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2251发布日期:2020-08-25 18:4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577688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包括墙体基层两侧的饰面层,所述墙体基层由加气混凝土砌块单元相间排列构成,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单元设置有贯穿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单元的横向、竖向插孔,所述横向、竖向插孔中分别插设有用于连接加气混凝土砌块单元的横向、竖向钢筋,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单元内的横向、竖向钢筋的相交点处的一侧设置有纵向通孔,通过所述纵向通孔,分别向横向、竖向插孔内灌装有用于固定钢筋(10)及钢筋节点的细石混凝土。改实用新型墙体在兼顾加气混凝土优良特性的同时,能有效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效率,同时彻底解决单一加气墙体易开裂问题;此外,墙体可实现整体吊装,提高整体装配率。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如该墙体在使用时整体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单个墙体连接后的水平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通过设置连接组合机构,将第一连接砖体底部的定位块卡在第三连接砖体上的定位凹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通过定位块和定位凹槽进行定位,之后定位管卡入到定位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的卡槽内部,之后将连接钢筋穿过第一贯穿孔,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和第二连接砖体横向连接,固定钢筋穿过定位管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垂直固定,之后对第一贯穿孔和定位管内部浇注混凝土填料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提升了墙体在使用时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组成的墙体的水平性,可以进行组合性装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包括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外侧设有连接组合机构;

所述连接组合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砖体,所述第一连接砖体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砖体,所述第一连接砖体底部设有第三连接砖体,所述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一侧表面均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与第一贯穿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顶部表面设均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底部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凹槽内部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分别贯穿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所述定位凹槽内侧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定位管内部设有固定钢筋。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内部均设有灌注室,所述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背面均设有灌注口,所述灌注口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注室设置在定位凹槽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注口数量设置为多个。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凹槽卡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管与卡槽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钢筋与定位管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连接组合机构,将第一连接砖体底部的定位块卡在第三连接砖体上的定位凹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通过定位块和定位凹槽进行定位,之后定位管卡入到定位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的卡槽内部,之后将连接钢筋穿过第一贯穿孔,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和第二连接砖体横向连接,固定钢筋穿过定位管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垂直固定,之后对第一贯穿孔和定位管内部浇注混凝土填料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提升了墙体在使用时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组成的墙体的水平性,可以进行组合性装配;

2、通过设置灌注室和连接钢筋,在将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进行装配后对灌注室内浇注混凝土填料,设置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的灌注口使得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对于附加的隔离板或者加装的保温层进行组合时,与现有技术相比,便于进行整体的连接,提升了浇注时的连接性,提高了第一连接砖体、第二连接砖体和第三连接砖体互相粘合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砖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砖体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砖体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连接钢筋、2连接组合机构、3第一连接砖体、4第二连接砖体、5第三连接砖体、6第一贯穿孔、7定位凹槽、8定位管、9卡槽、10固定钢筋、11灌注室、12灌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包括连接钢筋1,所述连接钢筋1外侧设有连接组合机构2;

所述连接组合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砖体3,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砖体4,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底部设有第三连接砖体5,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一侧表面均设有第一贯穿孔6,所述第一连接钢筋1与第一贯穿孔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顶部表面设均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底部固定设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凹槽内部设有定位管8,所述定位管8分别贯穿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所述定位凹槽内侧底部设有卡槽9,所述定位管8内部设有固定钢筋10;

所述定位块7与定位凹槽卡合;

所述定位管8与卡槽9相匹配;

所述固定钢筋10与定位管8滑动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将第一连接砖体3底部的定位块7卡在第三连接砖体5上的定位凹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通过定位块7和定位凹槽进行定位,之后定位管8卡入到定位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的卡槽9内部,之后将连接钢筋1穿过第一贯穿孔6,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3和第二连接砖体4横向连接,固定钢筋10穿过定位管8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3和第三连接砖体5垂直固定,之后对第一贯穿孔6和定位管8内部浇注混凝土填料进行固定,有效的提升了墙体在使用时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组成的墙体的水平性,可以进行组合性装配,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体在使用时整体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单个墙体连接后的水平性较差的问题。

如附图4所示的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还包括灌注室11,所述灌注室11设置在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所述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背面均设有灌注口12,所述灌注口12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

所述灌注室11设置在定位凹槽内部;

所述灌注口12数量设置为多个。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将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进行装配后对灌注室11内浇注混凝土填料,设置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的灌注口12使得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对于附加的隔离板或者加装的保温层进行组合时,便于进行整体的连接,提升了浇注时的连接性,提高了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互相粘合的牢固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注时连接性较差,互相粘合部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将第一连接砖体3底部的定位块7卡在第三连接砖体5上的定位凹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通过定位块7和定位凹槽进行定位,之后定位管8卡入到定位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的卡槽9内部,之后将连接钢筋1穿过第一贯穿孔6,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3和第二连接砖体4横向连接,固定钢筋10穿过定位管8内部,使得多个第一连接砖体3和第三连接砖体5垂直固定,之后对第一贯穿孔6和定位管8内部浇注混凝土填料进行固定,有效的提升了墙体在使用时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组成的墙体的水平性,可以进行组合性装配;

参照说明书附图4,在将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进行装配后对灌注室11内浇注混凝土填料,设置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的灌注口12使得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对于附加的隔离板或者加装的保温层进行组合时,便于进行整体的连接,提升了浇注时的连接性,提高了第一连接砖体3、第二连接砖体4和第三连接砖体5互相粘合的牢固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