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楼梯间用定型化马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8378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1511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楼梯间用定型化马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施工措施领域,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楼梯段和楼梯平台使用。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楼梯作为施工人员的主要通道,而施工人员在楼梯段及楼梯平台的频繁走动容易造成楼梯钢筋和模板的损坏,特别是极易造成踏步侧模的损坏,不仅影响楼梯施工质量,而且由于多次返修提高施工成本。本装置的使用可以防止施工时施工人员行走时对楼梯踏步模板和钢筋的踩踏,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踏步模板和钢筋重新修复的费用,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楼梯间用定型化马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楼梯间用定型化马道,由起始节与标准节通过方钢管连接构成,起始节和标准节均包括防滑条、踏板、踏板楞条和旋转支腿,其特征在于,用2mm厚钢板切割成400mm×1000mm的尺寸,作为踏板;长度400mm、直径10mm的螺纹钢筋作为防滑条,从踏板短边起以平行踏板短边方式每隔100mm将一根防滑条点焊在踏板上;每根踏板楞条由长度1000mm的50mm×50mm×4mm方钢管构成,一根踏板楞条平行于踏板长边并焊接在距离踏板长边一端点50mm处的踏板下方,另一根踏板楞条平行于踏板长边并焊接在距离踏板长边的另一端点50mm处的踏板下方;起始节有四个旋转支腿,旋转支腿包括旋转轴套,两根旋转轴套分别焊接在一根踏板楞条的两端部的底面上,另两根旋转轴套分别焊接在另一根踏板楞条的两端部的底面上;在每根旋转轴套中插入一根旋转轴;将4根圆钢管的一端切割成圆弧状,每根圆钢管的圆弧状端部与相应的距旋转轴的端部100mm处的旋转轴外壁焊接固定;每根圆钢管中插入一根可调底座的螺杆,可调底座包括螺杆、调节扳手和底板,底板上连接有螺杆,螺杆上旋有调节扳手,在起始节的两根踏板楞条下面形成个旋转支腿;标准节有两个旋转支腿,旋转支腿包括旋转轴套,一根旋转轴套焊接在一根踏板楞条的一端部的底面上,另一根旋转轴套焊接在另一根踏板楞条的一端部的底面上,一根踏板楞条一端部的底面的一根旋转轴套与另一根踏板楞条一端部的底面的一根旋转轴套位于同侧;在每根旋转轴套中插入一根旋转轴;将两根圆钢管的一端切割成圆弧状,每根圆钢管的圆弧状端部与相应的距旋转轴的端部100mm处的旋转轴外壁焊接固定;每根圆钢管中插入一根可调底座的螺杆,可调底座包括螺杆、调节扳手和底板,底板上连接有螺杆,螺杆上旋有调节扳手,在标准节的两根踏板楞条的同侧下面形成2个旋转支腿;在未设有旋转支腿的两根踏板楞条中插入方钢管,插入方钢管的长度为100mm,外留方钢管的长度为100mm,并将方钢管与踏板楞条焊接固定,所述的标准节的两根踏板楞条上的外留的方钢管相应插入到标准节或/和起始节一端的两根踏板楞条中固定。使用时,起始节与标准节通过方钢管收尾连接在一起,作为楼梯施工时的马道。由于支腿是可以旋转的,所以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坡度的楼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定型化、可周转使用、适用性强,可以在一般情况下的各种楼梯段和楼梯平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始节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标准节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始节或标准节的正立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钢管一端切割成圆弧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腿与旋转轴焊接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楼梯平台和梯段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施工楼梯间用定型化马道,由起始节与标准节通过方钢管连接构成,起始节和标准节均包括防滑条1、踏板2、踏板楞条3和旋转支腿,由各个节段拼装而成,可以适用不同长度的楼梯梯段,分为起始节和标准节,由起始节14与标准节15通过40mm×40mm×4mm的方钢管10连接构成。