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天花板及应用其的天花吊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586发布日期:2020-05-26 18:4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吸音天花板及应用其的天花吊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音天花板及应用其的天花吊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提出了声学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对音乐厅、大剧院、会堂等大型建筑物有这样的要求,在学校的语音室、教室、练歌房、甚至民居、列车车厢等也都有这样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为满足声学的要求通常是在天花板设有吸音孔的金属板或其它板材上覆盖一层吸音纸,但是吸音纸的吸音效果不够好,基本上无法达到高隔音性能的要求;也有同时覆盖吸音纸和铝蜂窝芯体材料的天花板,该种天花虽然比单独使用吸音纸的隔音效果好一点,但是结构复杂,整体重量大。近年来也有其他相关产品问世,但在其技术指标:重量、强度、外观、吸音效果综合评定方面不高,不尽人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轻、强度高、吸音效果好、高隔音性能的吸音天花板,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音天花板,包括本体和吸音层,本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与底板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侧板至少为两块,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一空间,吸音层设置于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和/或侧板的内侧,吸音层为密胺海绵。

由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密胺海绵作为吸音层,密胺海绵是一种低容重、高密度结构、高开孔率、柔性的纳米超细纤维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吸声性和吸热性。其开孔率高达95%以上,使得声波能充分有效地进入泡沫体的深层,之后转化为网格的震动能,被消耗和吸收掉,有效地消除反射波,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与面板结合后,能够对面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强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为铝方通,侧板为两块,两块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u形空间,底板与两侧的侧板焊接,底板的两侧设有第二翻折边,第二翻折边与侧板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吸音层设置于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的u形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和/或侧板的内侧。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为铝方通,主要由底板和侧板两个独立的部件制成,且两部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底板的两侧的第二翻折边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得第二翻折边与侧板只需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可,生产加工简单;同时,由于弯折处是通过拼接的方式形成,即使板材过薄也不会导致弯折处出现断裂,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量、成本低,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板从一端到另一端宽度逐渐变小,侧板靠近底板的底边为弧形边,底板为弧形曲面板。由此,目前的铝方通一般多为平直造型,比较单调,不能适应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的底部呈弧形曲面,造型独特,能使天花吊顶呈现出十分美观别致的视觉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板上设有第一翻折边,第一翻折边与侧板一体成型。由此,通过第一翻折边可以以挂扣的方式实现本体与t形龙骨的连接,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为波浪形天花板,底板为波浪形面板,侧板为四块,四块侧板与底板一体成型,吸音层设置于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的内侧,侧板上设有第一翻折边,第一翻折边与侧板一体成型。由此,目前的天花板一般多为平直造型,比较单调,不能适应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可以为波浪形,造型独特,能使天花吊顶呈现出十分美观别致的视觉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为矩形天花板,底板为矩形面板,侧板为四块,四块侧板与底板一体成型,四块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一矩形空间,吸音层设置于该矩形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的内侧。由此,矩形天花是目前比较普遍且广泛使用的种类,该种天花能够满足大部分吊顶装饰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板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侧板一体成型,连接件为挂钩形连接片,连接件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与侧板连接,第一片体的横截面为直条形,第二片体的横截面为圆弧条形。由此,连接件用于实现本体与龙骨之间的连接,连接件为挂钩形连接片,可以通过悬挂的方式对天花板进行固定,使用寿命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天花板掉落的情况,整体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为三角形天花板,底板为三角形面板,侧板为三块,三块侧板与底板焊接,三块侧板与底板围合形成一三角形空间,吸音层设置于该三角形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的内侧。由此,三角形天花是市面上比较少见的种类,该种天花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吊顶装饰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板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侧板一体成型,连接件为挂钩形连接片,连接件为l形。由此,连接件用于实现本体与龙骨之间的连接,连接件为挂钩形连接片,可以通过悬挂的方式对天花板进行固定,使用寿命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天花板掉落的情况,整体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花吊顶系统,包括上述的吸音天花板,还包括龙骨,龙骨固定于天花顶上,吸音天花板与龙骨挂扣连接或者螺栓连接。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天花吊顶系统应用了上述吸音天花板,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胺海绵作为吸音层,密胺海绵是一种低容重、高密度结构、高开孔率、柔性的纳米超细纤维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吸声性和吸热性;

