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3489发布日期:2020-09-01 17:06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运输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由于预制材料具有各种优良性能,且安装便捷,可大幅缩短工期,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轻质隔墙预制板在楼层间运输时均采用人工搬运或者传统斗车运输的方式,人工搬运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且耗时耗力;传统斗车运输中,由于受传统斗车自身结构的限制,运输时只能将预制板平放,难以放置稳定,运输过程中至少需要两人配合,且一次运输量有限,在楼层空间较为狭小情况下无法适用。市面上无预制板运输设备,运输成为预制板施工制约因素,传统运输方式极为不便,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以解决传统预制板运输困难、运输效率低以及传统运输工具难以在狭小空间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包括承重底盘和设于承重底盘一侧的侧向支架,所述承重底盘水平设置,底部装有车轮,底面后边缘垂直焊接支脚,顶面远离侧向支架的一侧边缘垂直焊接限位杆;所述侧向支架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承重底盘左边缘,后侧焊接操控把手。

优选地,所述承重底盘底面中部焊接轮轴,所述轮轴左右延伸至承重底盘外侧,所述车轮设于轮轴两端,为橡胶充气式。

优选地,所述侧向支架包括垂直焊接于承重底盘一侧中部的竖向杆以及焊接于竖向杆顶端与承重底盘同侧前端的斜向杆,所述竖向杆底部与承重底盘之间焊接三角形加劲肋。

优选地,所述操控把手水平焊接于侧向支架后侧顶部,包括后向延伸的连接杆以及垂直焊接于连接杆后端向外延伸的握把,所述握把表面设有防滑胶套。

优选地,所述支脚有两根,分别竖向焊接于承重底盘底面后边缘的左右两端,外部均设有橡胶保护套。

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竖向设置,至少有两根,均匀间隔焊接于承重底盘顶面远离侧向支架的一侧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车身狭长,体积小,可在狭小空间中使用;

2、车身主体采用角钢及废钢筋焊制成型,取材绿色经济,加工简便,且车身呈框架结构,自重小,轻便耐用;

3、车身一侧设置支架,另一侧设置限位杆,可同时将多块预制隔墙板斜靠于侧向支架上运输,运输稳定不晃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仅需一人即可完成运输操作,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1-承重底盘、2-轮轴、3-车轮、4-侧向支架、4.1-竖向杆、4.2-斜向杆、5-操控把手、5.1-连接杆、5.2-握把、6-支脚、7-限位杆、8-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

本技术: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包括小车底部水平设置的承重底盘1,所述承重底盘1呈“日”字型框架结构,由40mm×40mm×3mm角钢焊接而成,长度为600mm,宽度为450mm,底面中部焊接轮轴2,所述轮轴2左右延伸至承重底盘1外侧,两端设有车轮3,为减轻车体自重降低车体操控难度,所述车轮3采用橡胶充气式,高度为200mm;所述承重底盘1左侧沿竖直方向焊接侧向支架4,所述侧向支架4由40mm×40mm×3mm角钢焊接而成,高度为1200mm,包括垂直焊接于承重底盘1左侧中部的竖向杆4.1以及焊接于竖向杆4.1顶端与承重底盘1左前角的斜向杆4.2,所述竖向杆4.1底部与承重底盘1之间焊接三角形加劲肋8以增加侧向支架4的稳定性,所述加劲肋8由尺寸为50mm×50mm×3mm的钢板制成,侧向支架4的设置可以使预制隔墙板竖向放置,斜靠在侧向支架4上,相比水平放置,占用空间大幅减小,使得车体可以顺利通过狭小空间;所述侧向支架4后侧顶部水平焊接操控把手5,所述操控把手5包括后向延伸的连接杆5.1以及焊接于连接杆5.1后端向左延伸的握把5.2,所述连接杆5.1由40mm×40mm×3mm角钢制成,长度为400mm,所述握把5.2由直径30mm、厚3mm的圆钢管制成,长度为120mm,外表面设有防滑胶套;所述承重底盘1底面后边缘垂直焊接支脚6,所述支脚6为两根100mm长的直径c20光圆钢筋,分别焊接于承重底盘1底面后边缘的左右两端,外部均设有橡胶套,支脚6增加了车体停放时的稳定性,橡胶套可以保护成品地面免遭划伤;所述承重底盘1顶面右边缘垂直焊接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为两根50mm长的直径c12钢筋,分别焊接于承重底盘1顶面右边缘的前后两端,可防止倾斜放置的预制隔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底盘(1)和设于承重底盘(1)一侧的侧向支架(4),所述承重底盘(1)水平设置,底部装有车轮(3),底面后边缘垂直焊接支脚(6),顶面远离侧向支架(4)的一侧边缘垂直焊接限位杆(7);所述侧向支架(4)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承重底盘(1)左边缘,后侧焊接操控把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盘(1)底面中部焊接轮轴(2),所述轮轴(2)左右延伸至承重底盘(1)外侧,所述车轮(3)设于轮轴(2)两端,为橡胶充气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支架(4)包括垂直焊接于承重底盘(1)一侧中部的竖向杆(4.1)以及焊接于竖向杆(4.1)顶端与承重底盘(1)同侧前端的斜向杆(4.2),所述竖向杆(4.1)底部与承重底盘(1)之间焊接三角形加劲肋(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把手(5)水平焊接于侧向支架(4)后侧顶部,包括后向延伸的连接杆(5.1)以及垂直焊接于连接杆(5.1)后端向外延伸的握把(5.2),所述握把(5.2)表面设有防滑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有两根,分别竖向焊接于承重底盘(1)底面后边缘的左右两端,外部均设有橡胶保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竖向设置,至少有两根,均匀间隔焊接于承重底盘(1)顶面远离侧向支架(4)的一侧边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质隔墙预制板专用运输小车,包括承重底盘和设于承重底盘一侧的侧向支架,所述承重底盘水平设置,底部装有车轮,底面后边缘垂直焊接支脚,顶面远离侧向支架的一侧边缘垂直焊接限位杆;所述侧向支架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承重底盘左边缘,后侧焊接操控把手。本实用新型运输小车加工简单,轻便耐用,灵活小巧,操作简单,仅需一人即可一次完成多块预制隔墙板的稳定运输,可在狭小空间下使用,有效解决了轻质隔墙预制板在楼层内运输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吴智雄;李娟;贾霄;卓志腾;杨金鑫;刘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