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砖养护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0041发布日期:2020-08-05 01:5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透水砖养护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砖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透水砖养护室。



背景技术:

透水砖被誉为是“会呼吸的”地表,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并以特有的柔性铺装构造为地面的检修、维护和改造都来带了便捷,透水砖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必备材料之一,广泛运用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

透水砖之所以“会呼吸”,在于其特定的结构设计,即通过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通的多孔结构形成骨架,再辅之橡胶、树脂类粘合剂混合,使其达到良好的透水透气效果。透水砖在压制成型后不久,因其只是承受单一的重压,自身原料未充分水化、粘合剂性能还不是最佳,透水砖极易出现裂纹、破损和内孔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其透水透气性能,为确保透水砖成型后的产品质量,透水砖的养护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能够保证透水砖养护调节不受外部影响,并且实现更加方便的透水砖养护转运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包括房间主体,所述的房间主体内设有呈“u”形的透水砖放置架,房间主体内设有隔墙,隔墙将房间主体分隔形成养护区和上砖区,透水砖放置架的180°转角段设置在养护区内远离上砖区的一端上;

所述的房间主体顶部设有主水管,主水管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支水管,两条支水管分别设置在透水砖放置架两直线段的正上方,支水管底面上设有多个喷淋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两直线段的端部穿过隔墙上的通孔并延伸至上砖区内;

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靠近房间主体内壁的一侧固定在房间主体内壁上,另一侧上通过与放置架支脚连接实现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水管的输出端连接有连管,连接点位于连管中部,连管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支水管中部。

优选的方案中,单根所述的支水管上的多个喷淋头非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喷淋头之间的间距由支水管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角钢以及设置在两个角钢之间的辊筒,辊筒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传动连接,在所述的上砖区内设有驱动透水砖放置架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包括多层,相邻两层透水砖放置架通过位于透水砖放置架端部的辊筒之间设置的第二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最下层的透水砖放置架端部的辊筒通过第三传动链条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房间主体地面两侧设有导水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类似于辊筒输送机的透水砖放置架,实现了透水砖的快捷移动,省去了频繁搬运透水砖的步骤,大大减小了透水砖转运耗时,提高了透水砖转运效率;

(2)喷淋头采用非等间距布置的方式,能够保证各个位置的透水砖均能够被喷淋到位,避免支水管两端出水量小导致喷淋不充分的问题;

(3)将整个养护室分隔为养护区与上砖区,在上砖过程中,养护区内的养护可同时进行,养护区内的养护条件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管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放置架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房间主体1,养护区101,上砖区102,透水砖放置架2,放置架支脚3,主水管4,支水管5,喷淋头6,驱动电机7,连管8,角钢9,辊筒10,第一传动链条11,第二传动链条12,第三传动链条13,导水槽14,隔墙15,通孔15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包括房间主体1,所述的房间主体1内设有呈“u”形的透水砖放置架2,房间主体1内设有隔墙15,隔墙15将房间主体1分隔形成养护区101和上砖区102,透水砖放置架2的180°转角段设置在养护区101内远离上砖区102的一端上;

所述的房间主体1顶部设有主水管4,主水管4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支水管5,两条支水管5分别设置在透水砖放置架2两直线段的正上方,支水管5底面上设有多个喷淋头6。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两直线段的端部穿过隔墙15上的通孔151并延伸至上砖区102内;

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靠近房间主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在房间主体1内壁上,另一侧上通过与放置架支脚3连接实现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水管4的输出端连接有连管8,连接点位于连管8中部,连管8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支水管5中部。

优选的方案中,单根所述的支水管5上的多个喷淋头6非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喷淋头6之间的间距由支水管5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角钢9以及设置在两个角钢9之间的辊筒10,辊筒10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11传动连接,在所述的上砖区102内设有驱动透水砖放置架2的驱动电机7。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包括多层,相邻两层透水砖放置架2通过位于透水砖放置架2端部的辊筒10之间设置的第二传动链条12传动连接,最下层的透水砖放置架2端部的辊筒10通过第三传动链条13与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房间主体1地面两侧设有导水槽14。

本新型的流程及原理如下:

人员进入上砖区102中,将放置有透水砖的垫板放于上砖区102一侧的透水砖放置架2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7,透水砖放置架2带动透水砖进入养护区101内,若之前养护区101内已有在养护的透水砖,则养护好的透水砖由上砖区102另一侧的透水砖放置架2输出,整个过程中,人员不进入养护区101内,喷淋水由导水槽14输出并能够进行收集后二次使用;

若采用多层透水砖放置架2,最高层的透水砖放置架2高度不宜超过1m,减少人员搬运透水砖的劳动强度。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类似于辊筒输送机的透水砖放置架,实现了透水砖的快捷移动,省去了频繁搬运透水砖的步骤,大大减小了透水砖转运耗时,提高了透水砖转运效率;喷淋头采用非等间距布置的方式,能够保证各个位置的透水砖均能够被喷淋到位,避免支水管两端出水量小导致喷淋不充分的问题;将整个养护室分隔为养护区与上砖区,在上砖过程中,养护区内的养护可同时进行,养护区内的养护条件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包括房间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房间主体(1)内设有呈“u”形的透水砖放置架(2),房间主体(1)内设有隔墙(15),隔墙(15)将房间主体(1)分隔形成养护区(101)和上砖区(102),透水砖放置架(2)的180°转角段设置在养护区(101)内远离上砖区(102)的一端上;

所述的房间主体(1)顶部设有主水管(4),主水管(4)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支水管(5),两条支水管(5)分别设置在透水砖放置架(2)两直线段的正上方,支水管(5)底面上设有多个喷淋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两直线段的端部穿过隔墙(15)上的通孔(151)并延伸至上砖区(102)内;

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靠近房间主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在房间主体(1)内壁上,另一侧上通过与放置架支脚(3)连接实现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水管(4)的输出端连接有连管(8),连接点位于连管(8)中部,连管(8)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支水管(5)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特征在于:单根所述的支水管(5)上的多个喷淋头(6)非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喷淋头(6)之间的间距由支水管(5)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角钢(9)以及设置在两个角钢(9)之间的辊筒(10),辊筒(10)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11)传动连接,在所述的上砖区(102)内设有驱动透水砖放置架(2)的驱动电机(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放置架(2)包括多层,相邻两层透水砖放置架(2)通过位于透水砖放置架(2)端部的辊筒(10)之间设置的第二传动链条(12)传动连接,最下层的透水砖放置架(2)端部的辊筒(10)通过第三传动链条(13)与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间主体(1)地面两侧设有导水槽(14)。


技术总结
一种透水砖养护室,包括房间主体,所述的房间主体内设有呈“U”形的透水砖放置架,房间主体内设有隔墙,隔墙将房间主体分隔形成养护区和上砖区,透水砖放置架的°转角段设置在养护区内远离上砖区的一端上;房间主体顶部设有主水管,主水管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支水管,两条支水管分别设置在透水砖放置架两直线段的正上方,支水管底面上设有多个喷淋头。采用上述结构,其能够保证透水砖养护调节不受外部影响,并且实现更加方便的透水砖养护转运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市顺力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