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龙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7532发布日期:2020-06-09 21:5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龙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龙骨。



背景技术:

轻钢隔墙龙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宾馆、办公楼、室内装修设置等场所;轻钢隔墙龙骨作为隔墙承力的基体已基本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需求隔墙具有隔热、降温等特性,所以亟需一种适用于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的龙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龙骨,其具有限制喷涂发泡聚氨酯保温材料过度膨胀的结构,且能使隔墙分隔成保温层和控温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龙骨,包括第一外面、封闭面、内面、斜面、联通面和第二外面,所述第一外面的一端与封闭面一端连接,所述封闭面的另一端与外阻溢折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阻溢折面的另一端与内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内面的另一端与内阻溢折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内阻溢折面的另一端与斜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斜面的另一端与联通面的一端连接,所述联通面的另一端与第二外面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外面与封闭面垂直设置,第二外面与联通面垂直设置;第一外面、第二外面、外阻溢折面、内面和内阻溢折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斜面与内面夹角为15°~45°。

如此设置:第一外面和第二外面决定隔墙墙面走向,故相互平行,外阻溢折面和内阻溢折面与内面平行便于冷弯加工,斜面与内面夹角越大气孔尺寸越小,夹角越小可夹持的楔形木工板越少。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阻溢折面为一平面对弯折180°而成,所述内阻溢折面也为一平面对弯折180°而成,所述外阻溢折面和内阻溢折面上均设有若干载口,所述载口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为载口的缺口,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在斜边下方。

如此设置:外阻溢折面和内阻溢折面在喷涂发泡聚氨酯时,可阻挡膨胀的聚氨酯覆盖遮挡楔腔和气孔,载口便于初步安放横撑龙骨,调节固定横撑龙骨时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联通面上设有若干气孔。

如此设置:气孔用于气体热交换。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外面、封闭面和内面围绕形成一个半封闭的保温腔。

如此设置:保温腔内填充发泡聚氨酯,使保温层无缝隙。

进一步设置:所述内面和斜面围绕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楔腔。

如此设置:楔腔内置楔形木工板,使用加长自攻螺丝连接,可增加石膏板上挂的载重。

进一步设置:所述斜面、联通面和第二外面围绕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控温腔。

如此设置:控温腔所在平面形成连通腔体,外接温控设备或恒温地室,可起到对室内节能控温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阻溢折面的两端面均与联通面和封闭面共面,所述内阻溢折面的两端面均与第一外面和第二外面的开放端端面共面。

如此设置:主要用于遮挡膨胀的发泡聚氨酯,同时,外阻溢折面和内阻溢折面突出便于限位横撑龙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喷涂发泡聚氨酯作为保温层时,外阻溢折面和内阻溢折面能有效阻止发泡膨胀遮挡气孔,使安装保温层效率更高,减少切割保温材料造成的粉尘污染;

2、控温腔所在平面形成连通腔体,外接温控设备或恒温地室,可起到对室内节能控温的效果;

3、楔腔内置楔形木工板,使用加长自攻螺丝连接,可增加石膏板上挂的载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面,2.封闭面,3.外阻溢折面,31.载口,4.内面,5.内阻溢折面,6.斜面,7.联通面,71.气孔,8.第二外面,9.保温腔,10.控温腔,11.楔腔,a.发泡聚氨酯,b.楔形木工板,c.石膏板,d.横撑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降温型轻钢隔墙龙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外面1、封闭面2、内面4、斜面6、联通面7和第二外面8,所述第一外面1的一端与封闭面2一端连接,所述封闭面2的另一端与外阻溢折面3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阻溢折面3的另一端与内面4的一端连接,所述内面4的另一端与内阻溢折面5的一端连接,所述内阻溢折面5的另一端与斜面6的一端连接,所述斜面6的另一端与联通面7的一端连接,所述联通面7的另一端与第二外面8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外面1与封闭面2垂直设置,第二外面8与联通面7垂直设置;第一外面1、第二外面8、外阻溢折面3、内面4和内阻溢折面5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斜面6与内面4夹角为15°~45°;所述外阻溢折面3为一平面对弯折180°而成,所述内阻溢折面5也为一平面对弯折180°而成,所述外阻溢折面3和内阻溢折面5上均设有若干载口31,所述载口31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为载口31的缺口,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在斜边下方;所述联通面7上设有若干气孔71;所述第一外面1、封闭面2和内面4围绕形成一个半封闭的保温腔9;所述内面4和斜面6围绕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楔腔11;所述斜面6、联通面7和第二外面8围绕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控温腔10;所述外阻溢折面3的两端面均与联通面7和封闭面2共面,所述内阻溢折面5的两端面均与第一外面1和第二外面8的开放端端面共面。

如图5所示,施工时,安装好天、地龙骨后,在墙面相应位置开设外阻溢折面3和内阻溢折面5的沟槽,依据施工要求,等距安装本实用新型并与天、地龙骨固定,然后在第一外面1上固定石膏板c,如载重较大,可选用加长自攻螺丝打至楔腔11中的楔形木工板b中,再向保温腔9内和石膏板c的内面上喷涂发泡聚氨酯a,因外阻溢折面3和内阻溢折面5的阻挡,避免膨胀的发泡聚氨酯a堵塞气孔71,最后,在第二外面8上固定石膏板c,从而在隔墙内形成一层致密无缝隙的保温层,和一可进行气体热交换的温控层,在任意控温腔10上连接温控设备或恒温地室,可起到对室内节能控温的效果。

如图6所示,隔墙高度较高时,需加装横撑龙骨d,将横撑龙骨d一端插入载口31中,另一端滑入相对的载口31中,调平后固定,一人即可施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