该吸音层可以与任何形状的天花板进行结合,以达到吸音效果,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吸音层与面板结合后,不仅能够达到吸音的效果,还能够对面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强整体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具有结构简单、质轻、强度高、吸音效果好、高隔音性能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吸音天花板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吸音天花板的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吸音天花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吸音天花板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吸音天花板的使用状态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吸音天花板的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吸音天花板的其中一个连接件与龙骨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吸音天花板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吸音天花板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0中的附图标记:1-吸音天花板;2-龙骨;11-本体;12-吸音层;111-底板;112-侧板;113-连接件;114-吸音孔;111a-第二翻折边;112a-第一翻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10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

如图1~10所示,该吸音天花板1包括本体11和吸音层12。本体11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侧板112与底板111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等固定连接。侧板112至少为两块,侧板112与底板111围合形成一空间。吸音层12设置于侧板112与底板11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111和/或侧板112的内侧。

本实施方式的吸音层12为密胺海绵。

密胺海绵是一种低容重、高密度结构、高开孔率、柔性的纳米超细纤维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吸声性和吸热性。其开孔率高达95%以上,使得声波能充分有效地进入泡沫体的深层,之后转化为网格的震动能,被消耗和吸收掉,有效地消除反射波,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与面板结合后,能够对面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强整体强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天花吊顶系统,包括上述的吸音天花板1,还包括龙骨2。龙骨2的上端通过吊绳等固定于天花顶上,吸音天花板1与龙骨2挂扣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天花吊顶系统应用了上述吸音天花板1,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1

图2~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

如图2~4所示,该吸音天花板1的本体11为铝方通。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12为两块,两块侧板112与底板111围合形成u形空间。底板111与两侧的侧板112焊接。

如图3所示,侧板112宽度从左至右逐渐变小,侧板112靠近底板111的底边为弧形边,底板111为弧形曲面板。由此,目前的铝方通一般多为平直造型,比较单调,不能适应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1的底部呈弧形曲面,造型独特,能使天花吊顶呈现出十分美观别致的视觉效果。

底板111的两侧设有第二翻折边111a,第二翻折边111a的形状与侧板112的弧形底边的形状一致。如图3所示,第二翻折边111a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与弧形底边的长度一样也可以短于弧形底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翻折边111a的长度与弧形底边的长度一样。第二翻折边111a与侧板112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点焊,可在侧板112上开设多个用于焊接的焊接孔。本实施方式的焊接孔可以为直径为4mm的圆形开孔。且本实施方式的焊接孔为4个。焊接完成后可通过打磨等表面处理操作将多余的凸出部分去除。

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12的厚度为1.0~2.5mm,优选为1.0mm。底板111的厚度为1.0~2.5mm,优选为1.0mm。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1的底板111和侧板112的厚度最薄可达到1.0mm,制作过程需要的原材料量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4所示,侧板112的上端设有第一翻折边112a,第一翻折边112a与侧板112一体成型。由此,第一翻折边112a可以与t形龙骨2通过挂扣的方式进行连接,安装方便。

还可以根据需要增设连接片等,配合螺栓等紧固件一起使用实现天花板与龙骨2之间的连接。

如图所示,侧板112上还可以用根据需要开设多个圆形吸音孔114。吸音孔114的直径通过冲孔机可达到0.7mm。相邻两个吸音孔114之间的距离为5mm。由此,吸音孔114的设置便于声音的传入,方便被底板111和/或侧板112的内侧的吸音层12吸收。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11主要由底板111和侧板112两个独立的部件制成,且两部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底板111的两侧的第二翻折边111a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得第二翻折边111a与侧板112只需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可,生产加工简单;同时,由于弯折处是通过拼接的方式形成,即使板材过薄也不会导致弯折处出现断裂,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量、成本低,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轻。