图1中起始节为以下组成方式,2mm厚钢板切割成400mm×1000mm的尺寸,作为踏板2;10mm直径螺纹钢筋切割成数根400mm的长度作为防滑条1,从踏板短边起按平行短边方式每隔100mm将一根防滑条1点焊在踏板2上;踏板楞条3由两根长度1000mm的50mm×50mm×4mm方钢管构成,每根踏板楞条3平行于踏板长边并焊接在距离踏板长边端点50mm处的踏板下方,即一根踏板楞条3平行于踏板长边并焊接在距离踏板长边的一端点50mm处的踏板下方,另一根踏板楞条3平行于踏板长边并焊接在距离踏板长边的另一端点50mm处的踏板下方;4根长度50mm的57mm×3mm的圆钢管作为旋转轴套6焊接在2根踏板楞条3的端部,其中57mm是圆钢管外径,3mm是圆钢管壁厚;具体为两根旋转轴套6分别焊接在一根踏板楞条3的两端部的底面上,另两根旋转轴套6分别焊接在另一根踏板楞条3的两端部的底面上;在一根踏板楞条3的两端部的底面焊接有的两根旋转轴套6中插入一根长度400mm的45mm×3mm圆钢管作为旋转轴4,其中45mm是圆钢管外径,3mm是圆钢管壁厚;在另一根踏板楞条3的两端部的底面焊接有的两根旋转轴套6中插入另一根长度400mm的45mm×3mm圆钢管作为旋转轴4;将4根长150mm的45mm×3mm的圆钢管5一端切割成圆弧状(如图4所示),其中45mm是圆钢管外径,3mm是圆钢管壁厚;将每根圆钢管5的圆弧状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每根旋转轴4的距旋转轴4的端部100mm处的外壁焊接起来,焊缝处如图5中的标号11所示。4根150mm长的45mm×3mm的圆钢管5中的每根分别插入一根150mm长的可调底座的螺杆7,可调底座包括螺杆7、调节扳手8和底板9,底板9上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上旋有调节扳手8,通过上下调节调节扳手8达到调节可调底座高度,即在2根踏板楞条下面有4个旋转支腿支撑。标准节结构与起始节类似,只是在起始节的基础上去掉两个踏板楞条3的同一侧的两个旋转支腿,并在去掉旋转支腿的50mm×50mm×4mm的踏板楞条3中插入40mm×40mm×4mm方钢管10,40mm×40mm×4mm方钢管10长度200mm,插入长度100mm,外留长度100mm,并与50mm×50mm×4mm的踏板楞条3焊接固定。标准节15具体结构为:标准节15有两个旋转支腿,旋转支腿包括旋转轴套6,一根旋转轴套6焊接在一根踏板楞条3的一端部的底面上,另一根旋转轴套6焊接在另一根踏板楞条3的一端部的底面上,一根踏板楞条3一端部的底面的一根旋转轴套6与另一根踏板楞条3一端部的底面的一根旋转轴套6位于同侧,即一根踏板楞条3和另一根踏板楞条3的另一侧无安装旋转轴套6;在每根旋转轴套6中插入一根旋转轴4;将两根圆钢管5的一端切割成圆弧状,将每根圆钢管5的圆弧状端部与相应的距旋转轴4的端部100mm处的旋转轴外壁焊接固定;每根圆钢管5中插入一根可调底座的螺杆7,可调底座包括螺杆7、调节扳手8和底板9,底板9上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上旋有调节扳手8,通过上下调节调节扳手8达到调节可调底座高度,在标准节15的两根踏板楞条3的同侧下面形成2个旋转支腿构成支撑;在未设有旋转支腿的两根踏板楞条3中插入方钢管10,插入方钢管10的长度为100mm,外留方钢管10的长度为100mm,并将方钢管10与踏板楞条3焊接固定。

如图6所示,标号12、13分别为楼梯平台和梯段。使用时,起始节14与标准节15通过40mm×40mm×4mm的方钢管10收尾连接在一起(见图6的右侧),标准节与标准节之间通过40mm×40mm×4mm的方钢管10连接(见图6的中间段),如图6所示的结构,作为楼梯施工时的马道。通过调整旋转支腿的角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坡度的楼梯(见图6左侧和右侧的起始节14),通过改变标准节15的数量可以使用于不同长度的楼梯(见图6的中间段)。使用中,将其作为施工人员上下楼梯的马道,可以避免对楼梯模板和钢筋的踩踏,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踏步模板和钢筋重新修复的费用,降低施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