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复合型地板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946发布日期:2020-08-11 20: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复合型地板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装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复合型地板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地板,即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地板的分类有很多,如实木地板、强化复合木地板、竹木地板、防腐地板等。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891818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木质地板铺设结构,包括:基层、找平层、龙骨层、第一粘胶层及木地板层,所述找平层铺设在所述基层上,所述龙骨层铺设在所述找平层上,所述龙骨层与所述找平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胶层,所述木地板层铺设在所述龙骨层上,所述木地板层通过粘胶粘接固定在所述龙骨层上。上述的木质地板铺设结构,龙骨层通过第一粘胶层粘接固定在找平层上,无需采用螺钉钻孔固定从而不会破坏地面,且连接牢固、省工省力且环保静音,此外,木地板层通过粘胶粘接固定在龙骨层上,粘接强度高,不易产生空鼓、移位等缺陷,能够保证铺设的木地板层长时间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发出响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地板铺设结构中,仅仅采用粘胶的方式将地板与地面形成粘接固定,当长时间使用后,地板的受力不均以及粘胶的粘性变差,容易使得相邻地板的拼接处发生翘起,导致地板铺设不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复合型地板铺设结构,达到防止相邻地板的拼接处发生翘起,以确保地板铺设的平整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轻质复合型地板铺设结构,包括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的四周设置有两组插入部以及两组嵌合部,插入部为设置在地板本体的端部的锯齿状突起,在竖直方向上,插入部最顶端以及最底端的锯齿尺寸最大,并且位于两个最大的锯齿之间的其他锯齿的尺寸均小于两个最大的锯齿的尺寸,嵌合部为与插入部插接配合的锯齿状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地板本体时,首先将一块地板本体粘在地面,然后将另一块地板本体安装于已粘在地面的地板本体旁边,并且使得插入部插入到嵌合部内,插入部为锯齿状突起,因此插入部和嵌合部能够相互咬合,地板本体铺设之后,相邻的两块地板本体能够相互制约,因此即使地板本体与地面之间发生脱胶,或者地板本体受力不均,在竖直方向上,插入部最顶端以及最底端的尺寸最大的锯齿能够抵消与之相连的地板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地板之间的相互错位,相邻的地板本体的连接处也不会发生翘起,因此能够确保地板铺设的平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部与嵌合部之间涂覆有用于将两块相邻地板本体粘结的粘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地板本体之前,首先在插入部的表面涂上胶水,然后再将插入部和嵌合部拼接咬合后,涂在插入部表面的胶水能够形成胶水层,从而将相邻的两块地板本体粘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相邻的地板本体之间的铺设稳定性,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错动,提高地板本体的铺设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部的锯齿状突起的端部设置为圆弧过渡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部的锯齿状突起的端部设置圆弧过渡,因此地板本体在运输或者铺设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会被尖锐的锯齿状突起划伤,提高地板本体的整个铺设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插入部设置为圆弧过渡状,在搬运过程中也不容易磕碰损坏,进而保障了地板本体的铺设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部的圆弧端部粘结设置有端部尖锐的保护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部的圆弧端部粘结保护橡胶,保护橡胶具有弹性以及较好的缓冲性能,因此能够保护插入部不会磕碰损坏,并且保护橡胶的端部呈尖锐状,因此铺设地板时,插入部能够与嵌合部形成紧密的插接配合,进一步有效防止了相邻的地板本体在竖直方向上发生错动,进而提高了地板本体铺设的表面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板本体的四周位置处开设有美缝槽,相邻的地板本体拼接后,美缝槽内涂覆有美缝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板本体的四周开设美缝槽,便于后续的时候涂覆美缝胶,因此涂覆美缝胶之后,不会过多地高于地板本体,进一步确保了地板本体的平整度,同时,美缝槽有助于储存美缝胶,使得美缝胶凝固成型后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美缝槽为开设于地板本体边缘的四分之一圆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块地板本体铺设后,两个四分之一圆形凹槽拼接为一个半圆形凹槽,半圆形的美缝槽内可以储存较多的美缝胶,提高美缝效果,在地板本体边缘开设四分之一圆形凹槽后,可以避免地板本体的边缘过于锋利,提高地板本体铺设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美缝槽的直径为2mm-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美缝槽的直径不宜过大,否则地板本体铺设后会出现较大的缝隙,长时间使用后美缝槽内的美缝胶容易脱落,造成不平整现象,同时美缝槽的直径也不宜过小,否则无法储存足够的美缝胶,美缝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中,将美缝槽的直径采用2mm-5mm,能够确保美缝效果以及地面平整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地板本体的四周分别设置两组插入部以及两组嵌合部,在将相邻的地板本体拼接后,不会在拼接处发生翘起,提高地板本体铺设后的地面平整度;

