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444发布日期:2020-08-11 20:33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楼梯的形式各异,尤其是抗震要求较高的公共建筑,大多采用了带滑动支座楼梯,装修面层做法也多种多样。楼梯设计图纸中,建筑图和结构图中楼梯踏步的尺寸都一样,造成工程完工后踏步踢面上下不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美观和使用舒适性。

另外,现有的现浇滑动支座的减震效果较差,在预制的楼梯结构中适用性较差;目前也存在适用性良好的框架结构的滑动支座,但其具有结构复杂、滑动支座移位后不易回位、功能单一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其通过将上楼梯板的最下端的踏板的踢面与下楼梯板的最上端的踏板的踢面错开设置,使得楼梯的踏板铺设装饰面层,完成楼梯装修工作以后,相邻的上楼梯板和下楼梯板的相应的踏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使用舒适性,建筑形式美观。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支座,其设置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实现竖向受力和水平受力的相互换,进而大大提高滑动支座的耗能,快速释放梯板的“剪刀撑效应”,降低地震对楼梯主体结构的影响,提高滑动支座的抗震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其包括多层依次首位连接的楼梯板,任意相邻转折的两个楼梯板定义为上楼梯板和下楼梯板,上楼梯板的最下端的踏板的踢面,与下楼梯板的最上端的踏板的踢面的沿楼梯走向的水平距离为2amm,在任一楼梯板的任一踏板表面铺设装饰面层,面层厚度均为amm。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上楼梯板的最下端的踏板通过连接板与休息平台的侧壁连接,连接板沿楼梯走向的水平宽度为2amm;下楼梯板的最上端的踏板直接与休息平台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上楼梯板和连接板的下方设有梯梁挑板,其一侧与休息平台的侧壁连接,梯梁挑板与上楼梯板、连接板之间设有滑动支座。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滑动支座包括:

壳体,其为密封、中空立体结构,壳体位于上楼梯板和梯梁挑板之间;壳体的顶面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上楼梯板锚固连接,底面通过多个第二螺栓与梯梁挑板锚固连接;

第一盖体,其为下端敞口、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位于壳体内部,第一盖体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一螺栓对应设置一个第一通孔;第一盖体的底面内壁上沿与楼梯走向垂直的方向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一滑块,任一第一滑块与任一第一通孔互不干涉,任一第一滑块为直角三角锥结构,所有的第一滑块的斜面向下且倾斜方向一致;

第二盖体,其上端敞口、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第二盖体位于壳体内部且位于第一盖体的下方,第二盖体的四个侧面均收容于第一盖体的内部,第二盖体的底面上间隔设有多个腰形的第二通孔,一个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一个第二通孔,任一第二通孔沿与楼梯走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任一第一螺栓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壳体的底面固接,第一螺栓不限制第一盖体沿竖直方向的移动,且不限制第二盖体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二盖体的底面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直角三角锥结构的第二滑块,一个第一滑块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块,任一第二滑块的斜面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滑块的斜面相对设置;

多个弹簧,其分别水平固设于第二盖体的侧面与第一盖体的侧面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第一盖体和壳体的顶面之间设有减震机构,其为橡胶垫。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第一盖体的侧面、第二盖体的侧面与壳体的侧面之间均填充有空心塑料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任一第一螺栓的下端水平套设有圆形挡板,挡板位于第二通孔的顶部,且其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楼梯板的最下端的踏板的踢面与下楼梯板的最上端的踏板的踢面错开设置,使得楼梯的踏板铺设装饰面层,完成楼梯装修工作以后,相邻的上楼梯板和下楼梯板的相应的踏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使用舒适性,建筑形式美观;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支座,其设置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实现竖向受力和水平受力的相互换,进而大大提高滑动支座的耗能,快速释放梯板的“剪刀撑效应”,降低地震对楼梯主体结构的影响,提高滑动支座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滑动支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1-上楼梯板111-最后一个踏板2-下楼梯板21-第一个踏板12-连接板3-休息平台34-挑板45-滑动支座551-壳体51511-第一螺栓511512-第二螺栓512513-螺栓孔51352-第一盖体52521-第一滑块52153-第二盖体53531-第二滑块531532-第二通孔532514-挡板51454-弹簧5455-减震机构5556-空心塑料板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其包括多层依次首位连接的楼梯板,任意相邻转折的两个楼梯板定义为上楼梯板1和下楼梯板,上楼梯板1的最下端的踏板11的踢面,与下楼梯板2的最上端的踏板21的踢面的沿楼梯走向的水平距离为2amm,在任一楼梯板的任一踏板表面铺设装饰面层,面层厚度均为a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楼梯板1的最下端的踏板的踢面与下楼梯板的最上端的踏板的踢面错开设置,使得楼梯的踏板铺设装饰面层,完成楼梯装修工作以后,相邻的上楼梯板1和下楼梯板的相应的踏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使用舒适性,建筑形式美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上楼梯板1的最下端的踏板通过连接板12与休息平台3的侧壁连接,连接板沿楼梯走向的水平宽度为2amm;下楼梯板的最上端的踏板直接与休息平台3的侧壁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楼梯板1与休息平台3之间设置连接板,进而将上楼梯板1的最后一个踏板的踢面往远离休息平台3的方向移动2amm,即两个装修面的厚度,下楼梯板的第一个踏板的踢面保持不变,各级踏步宽度相应适当改变,且改变后的踏步宽度一致,改变后的踏步宽度为为实际施工每级踏步宽度;b为设计踏步宽度;n为同一梯段内设计踏步数量;a为楼梯踏步踢面装饰面厚度。这样操作就保证了楼梯装修施工完成后,相邻上下楼梯板的踏板踢面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使用舒适性,建筑形式美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上楼梯板1和连接板的下方设有梯梁挑板4,其一侧与休息平台3的侧壁连接,梯梁挑板4与上楼梯板1、连接板之间设有滑动支座5。设置滑动支座5减轻楼梯结构震害。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5所示,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滑动支座5包括:

