,因此盖板与预制板之间的安装更紧密,使得吊拉件的固定效果更佳,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预制板的上表面平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上表面与预制板的上表面平齐,因此能够使得盖板与预制板的一体性更强,盖板的盖合效果更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条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锁紧孔,锁紧孔的数量等于沿着相邻两块预制板之间连线方向的拉紧柱的数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个锁紧条上开设多个锁紧孔,且锁紧孔的数量等于沿着相邻两块预制板之间连线方向的拉紧柱的数目,因此将锁紧孔对准对应的一排拉紧柱之后,可以只推动一次锁紧条,就能达到对吊拉件和支承板之间的固定,大大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承板位于预制板的正下方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支撑部,支撑部与预制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支承板位于后浇带的正下方的部分向着后浇带内部凹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条可以将支承板与预制板之间进行进一步的连接,支承板位于后浇带的正上方的部分向着后浇带内部凹陷,配合着密封胶条,可以大大提高支承板与预制板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往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支承板与预制板之间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锁紧条上的锁紧孔与拉紧柱上的锁紧槽的卡接配合,使得吊拉件和支承板之间的连接安装更加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2、通过在预制板上开设安装槽,吊拉件设置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块,使得相邻的预制板之间能够连接的更紧密;

3、通过在支撑部和预制板之间设置密封胶条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隐去锁紧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隐去一个盖板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旨在强调盖板底部的压紧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板;11、安装槽;12、卡槽;2、后浇带;3、支承板;31、支撑部;32、密封胶条;33、拉紧柱;331、锁紧槽;4、吊拉件;41、穿孔;42、安装块;5、锁紧条;51、锁紧孔;6、盖板;61、压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优化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多块预制板1,相邻的预制板1之间留有用于浇筑混凝土以进行相邻预制板1连接的后浇带2,后浇带2的上方设置有吊拉件4,后浇带2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承板3,多个支承板3相互抵接,且吊拉件4和支承板3均横跨后浇带2后与相邻的两个预制板1固定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支承板3朝向后浇带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竖直朝上穿过后浇带2的拉紧柱33,且每个支承板3的上方至少设置有四根拉紧柱33,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承板3设置四根拉紧柱33,且四根拉紧柱33分设于支承板3的四角位置处形成一个矩形,每个支承板3的上方对应两个吊拉件4,且每个吊拉件4设置在两根拉紧柱33的正上方,吊拉件4上开设有供拉紧柱33穿过的穿孔41,拉紧柱33穿过穿孔41的周向面上开设有锁紧槽331,锁紧槽331的最底端与吊拉件4的上表面平齐,吊拉件4上方设置有锁紧条5,锁紧条5上开设有锁紧孔51,且锁紧孔51朝着垂直于吊拉件4的方向贯穿至锁紧条5的一端,锁紧孔51的数目与吊拉件4上垂直于锁紧孔51方向的拉紧柱33的数目相等,当拉紧柱33穿过穿孔41之后,将锁紧孔51对准拉紧柱33,然后沿着垂直吊拉件4的方向推动锁紧条5,使得拉紧柱33被卡入锁紧孔51内部,并且锁紧槽331的顶面抵接在锁紧条5上,锁紧条5即能够将拉紧柱33拉紧,使得吊拉件4和支承板3之间形成稳定的固定,并且推动一次锁紧条5后,将锁紧条5与吊拉件4通过胶水形成粘接固定,此时锁紧条5能够将所有的拉紧柱33都能够进行卡紧,相比于多次拧紧螺母,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

如图4所示,预制板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1,安装槽11呈凸字形,相邻的预制板1上的安装槽11相对正对,且安装槽11相互正对的一侧为凸字形开口尺寸较小的一侧,安装槽11贯穿至后浇带2的一侧,吊拉件4在安装槽11的正上方一体固定设置有与安装槽11相适配的安装块42,当安装块42卡入安装槽11之后,能够对相邻的预制板1起到一个相互拉紧的力,使得相邻的预制板1之间连接的更紧密,并且安装块42和安装槽11的配合也能够限制吊拉件4的相对移动,提高稳定性。

结合图4和图5,预制板1上靠近后浇带2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2,多个安装槽11均位于卡槽12内,卡槽12上盖设有盖板6,盖板6呈长条状且位于多个安装槽11的正上方,盖板6的长度方向与两个相邻的预制板1之间的连线垂直,盖板6在安装槽11正上方的底面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压紧槽61,压紧槽61为与安装块42相同的凸字形,且当安装块42卡入安装槽11内时,安装块42的厚度大于安装槽11的深度,使得安装块42凸出安装槽11,而压紧槽61抵接在安装块42上表面时,压紧槽61也能够套住安装块42,使得盖板6的下表面与卡槽12的槽底抵接,盖板6的上表面与预制板1的上表面平齐,盖板6与预制板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支承板3位于预制板1的正下方一体成型设置有支撑部31,支撑部31与预制板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32,密封胶条32能够将支承板3与预制板1之间连接的更紧密,并且密封性能更高,防止在往后浇带2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支撑部31和预制板1之间的缝隙流走。支承板3位于后浇带2正下方的部分向内凹陷至后浇带2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安装作业时,首先将支承板3与相邻的预制板1之间通过密封胶条32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将拉紧柱33对准穿孔41,将安装块42卡入安装槽11内,从而使得吊拉件4横跨安装在相邻的预制板1上,再将盖板6上的压紧槽61对准安装块42,利用膨胀螺栓将盖板6固定在预制板1上,接着将锁紧条5的锁紧孔51对准对应的一排拉紧柱33,慢慢推动锁紧条5,使得锁紧条5对拉紧柱33进行卡接固定,最后,利用胶水将锁紧条5与吊拉件4之间形成固定,此时相邻的预制板1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整体的施工较为简便,步骤较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