2.通过在插入部和嵌合部之间设置粘合层,使得相邻的地板本体之间能够相互粘合,地板本体的稳定性较高,配合着插入部和嵌合部的咬合作用,进一步有效避免了地板本体的拼接处出现翘起现象;

3.通过在地板本体的边缘开设美缝槽,使得地板本体铺设完毕后便于涂覆美缝胶,提高美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两块相邻地板本体拼接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多个地板本体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板本体;2、插入部;21、保护橡胶;3、嵌合部;4、粘合层;5、美缝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轻质复合型地板铺设结构,包括地板本体1,地板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两组插入部2以及两组嵌合部3,插入部2与嵌合部3相互插接配合,从而使得相邻的两块地板本体1铺设后能够相互嵌合、相互制约,在竖直方向上不会发生错动,尤其是在相邻的两块地板本体1的拼接处不会翘起,确保铺设后的平整度较好。

如图2所示,具体地,插入部2呈锯齿状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插入部2最顶端以及最底端的锯齿尺寸最大,位于两个最大的锯齿之间的其他锯齿尺寸一致,均小于两个最大的锯齿尺寸,对应地,嵌合部3呈锯齿状内凹设置,铺设地板本体1时,插入部2与嵌合部3插接配合,从而限制两块相邻的地板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发生错动,进一步提高地板本体1铺设后的平整度。

结合图2和图3,插入部2的锯齿端部呈圆弧过渡状,避免插入部2的端部过于尖锐导致的易磕碰损坏或者误伤工作人员,优选地,在插入部2的锯齿端部粘结有保护橡胶21,保护橡胶21与锯齿端部抵接的一侧呈内凹的圆弧状,使得保护橡胶21能够顺利地与插入部2的锯齿端部包覆抵接,并且保护橡胶21远离地板本体1中心的一端呈尖锐状,安装地板本体1时,插入部2和保护橡胶21共同配合插入嵌合部3内,使得相邻的地板本体1能够更稳定地拼接在一起,插入部2和嵌合部3的配合也更加紧密,使得相邻地板本体1的拼接处能够保持高度一致,不会出现翘起现象。

结合图2和图3,铺设地板本体1时,在插入部2的表面涂覆一层胶水以形成粘合层4,然后利用粘合层4使得插入部2插入嵌合部3后,相邻的地板本体1能够形成牢固的粘接,进一步提高了地板本体1的铺设稳定性,并且粘合层4使得相邻的地板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不会发生错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板本体1铺设的平整度。

如图2所示,地板本体1的四周边缘位置处均开设有四分之一圆弧状的美缝槽5,美缝槽5的直径为2mm-5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美缝槽5的直径为3mm,当地板本体1相互拼接后,两个相邻的美缝槽5拼接位半圆形凹槽,地板本体1铺设完毕后,可以往美缝槽5内涂覆美缝胶,一方面使得相邻的地板本体1形成更牢固的粘接,另一方面使得地板本体1的拼接缝隙更加规整、美观。美缝槽5的深度一般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的话相邻地板本体1的拼接处缝隙较大,严重影响到地板本体1拼接后的地面平整度;过小的话又不利于涂覆美缝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铺设地板本体1时,首先将一块地板本体1安装于地面,然后将相邻的地板本体1铺设于已经铺好的地板本体1邻边,并且在插入部2的表面涂上一层粘合层4,再令插入部2插入对应的嵌合部3,利用粘合层4的粘接力以及插入部2和嵌合部3的插接配合,使得相邻的两块地板本体1拼接完成,并且插入部2和嵌合部3的配合能够限制地板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的错动,确保地板本体1铺设后的表面平整度,铺设好地板本体1后,在美缝槽5内涂覆美缝胶,能够使得相邻的地板本体1之间连接的更紧密,并且拼接缝处不会残留缝隙,避免了一些灰尘等杂物通过拼接缝进入地板本体1内部,有效保护了地板本体1,铺设结束后的结构参考图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