壳体51,其为密封、中空立体结构,壳体51位于上楼梯板1和梯梁挑板4之间;壳体51的顶面通过多个第一螺栓511与上楼梯板1锚固连接,底面通过多个第二螺栓512与梯梁挑板4锚固连接;

第一盖体52,其为下端敞口、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位于壳体51内部,第一盖体52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一螺栓511对应设置一个第一通孔;第一盖体52的底面内壁上沿与楼梯走向垂直的方向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一滑块521,任一第一滑块521为直角三角锥结构,所有第一滑块521的斜面向下且倾斜方向一致;

第二盖体53,其上端敞口、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第二盖体53位于壳体51内部且位于第一盖体52的下方,第二盖体53的四个侧面均收容于第一盖体52的内部,第二盖体53的底面上间隔设有多个腰形的第二通孔532,一个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一个第二通孔532,任一第二通孔532沿与楼梯走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任一第一螺栓511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532并与壳体51的底面固接,第一螺栓511不限制第一盖体52竖直方向的移动,且不限制第二盖体53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二盖体53的底面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直角三角锥结构的第二滑块531,一个第一滑块521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块531,任一第二滑块531的斜面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滑块521的斜面相对设置;

多个弹簧54,其分别水平固设于第二盖体53的侧面与第一盖体52的侧面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支座5,多对第一滑块521和第二滑块531通过斜面配合设置,当地震产生竖向作用力时,第一盖体52上下移动,带动任一第一滑块521可相对第二滑块531在斜面上上下移动,第一滑块521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滑块531水平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盖体53的水平移动,从而将竖向作用力分解为竖直方向的移动和水平方向的移动,大大减弱楼梯主体竖向受力;当地震产生水平作用力时,第二盖体53水平移动,带动任一第二滑块531水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521的竖向移动,从而达到第一盖体52的竖向移动,最终将水平作用力分解为水平移动和竖向移动,大大减弱楼梯主体的水平受力;同时在地震作用力后,第一盖体52在重力作用下或多个弹簧54的作用力下,第一盖体52和第二盖体53自动回位,可保证地震过后滑动支座5有一定的自动恢复能力;第一盖体52和第二盖体53的相互配合,能够很好的将地震作用力分解,提高耗能,保证楼梯结构的大震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支座5结构简单,设计施工方便,在大震环境下不易被破坏,可在震后自动恢复,可供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支座5的安装步骤为:壳体51的上部的沿楼梯走向间隔设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螺栓511,壳体51的任一一侧的多个第一螺栓511沿与楼梯走向垂直的方向间隔排布,为了施工方便,任一第一螺栓511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安装前将第二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部分的下端,且将第二部分旋转至上限位置,将第一螺栓511缩短至方便安装的长度即可,在上楼梯板1的底部、梯梁挑板4上表面分别钻设多个预留螺栓孔513;将预制的滑动支座5放置在预制上楼梯板1和梯梁挑板4之间,在壳体51的侧面上可开设手孔,通过手孔将多个第一部分放入壳体51内部,任一第一部分的上端竖直向上穿过壳体51的顶面的一个第一通孔,继续延伸插入上楼梯板1的底部的预留螺栓孔513内,将第二部分相对第一部分向下旋转至第二部分的下端穿过腰形的第二通孔532,继续延伸至壳体51的底面,并将第二部分与壳体51的底面焊接;通过手孔安装多个第二螺栓512,壳体51的下部的沿楼梯走向间隔设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螺栓512,壳体51的任一一侧的多个第二螺栓512沿与楼梯走向垂直的方向间隔排布,任一第二螺栓512的上端与壳体底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下端竖直向下穿过壳体51的底面,继续延伸至梯梁挑板4上的预留螺栓孔513内;最后通过灌浇混凝土将任一预留螺栓孔513封堵;关闭手孔,即完成滑动支座5的安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第一盖体52和壳体51的顶面之间设有减震机构55,其为橡胶垫。减震机构55在滑动支座5移动时,屈服耗能,为第一盖体52竖直方向的移动提供附加阻尼比,降低对楼梯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橡胶垫在安装前放置在壳体51与第一盖体52之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第一盖体52的侧面、第二盖体53的侧面与壳体51的侧面之间均填充有空心塑料板56。第一盖体52的侧面和第二盖体53的侧面与壳体51的侧面之间均为预留变形区,在预留变形区填充具有抗震功效的空心塑料板56,可在第一盖体52和第二盖体53移动时屈服耗能,进一步降低楼梯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安装过程中,待任一预留螺栓孔513封堵之后,向第一盖体52的侧面与壳体51的侧面之间,第二盖体53的侧面与壳体51的侧面之间填充空心塑料板56,填充完成后,关闭手孔。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踏步预留装饰面层的楼梯结构,任一第一螺栓511的下端水平套设有圆形挡板514,挡板514位于第二通孔532的顶部,且其直径大于第二通孔532的宽度。设置挡板514可对第二盖体53的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在大震作用下,第二盖体53发生位移过大,导致滑动支座5散架。安装过程中,在第一螺栓511的第二部分的下端套设圆形挡板514。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