实施例2

图5~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的吸音天花板1的本体11为矩形天花板,底板111为矩形面板。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12为四块,四块侧板112与底板111一体成型。四块侧板112与底板111围合形成一矩形空间。吸音层12设置于该矩形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111的内侧。由此,矩形天花是目前比较普遍且广泛使用的种类,该种天花能够满足大部分吊顶装饰需求。

侧板112上设有连接件113,连接件113与侧板112一体成型。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本体11上均设置四个连接件113,本体11的两侧各设置两个连接件113,两个连接件113位于侧板112的两端。

吸音天花板1通过连接件113实现与龙骨2的连接。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龙骨2为圆柱形龙骨2。吸音天花板1通过连接件113悬挂于龙骨2。

本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龙骨2可直接通过吊绳等固定于建筑物顶部天花,也可以将该圆柱形龙骨2作为副龙骨2,然后另外再增设一主龙骨2来实现固定。本实施方式的龙骨2可以为实心的铝合金棒或者空心的铝合金管。

本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为多块且龙骨2的同一侧均至少设置一块吸音天花板1。龙骨2两侧相邻的两块吸音天花板1上的连接件113错位设置。由此,错位设置能够避免各连接件113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保证相邻两块天花板的无缝拼接。

安装完成后,相邻的两块吸音天花板1的侧板112相贴合,均为无缝拼接,整齐度高,美观大方。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13为挂钩形连接片。连接件113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与本体11的侧板112连接,第二片体与龙骨2相配合。

第一片体的横截面为直条形,第二片体的横截面为圆弧条形。第二片体的内侧壁与龙骨2的外壁相吻合。由此,能够保证连接件113很好的悬挂于龙骨2。

第二片体远离第一片体的一端绕过龙骨2横截面的上端最高点(即第二片体远离第一片体的一端超过垂直方向的直径的上端点)。由此,才能保证连接件113不会从龙骨2上掉落。

本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安装于圆柱形龙骨2,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安装时,可以先通过吊绳等将龙骨2固定于建筑物顶部天花,然后再将各天花板悬挂于龙骨2即可完成安装,采用悬挂的方式对天花板进行固定,使用寿命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天花板掉落的情况,整体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实施例3

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吸音天花板1的本体11为三角形天花板,底板111为三角形面板。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12为三块,三块侧板112与底板111焊接。三块侧板112与底板111围合形成一三角形空间。吸音层12设置于该三角形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111的内侧。由此,三角形天花是市面上比较少见的种类,该种天花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吊顶装饰需求。

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12上设有连接件113,连接件113与侧板112一体成型。连接件113为挂钩形连接片,连接件113为l形。

实施例4

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吸音天花板1的本体11为波浪形天花板。底板111为波浪形面板。侧板112为四块,四块侧板112与底板111一体成型。吸音层12设置于侧板112与底板11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粘贴于底板111的内侧。侧板112上设有第一翻折边112a,第一翻折边112a与侧板112一体成型。本实施方式的吸音天花板1可通过第一翻折边112a直接搭扣于龙骨2,实现与龙骨2的连接。由此,目前的天花板一般多为平直造型,比较单调,不能适应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天花板1可以为波浪形,造型独特,能使天花吊顶呈现出十分美观别致的视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胺海绵作为吸音层12,密胺海绵是一种低容重、高密度结构、高开孔率、柔性的纳米超细纤维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吸声性和吸热性;

该吸音层12可以与任何形状的天花板进行结合,以达到吸音效果,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吸音层12与面板结合后,不仅能够达到吸音的效果,还能够对面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强整体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